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被小米趕上的三星,印度市場的霸主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自從全球手機銷量增長速度放緩之後, 印度便成為了手機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 10月份, 印度超越美國, 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市場。 而在這關鍵的節點, 三星卻在耕耘了多年的印度市場失守了。

近日, IDC 公佈了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手機市場資料。 小米以23.5%的市場份額戰平三星, 並列成為印度市場的第一手機品牌。

印度第三季度手機品牌市占率, 圖片來自 IDC

從進入印度, 到與三星鼎足而立, 小米只用了3年。 而小米之外, 中國其他品牌的表現也格外亮眼。

稱霸全球的三星, 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情有可原, 為何在印度市場同樣抵擋不住中國品牌的強大攻勢?仍舊排行第一的三星, 面臨的局面有多嚴峻?它在印度的霸主地位, 還能維持多久?

中國品牌的增長速度, 足以讓三星感到威脅

事實上, 儘管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廠商擴張迅速, 但是與三星之間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

手機銷量的提升, 是印度依託人口紅利, 帶來的智慧手機市場的快速膨脹。

2017年第三季度, 印度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3900萬台, 創歷史新高, 與上一季度相比, 大幅增長40%, 比去年同期增長21%。 在市場環境引領下, 三星創造了不錯的成績。 三星電子季度環比增長39%, 同比增長23%, 創下了季度創紀錄的新高。

這樣看來, 三星的處境似乎談不上危局。 但是, 市場利好的情況下, 中國廠商的崛起速度, 才是三星的威脅所在。

印度消費者在三星櫃檯查看三星手機, 圖片來自網路

領頭的小米勢不可擋。 第三季度, 小米環出貨量環比直接翻翻, 而同比則是去年的將近三倍;

緊隨其後的聯想出貨量較上一季度增長了83%, 超越 vivo 重回第三的位置;

儘管vivo 降到第四, 但9月份之後供應商強勢反彈, 促使 vivo 憑藉 V7 Plus 和 Y69 兩款全新機型, 完成了153% 的年增長率;

而本季度是 OPPO 進入印度市場以來銷售量最高的一季, 供應商出貨量環比增長40%, 同比增長81%。

在國產廠商恐怖的增長速度下, 三星創紀錄的增長率, 顯得毫無亮點。

小米用三年的時間追上了三星, 而其他的幾家廠商中, OV 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形成的實力和經驗, 同樣可以作為印度市場發力的底氣。 三星面臨的威脅, 絕不只是當前與之平分秋色的小米一家, OV 的實力同樣不能小覷。

線上線下強勢爭奪, 三星面臨管道危機

如果說恐怖的增長速度, 是中國手機廠商對三星的緊追不捨的話, 那麼, 管道上的瘋狂爭奪, 則對三星形成了釜底抽薪式的傷害。

在國內線下管道擴張有著成功經驗的 OV, 將提高銷售提成、無處不在的門店看板等駕輕就熟的手段搬到了印度。 只不過, 相對國內來講, 為了佔據印度市場, OV 的火力要更加兇猛, 手段也簡單粗暴:砸錢。

據悉, 2017年, OV 兩家在印度計畫投入23億用來打開管道和品牌知名度。

有強大的預算做後盾, OV 的地推人員在印度市場可謂風起雲湧。 所有的手機銷售門店, OV 全部採用付費的方式, 換來自家手機在展臺上的最佳位置;街邊的一個小商店, OV 用支付傭金的方式, 要求店主換下三星為其定做的門頭, 改換成 OV。

印度街頭強勢的OV廣告,圖片來自網路

如今,OV 的藍綠雙色看板遍佈印度的地鐵街邊,這一情景與中國市場如出一轍,而從OV 手機的銷量增長來看,這一策略同樣取得了效果。

當然,線下的廣泛佈局的基礎,是空中的廣告轟炸。OPPO 依舊走明星代言的路線,邀請印度影后迪皮卡·帕度柯妮代言,而vivo 則冠名印度板球超級聯賽以及熱門綜藝「印度好聲音」。還是熟悉的打法,還是同樣的有效。明星代言人和熱門綜藝節目使得 OV 在印度用戶心中佔據了高品質中端智慧手機的形象,直接威脅了三星在中端市場的地位。

迪皮卡·帕度柯妮為 OPPO 手機代言,圖片來自 OPPO 印度官網

而線上管道上,最為成熟的小米自然當仁不讓。紅米 Note 4等當紅機型的暢銷,使得小米成為了印度線上銷售第一大手機品牌。而在國內線下管道吃了 OV 虧的小米,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同樣加大了對線下管道的鋪設力度。

2016年年中,小米與 Just Buy Live 和富士康旗下的 Innoconn 達成合作,用直銷的方式在保持低價的同時擴大觸角。這一合作,為小米帶來的是新增5000家零售實體店,為小米的線下銷量形成新的助力。

同時,小米之家也在班加羅爾、古爾岡等地開設了4家,小米計畫在印度開設100家小米之家體驗店。近日,小米更是同印度實體零售巨頭Future Group旗下的連鎖超市BigBazaar達成合作,預計在旗下超過240家店面內銷售紅米Note 4和紅米4。

小米與協力廠商商店的合作,則是借鑒了 OV 的套路。這些協力廠商合作門店裡,銷售著不同品牌的手機,但不同的是,他們的門頭上,則是醒目的小米 Logo。線下管道的多方面佈局取得了效果。目前,小米線下管道的銷售占比,已經從之前的10%增加到了20%,今年年底有望突破30%。

售賣三星手機的店鋪,門頭為小米Logo,圖片來自網路

如今的印度市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各個管道都有中國廠商強勢的身影。假以時日,三星的生存空間必然遭到擠壓。但是,三星並非沒有與之抗衡的實力。進入印度十幾年的三星,在品牌建設上比中國廠商領先不少,這原本是先發優勢。印度市場的失守,中國品牌過分強勢是原因之一,而三星未能拿出優秀的產品和策略應對,才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

各檔次全面遭遇挑戰,產品乏力造就危局

中國手機廠商瘋狂增長的銷量是三星的威脅之處,線上線下管道的掠奪是三星的危機所在,而高中低端各個產品線的競爭力缺失,則讓三星在印度市場陷入困局。

三星在高端市場上的衰落早有印跡。今年第二季度,IDC 統計資料表明,中國品牌一加憑藉57%的市場份額,成為印度高端手機線上銷售第一大品牌,蘋果為38%,而三星只有4%。

2017第二季度印度高端手機線上銷量,圖片來自 IDC

如果說線上銷售資料沒有說服力的話,11月月初,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佈的資料則表明了三星在印度高端手機市場上的全面落敗。

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級分析師 Tarun Pathak 表示,三星在3萬盧比以上的高端市場的份額,從前一季度的55%下降至31%,蘋果則以35%登頂,一加32%位列第二。

在印度市場,3萬盧比至4萬盧比是高端市場的重要價格區間,而一加5,以及降價後的前代 iPhone,剛好位於這一價格區間。而三星在這一區間內,並沒有有力的產品支撐。儘管,三星之後用德國調研機構的統計資料否認了這一觀點,但三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正在逐步萎縮,卻是三星不能否認的事實。

在中低端市場,三星則遭遇了中國主流品牌最猛烈的攻擊。印度消費者熱愛自拍的特性與中國國情一致,與 OV 產品理念完美契合。OPPO 的印度市場定位為拍照手機「Camera Phone」,而 vivo 則為拍照與音樂「Camera&Music」,更是與印度熱愛音樂舞蹈的個性相匹配。

vivo 印度體驗中心開幕,印度影星Sruthi Hariharan 前來月臺

兩家廠家通過強大的宣傳攻勢,在品牌上與三星形成了正面抗爭,而同樣規格的產品下,中國品牌相對較低的價格,則成了面對三星的殺手鐧。同樣拍照素質的手機,OV 的價格要比三星的低3000盧比左右,合人民幣300元。

中低端機型對於三星來說意義重大,但是,OV之外,小米的絞殺更加兇猛。根據 IDC 的資料顯示,三星第三季度的出貨量中,60%銷量來自 Galaxy J2,Galaxy J7 Nxt 和 GalaxyJ7 Max 三款機型。而這三款機型在中國手機產品面前,可謂不堪一擊。

以價格最低、出貨量最高的的 Galaxy J2 為例,其在印度亞馬遜上售價為 6990 盧比,與紅米4A6999盧比的售價相近,但兩者在配置上的差距卻十分明顯。

上圖為三星 Galaxy J2,下圖為紅米4A,圖片來自印度亞馬遜

Galaxy J2 搭載1G 運存,8G 機身存儲,2000 mAh 電池以及解析度為540*960的4.7英寸螢幕;

而紅米4A 則搭載3G 運存,32G 機身存儲,3120 mAh 電池以及解析度為1280*720的5英寸螢幕。

顯然,在配置的核心資料上,三星與小米幾乎不在一個量級上。

除了配置低,Galaxy J2 在外觀設計上用的依然是三星幾年前的造型,與當前的智慧手機設計語言格格不入,顯得廉價而呆板。產品競爭力的不足證明,三星只能依靠在印度市場十幾年沉澱下來的品牌形象,轉化為銷量。而面對競爭對手強大的實力,三星這樣的應對方式顯然是不夠的。

配置低、設計語言落後,反映的是三星對於印度市場的態度。中國廠商為了爭取印度這一超級市場,從產品、價格、行銷等各個方面發力,在短短幾年內能夠達到當前的成績,足以證明印度消費者對於中國手機廠商態度的認同。長此以往,三星在品牌上的優勢,必然會逐漸泯滅,而那時候,三星在高中低端三大市場的失利,又會發酵成怎樣的狀況?

目前,中國、印度和美國,是全球三大智慧手機市場。在中國,三星的品牌形象由於爆炸事件和薩德事件儼然已經倒塌;而印度作為全球智慧手機第二大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是每一個手機廠商必須要重視的。已經在中國市場落敗的三星,更應該明白這一道理。

而僅從印度市場來看,三星已經困局重重。中國廠商逆天的銷量增長,線上線下各個管道的步步緊逼,加上優質低價產品的狂轟亂炸,三星在中高低端各級市場已經節節敗退。此時,三星若不能夠及時端正對印度市場的態度,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產品,那麼它將會在這最重要的戰場上徹底失守,美國市場將成為它最後的堡壘。

已經被小米迎頭趕上的三星,在印度市場的霸主地位還能維持多久?如果,三星在印度市場進一步失守,那麼全球兩大市場的丟失,會讓三星這一全球霸主的地位受到怎樣的影響?

未來幾年,印度市場值得關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格局,也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而最明顯的是,三星,將會成為未知裡,最值得關注的一個。

印度街頭強勢的OV廣告,圖片來自網路

如今,OV 的藍綠雙色看板遍佈印度的地鐵街邊,這一情景與中國市場如出一轍,而從OV 手機的銷量增長來看,這一策略同樣取得了效果。

當然,線下的廣泛佈局的基礎,是空中的廣告轟炸。OPPO 依舊走明星代言的路線,邀請印度影后迪皮卡·帕度柯妮代言,而vivo 則冠名印度板球超級聯賽以及熱門綜藝「印度好聲音」。還是熟悉的打法,還是同樣的有效。明星代言人和熱門綜藝節目使得 OV 在印度用戶心中佔據了高品質中端智慧手機的形象,直接威脅了三星在中端市場的地位。

迪皮卡·帕度柯妮為 OPPO 手機代言,圖片來自 OPPO 印度官網

而線上管道上,最為成熟的小米自然當仁不讓。紅米 Note 4等當紅機型的暢銷,使得小米成為了印度線上銷售第一大手機品牌。而在國內線下管道吃了 OV 虧的小米,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同樣加大了對線下管道的鋪設力度。

2016年年中,小米與 Just Buy Live 和富士康旗下的 Innoconn 達成合作,用直銷的方式在保持低價的同時擴大觸角。這一合作,為小米帶來的是新增5000家零售實體店,為小米的線下銷量形成新的助力。

同時,小米之家也在班加羅爾、古爾岡等地開設了4家,小米計畫在印度開設100家小米之家體驗店。近日,小米更是同印度實體零售巨頭Future Group旗下的連鎖超市BigBazaar達成合作,預計在旗下超過240家店面內銷售紅米Note 4和紅米4。

小米與協力廠商商店的合作,則是借鑒了 OV 的套路。這些協力廠商合作門店裡,銷售著不同品牌的手機,但不同的是,他們的門頭上,則是醒目的小米 Logo。線下管道的多方面佈局取得了效果。目前,小米線下管道的銷售占比,已經從之前的10%增加到了20%,今年年底有望突破30%。

售賣三星手機的店鋪,門頭為小米Logo,圖片來自網路

如今的印度市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各個管道都有中國廠商強勢的身影。假以時日,三星的生存空間必然遭到擠壓。但是,三星並非沒有與之抗衡的實力。進入印度十幾年的三星,在品牌建設上比中國廠商領先不少,這原本是先發優勢。印度市場的失守,中國品牌過分強勢是原因之一,而三星未能拿出優秀的產品和策略應對,才是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源。

各檔次全面遭遇挑戰,產品乏力造就危局

中國手機廠商瘋狂增長的銷量是三星的威脅之處,線上線下管道的掠奪是三星的危機所在,而高中低端各個產品線的競爭力缺失,則讓三星在印度市場陷入困局。

三星在高端市場上的衰落早有印跡。今年第二季度,IDC 統計資料表明,中國品牌一加憑藉57%的市場份額,成為印度高端手機線上銷售第一大品牌,蘋果為38%,而三星只有4%。

2017第二季度印度高端手機線上銷量,圖片來自 IDC

如果說線上銷售資料沒有說服力的話,11月月初,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佈的資料則表明了三星在印度高端手機市場上的全面落敗。

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級分析師 Tarun Pathak 表示,三星在3萬盧比以上的高端市場的份額,從前一季度的55%下降至31%,蘋果則以35%登頂,一加32%位列第二。

在印度市場,3萬盧比至4萬盧比是高端市場的重要價格區間,而一加5,以及降價後的前代 iPhone,剛好位於這一價格區間。而三星在這一區間內,並沒有有力的產品支撐。儘管,三星之後用德國調研機構的統計資料否認了這一觀點,但三星在高端市場的份額正在逐步萎縮,卻是三星不能否認的事實。

在中低端市場,三星則遭遇了中國主流品牌最猛烈的攻擊。印度消費者熱愛自拍的特性與中國國情一致,與 OV 產品理念完美契合。OPPO 的印度市場定位為拍照手機「Camera Phone」,而 vivo 則為拍照與音樂「Camera&Music」,更是與印度熱愛音樂舞蹈的個性相匹配。

vivo 印度體驗中心開幕,印度影星Sruthi Hariharan 前來月臺

兩家廠家通過強大的宣傳攻勢,在品牌上與三星形成了正面抗爭,而同樣規格的產品下,中國品牌相對較低的價格,則成了面對三星的殺手鐧。同樣拍照素質的手機,OV 的價格要比三星的低3000盧比左右,合人民幣300元。

中低端機型對於三星來說意義重大,但是,OV之外,小米的絞殺更加兇猛。根據 IDC 的資料顯示,三星第三季度的出貨量中,60%銷量來自 Galaxy J2,Galaxy J7 Nxt 和 GalaxyJ7 Max 三款機型。而這三款機型在中國手機產品面前,可謂不堪一擊。

以價格最低、出貨量最高的的 Galaxy J2 為例,其在印度亞馬遜上售價為 6990 盧比,與紅米4A6999盧比的售價相近,但兩者在配置上的差距卻十分明顯。

上圖為三星 Galaxy J2,下圖為紅米4A,圖片來自印度亞馬遜

Galaxy J2 搭載1G 運存,8G 機身存儲,2000 mAh 電池以及解析度為540*960的4.7英寸螢幕;

而紅米4A 則搭載3G 運存,32G 機身存儲,3120 mAh 電池以及解析度為1280*720的5英寸螢幕。

顯然,在配置的核心資料上,三星與小米幾乎不在一個量級上。

除了配置低,Galaxy J2 在外觀設計上用的依然是三星幾年前的造型,與當前的智慧手機設計語言格格不入,顯得廉價而呆板。產品競爭力的不足證明,三星只能依靠在印度市場十幾年沉澱下來的品牌形象,轉化為銷量。而面對競爭對手強大的實力,三星這樣的應對方式顯然是不夠的。

配置低、設計語言落後,反映的是三星對於印度市場的態度。中國廠商為了爭取印度這一超級市場,從產品、價格、行銷等各個方面發力,在短短幾年內能夠達到當前的成績,足以證明印度消費者對於中國手機廠商態度的認同。長此以往,三星在品牌上的優勢,必然會逐漸泯滅,而那時候,三星在高中低端三大市場的失利,又會發酵成怎樣的狀況?

目前,中國、印度和美國,是全球三大智慧手機市場。在中國,三星的品牌形象由於爆炸事件和薩德事件儼然已經倒塌;而印度作為全球智慧手機第二大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是每一個手機廠商必須要重視的。已經在中國市場落敗的三星,更應該明白這一道理。

而僅從印度市場來看,三星已經困局重重。中國廠商逆天的銷量增長,線上線下各個管道的步步緊逼,加上優質低價產品的狂轟亂炸,三星在中高低端各級市場已經節節敗退。此時,三星若不能夠及時端正對印度市場的態度,拿出真正有說服力的產品,那麼它將會在這最重要的戰場上徹底失守,美國市場將成為它最後的堡壘。

已經被小米迎頭趕上的三星,在印度市場的霸主地位還能維持多久?如果,三星在印度市場進一步失守,那麼全球兩大市場的丟失,會讓三星這一全球霸主的地位受到怎樣的影響?

未來幾年,印度市場值得關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格局,也充滿了太多的未知。而最明顯的是,三星,將會成為未知裡,最值得關注的一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