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著名軍校前三都是中國人,培養了無數奇才,大多參與對日作戰

日本從1868年明治天皇時期開始就大興軍國主義, 而維繫軍國主義存在的是軍事技術的發展, 而為了推動其軍事技術的發展, 日本在19世紀末建立裡許多近現代化的軍事學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是其中出類拔萃者。 這所學校簡稱“陸士”, 它不僅培養了出了所謂日本的黃金一代, 更是為當時清末民初的中國培養了無數的新型軍事人才。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19世紀末, 行將就木的滿清政府還垂死掙扎著, 企圖通過向日本學習先進軍事技術而以求維繫自己的統治。 所以在這段時期有許多清廷資助的士官學生前往日本, 而他們基本上都是去了陸士。 之前的幾批陸士中國學生大多還留著辮子, 不停地被被日本學生所嘲笑, 而他們大多也都成為了晚清重要的軍事人才, 並最終成為軍閥, 將清王朝埋沒在他們手中。 徐樹錚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人物,

他作為段祺瑞的心腹大將, 先後輔佐其“三造共和”, 主持“武力統一”的計畫, 並收復了外蒙古, 可謂戰功赫赫的他就是畢業于陸士步科。

曾收復外蒙的北洋名將徐樹錚

留學陸士的中國學生一共也只有1600多人, 數量很少, 但其中大多數人都在日後大有作為。

而且別看他們數量少, 他們在陸士也同樣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曾有過這麼一次, 據說那是1906年7月的畢業典禮, 按照慣例, 陸士會在典禮上隆重獎賞學校成績排名前四的學生, 授予銀時計懷錶, 第一名則還會被授予天皇佩刀以示鼓舞。 而那時今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名卻是一個中國人, 他的名字叫蔣方震, 他另外一個威名叫蔣百里, 他也是科學家錢學森的岳父。 蔣百里就這樣將天皇的佩刀光榮地帶回了中國。 不僅如此, 那一次據說前三名都是中國人, 第二名就是後來的護國將軍蔡鍔, 第三名就是張孝准。 同期的日本學生有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小磯國昭、本莊繁、松井石根等日後日本的軍事支柱人才,
二戰大戰犯。 這一事件也導致後來的陸士規定中日學生分開授課考試和頒獎, 以避免這樣的尷尬。

陸士前三甲(蔣、蔡、張)

從陸士學成回來的中國留學生, 要麼成為了推翻清朝雄霸一方的軍閥, 要麼就是走在中國軍事現代化前沿的革命家。 他們中有很大一部分也參加了後來黃埔軍校、講武堂等中國軍事學校的建成,

為日後的對日作戰培養了大量人才, 甚至還有不少人直接參與了戰爭。

黃埔軍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