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練武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練武難免會和同道們探討一些問題, 特別是爭論在武術中, 到底什麼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呢?

最容易被接受的恐怕是招數了, 幾乎所有的門派都特別地強調招數的重要, 平常練武者都不自覺地把招數的訓練放在第一位, 基本功, 只不過是為了讓你出招的威力更大罷了。 一般人肯定是會這樣認為的。

在平常的較量中, 好的招數當然因為其科學和簡潔實用而大占上風, 練好了幾招絕技, 可以叫做“一招鮮, 吃遍天”, 這已經是高手的檔次了。 當你接觸了一個新的武術門派, 一門新的搏擊術, 除了對它的練功手段感興趣外, 最想瞭解的自然是它的招數與你過去所學有什麼不同, 借此來提升自己的武學修為。

有朋友說, 也許“力”是最重要的吧, 他的武館拿過近二百塊擂臺賽獎牌, 金銀銅牌都不少, 他對我說了他的“秘訣”:就是挑選手時儘量考慮天生就力量大的學生,

這樣出成績自然最快。 如他的一個學生, 跟他的時間並不長, 但由於其在其他的體育運動中都保持了強項, 所以具有超過一般人的爆發力和耐力, 他很容易地就在全市, 乃至全國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並且高中還沒有畢業就被特警隊提前破格錄取。

但我認為, 他說的只是成績, 而不是武學, 古人雖然說過“一力勝十會”, 強調了力量的重要, 力量大的人在較量中會大佔便宜,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力和武絕對不能劃等號, 真正的武術家很少僅僅是因為“力大”而成功的, 這和舉重、健美的力士並不能等同於武術家一樣。

有個朋友到過天津, 對我說, 他看到霍元甲先生的墓碑上也寫了“大力士”幾個字。 但我想, 他人稱“黃面虎”,

如果沒有他的“迷蹤拳”絕技, 光有一身好力氣甚至是天生神力, 也是沒有人會認為他是武術家的。

至於打敗多少高手, 甚至取得了多少擂臺勝利, 也並不說明你已經獲得了武術的真諦, 我並不認為單純地追求擂臺的勝利對武學的進步有多麼重要。

作為武學, 僅有招和力不可能通向終極目標, 它只能是途中的必經之路而已。 道理很簡單, 僅有“招”和“力”, 武術與普通的競技體育又有什麼區別?

古人練功至少要涉及到三個領域:調形, 調息, 調心;也有三種境界:練精, 練氣, 練神。 光是一味地講招講力, 是不可能通向任何一種境界的。 光有形的運動, 僅僅是體育, 中國的武術異於其它體育, 之所以博大精深, 根本不是招數的複雜繁多之糟粕,

而是豐富的精神追求, 這才是中華武術的精髓和靈魂。

招數最有用的時候主要是進攻, 而武術的最直接的目標是保護自己, 在完成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進攻與防守, 而最終, “守”是第一位的。 而守卻不是僅僅靠技術能解決的問題。 當你達到“無招”的境界, 會發現最關鍵的因素並不是力量和速度, 而是一些滲透於本能中的原則, 也可以說是“心法”, 它的正確運用, 才能説明你在複雜的情況下化險為夷, 説明你戰勝強敵。

說到心法, 幾年前, 也有朋友和我探討過這種涉及到武學真諦的問題, 即關於“形”和“神”的關係問題, 古人認為。 “形”不過是“載神之車”, 屬於從屬的地位, 養身和健身的正確方向自然應該更加重視“神”的修煉。

我們都知道正確的精神鍛煉在健身方面的重要性。 據西方科學家的統計:一個不愛鍛煉的人和一個保持了正常身體鍛煉的人, 他們的壽命差異大約為三到五年, 但一個保持了平和、樂觀、豁達等健康的精神狀態(科學家稱為阿爾法波)的人和一個生活在緊張、焦慮等情緒(科學家稱為白塔波)中的人比, 壽命差異可能超過二十年。

巨大的恐懼可能讓一個健康人瞬間失去生命, 強烈的生命欲望可能創造生命的種種奇跡。 中國古代, 伍子胥過昭關時一夜白頭是有科學基礎的可能的事實;在現代, 一個美國婦女就因為兒女還小需要她的嚴酷現實, 就真的在權威醫生認定她活不過兩個月的基礎上多活了二十年。  但朋友問到從武術的技擊和養身的角度看,什麼心法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也不能一下子回答出來,因為我當時並沒有能從一個俯瞰的高度總結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不能對它進行有效的總結。

我想過,也許,“勇”是最重要的了吧。因為老師說過,絕大多數學武的人都不能真正得到成功,大多就是因為過不了“破膽”這一關,因此,在生活中,練武多年的人打不過一兩個亡命的潑皮,那是常有的事。

但僅是“勇”自然並不能算是懂了武術,匹夫之勇是許多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並且,在“勇”這個環節裡,大多數人都不易達到那些天生神勇的人的心理素質。

一位古代帝王愛在那些面對死刑的前夜,仍然能酣然大睡的人中挑選未來的勇士和將軍,因為。人的其它武功方面的缺陷是容易通過正確的訓練來彌補的,但視死如歸的勇氣,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難以訓練出來。因此嚴格說來不能叫“心法”,只能說是一個必要的前提,一種境界。

一個人關於“勇”的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著名的小提琴家約阿希姆的技藝雖然極其高超,但心理素質經常不如他的學生,往往在演出前甚至在演奏中都表現得極端的緊張,他必須不斷地練習,甚至習慣了在前往演出地的列車上也要練琴,才能保持最佳的狀態,而他的學生中許多人都能做得到整個夏天不摸琴,演出前兩小時才趕到現場,仍然臨場有極佳表現。

王薌齋先生說的“清逸大勇”是提升了“勇”的境界,那當然有了質的飛躍,但仍然只能是目標而已,不能算是對練武者最重要的心法。

大成拳說到的秘訣:“恭,慎,意,切,和”,是相當好的心法,但我看只是一種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境界,是練功高層次的要求,也許也不能算是對普通人最重要的心法。

我也曾經想過,也許“截”是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吧?後發先至是許多拳種都在儘量地爭取的原則。

在太極拳中說的是“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形意拳譜中提到“截法”,無論是截形、截神、截心,都是要求要料敵機先,先敵而動而立於不敗之地,該是重要的心法了吧?

李小龍的截拳道最關鍵的內容其實並不是科學的訓練體系,也不是簡捷和實用的招數,應該是一個“截”字,他的大多數技術內容都是以“截”為前提的,搶先進攻是截意,“防中即攻”是截角度、截形,“以腿截攻”也是截距離,以長截短。也許,從來沒有人比他更好地演繹了拳譜中的“截法”,並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功。

但古人也講了追求武術的最高境界是“耄耋能禦眾敵”,比如說吧,傳說中張三豐“單丁殺賊百餘”,恐怕不是單靠“截”就能做到的,況且“截”的重要前提是快,耄耋老人面對眾敵,能時時都搶在前面,處處都比敵人快嗎?就算心有餘,恐怕也會力不足。看來,“截”字固然是重要,也應該放一放,至少不能把它放在第一位。

那麼,最重要的心法,在武術這個領域裡,能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應該是什麼呢?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我認為,最重要的心法,應該是“圓”和“一”。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但朋友問到從武術的技擊和養身的角度看,什麼心法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也不能一下子回答出來,因為我當時並沒有能從一個俯瞰的高度總結自己曾經學過的東西,不能對它進行有效的總結。

我想過,也許,“勇”是最重要的了吧。因為老師說過,絕大多數學武的人都不能真正得到成功,大多就是因為過不了“破膽”這一關,因此,在生活中,練武多年的人打不過一兩個亡命的潑皮,那是常有的事。

但僅是“勇”自然並不能算是懂了武術,匹夫之勇是許多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並且,在“勇”這個環節裡,大多數人都不易達到那些天生神勇的人的心理素質。

一位古代帝王愛在那些面對死刑的前夜,仍然能酣然大睡的人中挑選未來的勇士和將軍,因為。人的其它武功方面的缺陷是容易通過正確的訓練來彌補的,但視死如歸的勇氣,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難以訓練出來。因此嚴格說來不能叫“心法”,只能說是一個必要的前提,一種境界。

一個人關於“勇”的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著名的小提琴家約阿希姆的技藝雖然極其高超,但心理素質經常不如他的學生,往往在演出前甚至在演奏中都表現得極端的緊張,他必須不斷地練習,甚至習慣了在前往演出地的列車上也要練琴,才能保持最佳的狀態,而他的學生中許多人都能做得到整個夏天不摸琴,演出前兩小時才趕到現場,仍然臨場有極佳表現。

王薌齋先生說的“清逸大勇”是提升了“勇”的境界,那當然有了質的飛躍,但仍然只能是目標而已,不能算是對練武者最重要的心法。

大成拳說到的秘訣:“恭,慎,意,切,和”,是相當好的心法,但我看只是一種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境界,是練功高層次的要求,也許也不能算是對普通人最重要的心法。

我也曾經想過,也許“截”是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吧?後發先至是許多拳種都在儘量地爭取的原則。

在太極拳中說的是“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形意拳譜中提到“截法”,無論是截形、截神、截心,都是要求要料敵機先,先敵而動而立於不敗之地,該是重要的心法了吧?

李小龍的截拳道最關鍵的內容其實並不是科學的訓練體系,也不是簡捷和實用的招數,應該是一個“截”字,他的大多數技術內容都是以“截”為前提的,搶先進攻是截意,“防中即攻”是截角度、截形,“以腿截攻”也是截距離,以長截短。也許,從來沒有人比他更好地演繹了拳譜中的“截法”,並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功。

但古人也講了追求武術的最高境界是“耄耋能禦眾敵”,比如說吧,傳說中張三豐“單丁殺賊百餘”,恐怕不是單靠“截”就能做到的,況且“截”的重要前提是快,耄耋老人面對眾敵,能時時都搶在前面,處處都比敵人快嗎?就算心有餘,恐怕也會力不足。看來,“截”字固然是重要,也應該放一放,至少不能把它放在第一位。

那麼,最重要的心法,在武術這個領域裡,能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應該是什麼呢?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我認為,最重要的心法,應該是“圓”和“一”。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