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岳飛兩版《滿江紅》流傳千古,此人山寨其中一首,被稱最強模仿作

歷史課本外的吳佩孚, 是中國最早亮相美國《時代》雜誌週刊封面的人, 被該雜誌稱為“Biggest man in China ”(中國最強者)。

當是時也, 吳佩孚擁兵數十萬,

虎踞洛陽, 其勢力影響著大半個中國。

人們也因此普遍看好吳佩孚的前途。

上海英文雜誌《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美國人約翰•鮑威爾認為, (吳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統一中國”。

但吳佩孚本人並沒有個人自立的政治野心, 其平生視關羽、嶽飛為偶像, 以忠義自許, 追求“精忠報國”。

有識之士曾這樣評價:“(吳佩孚)有兩點卻和其他的軍閥截然不同。 第一, 他生平崇拜我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關、嶽, 他在失敗時, 也不出洋, 不居租界自失。 第二, 吳氏做官數十年, 統治過幾省的地盤, 帶領過幾十萬的大兵, 他沒有私蓄, 也沒置田產, 有清廉名, 比較他同時的那些軍閥腰纏千百萬, 總算難能可貴。 ”

吳佩孚曾寫有這樣一副對聯勉勵自己:

得意時清白乃心, 不納妾, 不積金錢, 飲酒賦詩, 猶是書生本色;

失敗後倔強到底, 不出洋, 不走租界, 灌園怡性, 真個解甲歸田。

吳佩孚秀才出身, 投效北洋, 富於韜略, 善於用兵, 很快就成為直系軍閥的第一戰將和智囊。

吳佩孚軍事才能在當時堪稱楚翹, 兵鋒所指,

無不披靡。 在其軍事生涯前期, 曾一戰安湘、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 有“常勝將軍”之名, 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

令人稱道的是, 吳佩孚注重修身, 廉潔自守, 為人忠直, 至性至情, 人格品德甚高, 既講求五倫八德, 也醉心佛老之道, 有《循分新書》、《正一道詮》、《明德講義》、《春秋正義證釋》等著述傳世。

曾有名叫露娜的德國女郎心慕吳佩孚其人, 主動示愛。

吳佩孚不嫖不賭, 不好色, 從始至終只愛結髮老妻張佩蘭, 以“老妻尚在”為由, 斷然拒絕。

1922年第一次“直奉之戰”結束, 吳佩孚大獲全勝, 開府洛陽。

次年 (1923年) , 吳佩孚過50歲生日, 康有為喜孜孜地給吳佩孚寫了一副壽聯:

牧野鷹揚, 百世功名才半紀;

洛陽虎視, 八方鳳雨會中州。

“牧野”是古地名, 在今河南淇縣。 周武王克紂於牧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康有為用“牧野鷹揚”來表揚吳佩孚的武功, 說他好像周武王伐紂一樣。 洛陽古稱“中州”。 此聯既切合吳佩孚身份, 又點出他是50 歲生日以及做生日的地點—一洛陽, 還寫出當時的局勢、堪稱佳作。

不過, 人們都認為康有為捧得太過分了, 有獻媚之嫌。

果然,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 吳佩孚一敗塗地了。

在遭受敵對軍閥派系兵戈追堵的險惡環境下, 吳佩孚拒絕進人洋人租界避難, 不願意因“托庇外人”而“有傷國體”, 鐵骨錚錚, 讓人欽佩。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扶植溥儀搞偽滿洲國,吳佩孚義憤填膺,通電反對。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漢奸搞華北自治,請吳佩孚做“華北王”。吳佩孚怒斥道:“自治者,自亂也。”斷然拒絕。

吳佩孚還寫了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慘痛心情:

國恥傳來空有恨,百戰愧無國際功。

無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

對於張學良的不抵抗,他也同樣寫詩譴責:

棋枰未定輸全域,宇宙猶存待罪身。

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

詩中“醇酒婦人”一句是受華君武《哀瀋陽》中“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的影響,影射“九一八”前夜張學良與電影明星蝴蝶跳舞事。

吳佩孚還模仿偶像嶽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填寫了一首《滿江紅•登蓬萊閣》: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濤大作。

想當年,吉黑遼沈,人民安樂。

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

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權墮。

歎江山如故,夷族錯落。

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

卻歸來,永作蓬萊遊,念彌陀!”

(注,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詞為: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和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詞一樣,吳佩孚詞《滿江紅•登蓬萊閣》同樣充滿了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被稱為史上模仿嶽飛的最強作品。

日本人讀了很不舒服,曾有日本記者當面質疑:“登蓬萊閣能夠望見長白山嗎?”吳佩孚正氣凜然答道:“我心眼通靈,豈止能望見長白山,還能望見你們富士山呢!”一句話懟得日本記者瞪眼結舌,悻悻而去。

1937年,華北淪陷,吳佩孚愈顯其晚節彌堅,多次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最後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於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軍醫殺害。

時人送挽聯一副,算是對吳佩孚氣節的蓋棺定論: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

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惜斯人。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扶植溥儀搞偽滿洲國,吳佩孚義憤填膺,通電反對。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動漢奸搞華北自治,請吳佩孚做“華北王”。吳佩孚怒斥道:“自治者,自亂也。”斷然拒絕。

吳佩孚還寫了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慘痛心情:

國恥傳來空有恨,百戰愧無國際功。

無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

對於張學良的不抵抗,他也同樣寫詩譴責:

棋枰未定輸全域,宇宙猶存待罪身。

醇酒婦人終短氣,千秋誰諒信陵君。

詩中“醇酒婦人”一句是受華君武《哀瀋陽》中“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的影響,影射“九一八”前夜張學良與電影明星蝴蝶跳舞事。

吳佩孚還模仿偶像嶽飛的《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填寫了一首《滿江紅•登蓬萊閣》: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濤大作。

想當年,吉黑遼沈,人民安樂。

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

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權墮。

歎江山如故,夷族錯落。

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

卻歸來,永作蓬萊遊,念彌陀!”

(注,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詞為: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

和岳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詞一樣,吳佩孚詞《滿江紅•登蓬萊閣》同樣充滿了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被稱為史上模仿嶽飛的最強作品。

日本人讀了很不舒服,曾有日本記者當面質疑:“登蓬萊閣能夠望見長白山嗎?”吳佩孚正氣凜然答道:“我心眼通靈,豈止能望見長白山,還能望見你們富士山呢!”一句話懟得日本記者瞪眼結舌,悻悻而去。

1937年,華北淪陷,吳佩孚愈顯其晚節彌堅,多次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最後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於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軍醫殺害。

時人送挽聯一副,算是對吳佩孚氣節的蓋棺定論:

落日睹孤城,百折不回完壯志;

大風思猛士,萬方多難惜斯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