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極度好色的第一內閣大臣VS一生禁欲的印度聖雄!

《時間碎片筆記》

每天60秒…帶你走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時間記憶…

時間裡的記憶碎片:伊藤博文與甘地

1906年,甘地決定終身禁欲,他立誓之後把這一決定告訴了妻子。 為克制本能的欲望,甘地進行過各種艱苦卓絕的鬥爭,也發展了他自己的禁欲理論。 他一般每逢宗教忌日或特定日子都奉行絕食或者只吃一頓,嚴格限制送食量。 他雖然在飲食和節欲方面找到聯繫,但認為心靈的作用仍是主要的:“一個人如果心靈不潔淨,改變飲食也沒有用”色欲的心靈不但不能控制情感,反而會成為情感的奴隸。

印度聖雄-甘地

伊藤博文好女色。 “醒掌天下權, 醉臥美人膝”他曾經對身邊的人說, “我對你們什麼也不指望。 在我終日為國事操勞而頭疼之時, 與其晚餐時讓你們給我倒一杯酒,服侍我換衣服,大概還不如天真漂亮的藝伎的玉手可解我心寬啊!”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1909年10月26)日本長州(今山口縣西北部)人。 德川幕府末期長州藩士出身。 幼名利助, 字俊輔, 號春畝, 後改名博文。

日本近代政治家, 長州五傑, 明治九元老中的一人, 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 第一個樞密院議長, 第一個貴族院院長, 首任韓國總監,

明治憲法之父, 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 四次組閣, 任期長達七年, 任內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 使日本登上了東亞頭號強國的地位。 官至從一位、大勳位、公爵。 不過從本質上上說, 他在日本統治集團裡還算是文治派。 他的不朽功業是建立了一種有生命力的立憲制度, 他使日本人能夠有秩序的進行政治和平演變, 在此種變化中, 民眾得到日益擴大的參政機會。

1909年10月, 伊藤博文在哈爾濱, 遭朝鮮愛國義士安重根刺殺而身亡, 死後國葬。 他最大的貢獻是草擬明治憲法和組織兩院制議會。

縱觀伊藤博文一生, 其東亞政策的核心放在朝鮮上。 伊藤博文為了日本的利益, 堅決反對日朝合併, 主張保留朝鮮王室及政府, 卻偏偏倒在了朝鮮獨立運動者的槍口之下。

印度聖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尊稱聖雄甘地,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家大會黨領袖。

甘地是印度國父, 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 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

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 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1948年1月30日下午5點17分, 甘地被反對分子刺殺, 享年78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