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城記憶|從15座建築看長春200年歷史,這些隱藏百年的城市秘辛你知道幾個?

與那些古老城市相比

長春只能算是個年輕的城市

經過200多年的積澱

長春從一個小小的長春廳

發展成為如今擁有770萬人口的大城市

從二戰中被扶植成偽滿的“首都”

到一五計畫期間成為工業基地之一

長春走過一段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

回想當年

一步步走過來

像一部漫長的膠片電影

讓我們從舊照片中

回到當年的歲月

來看看長春這些歷史遺存的前世今生

起源龍興之地

滿族興起于東北長白山, 視長白山地區為“龍興之地“, 因此, 清朝奠都北京後, 在東北不設省, 派八旗駐守, 委派將軍鎮守一方, 對東北實行嚴格的封禁政策。

嘉慶五年五月十七, 也就是1800年7月8日, 在長春設治, 衙門建在伊通河東岸一塊平坦的開闊地上, 標誌著長春的誕生。

寬城子車站

長春最早的火車站

1898年, 沙俄開始修築從哈爾濱途經長春至旅順的鐵路, 長春站建好後, 就以離它最近的“寬城子”命名。 這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座火車站。

經過百餘年的滄桑巨變,寬城子火車站俱樂部卻是目前長春市保存最完好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築。

2010年初,吉林省人民醫院接管了這裡,使其重現生命力。

長春火車站

曾號稱首都的門戶

長春火車站,始建於1913年4月,1914年5月竣工。“滿洲國”後,隨之更名為“新京站”,見證了各類人等的進進出出……

解放以後,這裡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內部還是木條長凳。

1992年,爆破拆除。現今長春站長這樣子,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寬城子二道溝郵局

長春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

長春市鐵北一心街12號有一座普通的坐東朝西青磚二層小樓,鮮為人知的是20世紀20年代,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個地下通訊站。

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最早的組織,党的領導人瞿秋白、任弼時、趙世炎等都曾在此住過。下圖為修復後的二道溝郵局。

2010年,二道溝郵局中共地下黨活動舊址進行保護性維修,作為“長春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用於革命傳統教育。

人民廣場

長春最大的街心廣場

現在的長春人民廣場,以前叫新京大同廣場,始建於1932年,此廣場外徑300米,中心直徑220米,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

這兩張圖是大同廣場建設前和建設後的對比圖,從一片曠野到初具規模,用了六年時間。

長春人民廣場最早是1933年依據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建造,1945年蘇軍進駐長春改為史達林廣場,1946年改稱中正廣場,長春解放後改為人民廣場。

滿洲中央銀行

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2年7月1日滿洲中央銀行開始對外營業,總行設於新京(長春),並在瀋陽等大城市設立分行,縣以上城市設立支行和辦事處,總分支機搆達128處。

解放以後,大樓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長春支行,一座帶有著濃郁殖民色彩的建築,在新中國的陽光普照下,開始了它全新的生命歷程。

這個承載著長春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建築被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成為了我們回顧歷史的最好紀念。

吉林省賓館

四星級賓館

吉林省賓館建於1958年,占地近5萬平方米,是會議、商務、旅遊的首選下榻之處。

工人文化宮

公益性事業單位

始建於1958年,從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文化宮一直擔負著全市職工群眾文化宣傳教育工作的重任。

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

歐美現代建築風格

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偽滿洲國“電電株式會社”,1935竣工,工程造價139萬元。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800平方米。

今為聯通長春分公司。

偽滿司法部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樓建於1935年,偽滿洲國司法部舊址現為吉林大學醫科大學校部。

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大學(現吉林大學醫科大學)接管,使用至今。

偽滿參議府

城市建設展覽館

1908 年1 月21 日設立,建築採用了希臘神廟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造型。

偽滿民生部門

1937年改組而成,偽滿民生部舊址。地上兩層樓中,第2層採用拱窗,與第1層方窗之間的牆面設有雙柱浮雕。

現為吉林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

長江路

紅火繁華的商業街

長春吉野町是著名的商街長江路,位於火車站前現人民大街東側。這條吉野町也堪稱各種老照片中出鏡率最高的街道。

現今的長江路依然人來人往。

大馬路

長春市第一條主街

大馬路舊稱 "商埠大馬路",是一條貫穿老城和商埠地,一直通往長春站的大馬路。

現在的大馬路更加乾淨整潔了,少了以前的擁擠,路仿佛都變寬了。

長客亞喬辛制粉廠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03年,由俄商投資興建,地面四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1948年長春解放後,這裡被長春市財政局接收,改為新華米廠,後期與糧食公司合作,成為長春市第一制粉廠,現已拆除。

長春曾經有很多歷史建築

如今有一些已經被拆除掉了

但是,歷史不會被人忘記

祝福這個刻滿滄桑記憶的城市

越來越好

經過百餘年的滄桑巨變,寬城子火車站俱樂部卻是目前長春市保存最完好的俄羅斯風格的建築。

2010年初,吉林省人民醫院接管了這裡,使其重現生命力。

長春火車站

曾號稱首都的門戶

長春火車站,始建於1913年4月,1914年5月竣工。“滿洲國”後,隨之更名為“新京站”,見證了各類人等的進進出出……

解放以後,這裡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變動,內部還是木條長凳。

1992年,爆破拆除。現今長春站長這樣子,吉林省重要的交通樞紐。

寬城子二道溝郵局

長春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

長春市鐵北一心街12號有一座普通的坐東朝西青磚二層小樓,鮮為人知的是20世紀20年代,這裡曾是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個地下通訊站。

中國共產黨在吉林省最早的組織,党的領導人瞿秋白、任弼時、趙世炎等都曾在此住過。下圖為修復後的二道溝郵局。

2010年,二道溝郵局中共地下黨活動舊址進行保護性維修,作為“長春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用於革命傳統教育。

人民廣場

長春最大的街心廣場

現在的長春人民廣場,以前叫新京大同廣場,始建於1932年,此廣場外徑300米,中心直徑220米,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

這兩張圖是大同廣場建設前和建設後的對比圖,從一片曠野到初具規模,用了六年時間。

長春人民廣場最早是1933年依據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建造,1945年蘇軍進駐長春改為史達林廣場,1946年改稱中正廣場,長春解放後改為人民廣場。

滿洲中央銀行

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32年7月1日滿洲中央銀行開始對外營業,總行設於新京(長春),並在瀋陽等大城市設立分行,縣以上城市設立支行和辦事處,總分支機搆達128處。

解放以後,大樓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長春支行,一座帶有著濃郁殖民色彩的建築,在新中國的陽光普照下,開始了它全新的生命歷程。

這個承載著長春半個多世紀歷史的建築被定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成為了我們回顧歷史的最好紀念。

吉林省賓館

四星級賓館

吉林省賓館建於1958年,占地近5萬平方米,是會議、商務、旅遊的首選下榻之處。

工人文化宮

公益性事業單位

始建於1958年,從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文化宮一直擔負著全市職工群眾文化宣傳教育工作的重任。

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

歐美現代建築風格

滿洲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偽滿洲國“電電株式會社”,1935竣工,工程造價139萬元。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800平方米。

今為聯通長春分公司。

偽滿司法部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樓建於1935年,偽滿洲國司法部舊址現為吉林大學醫科大學校部。

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後,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大學(現吉林大學醫科大學)接管,使用至今。

偽滿參議府

城市建設展覽館

1908 年1 月21 日設立,建築採用了希臘神廟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造型。

偽滿民生部門

1937年改組而成,偽滿民生部舊址。地上兩層樓中,第2層採用拱窗,與第1層方窗之間的牆面設有雙柱浮雕。

現為吉林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

長江路

紅火繁華的商業街

長春吉野町是著名的商街長江路,位於火車站前現人民大街東側。這條吉野町也堪稱各種老照片中出鏡率最高的街道。

現今的長江路依然人來人往。

大馬路

長春市第一條主街

大馬路舊稱 "商埠大馬路",是一條貫穿老城和商埠地,一直通往長春站的大馬路。

現在的大馬路更加乾淨整潔了,少了以前的擁擠,路仿佛都變寬了。

長客亞喬辛制粉廠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03年,由俄商投資興建,地面四層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

1948年長春解放後,這裡被長春市財政局接收,改為新華米廠,後期與糧食公司合作,成為長春市第一制粉廠,現已拆除。

長春曾經有很多歷史建築

如今有一些已經被拆除掉了

但是,歷史不會被人忘記

祝福這個刻滿滄桑記憶的城市

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