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蟋蟀宰相”賈似道——大奸若忠、禍國殃民、最後被亂棒打死

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不乏奸臣, 但有很多奸臣口蜜腹劍、包藏禍心, 在表面上卻打扮出一副忠貞不二、為國為民的形象,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南宋的最後一位權相賈似道就是這樣一個“大奸若忠”的政治演員。

賈似道出生于南宋國運已經衰落的時代, 他從小接受系統的儒學教育, 文化水準很高, 1238年考取進士。 賈似道之所以能夠飛黃騰達, 不僅是因為他的確有文采, 更重要的是其外戚的身份:賈似道同父異母的姐姐是宋理宗寵愛的皇貴妃。 賈似道很快成為宋理宗重點培養對象。

賈似道

賈似道恃寵自傲、遊蕩無羈, 白日縱游秦樓楚館(妓院), 夜間則泛遊西湖, 聲色犬馬, 通宵達旦。 有一次, 已是入夜時分, 宋理宗閱罷奏摺漫步到御花園, 拾級登閣, 憑欄遠望, 只見西湖之上波光燈火兩相輝映, 人喧樂嘩隱約可聞, 他對左右說:“這一定是賈似道在宴飲取樂。

”次日詢問竟果然不錯。

不過, 若說賈似道不學無術, 只知濫飲狂歡也太低估他了。 由於出生在官僚之家, 自幼游刃於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之間, 耳濡目染, 賈似道亦頗知如何運籌帷幄、隱忍設計。 年輕的賈似道先後擔任澧州知州、湖廣統領、江南西路安撫使、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同知樞密院事、兩淮宣撫大使、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等官職, 從基層做到高層, 從地方做到中央, 再加上國舅爺的特殊地位, 可謂是官運亨通。

當然, 賈似道的權力欲和政治野心在這時候還沒有充分暴露。 不過, 隨著南宋朝廷的風雨飄搖, 機會終於來了。

賈似道喜歡鬥蟋蟀

一、退敵妙招——私自議和

南宋端平元年(西元1234年), 蒙古軍隊與南宋軍隊一道合圍金兵于蔡州, 金朝最終滅亡。 不過, 前驅狼, 後來虎。 金朝的滅亡並沒有讓南宋朝廷贏來揚眉吐氣的日子, 蒙古人很快以南宋背叛盟約為藉口, 大舉侵宋。 起初, 蒙古軍隊只是進行局部騷擾, 不過隨著蒙古大汗胃口越來越大, 蒙古軍隊的入侵越來越頻繁,

規模也越來越大。

宋理宗寶佑六年(西元1258年), 蒙古大汗蒙哥正式大舉舉兵侵宋。 蒙哥汗親自率軍攻打四川, 忽必烈(後來的元世祖)率軍攻打湖北鄂州, 元帥兀良哈由雲南進攻廣西、湖南。 宋理宗大懼, 匆匆命他所寵信的賈似道帥大軍援助鄂州, 迎戰蒙古大軍。 賈似道以放蕩著名, 指揮千軍萬馬他根本就不是那塊料。 不過, 外行領導內行, 他向來有一套, 他前線任意掣肘, 獨斷專行, 結果部隊節節失利, 部將們也不買他的帳。 當然, 賈似道自有其“妙招退敵”, 那就是“議和”。

忽必烈

賈似道膽大妄為, 背著朝廷私遣宋京到蒙古軍中商談議和, 並表示願意遊說皇帝稱臣納貢。 忽必烈率領的元軍節節勝利, 士氣正盛, 眼看一鼓作氣, 就能將其宋軍拿下, 賈似道的議和自然碰了一鼻子灰。

賈似道正在走投無路之際, 老天卻拉了他一把, 也直接導致其人生軌跡拐了一個大彎。 1259年夏, 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四川合州釣魚城的時候死於軍中, 一時蒙古汗位空懸。 消息傳到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的軍中, 忽必烈遇此天賜良機,無心戀戰,打算火速班師還朝爭奪皇位。賈似道聞知,不是利用敵人軍心不穩、無心戀戰之機主動出擊、一舉破敵,而是再次派使者去元營求和,代表南宋朝廷表示願意稱臣,並許以江南為界,歲奉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忽必烈求之不得,當即拍板,自己率領大隊人馬回蒙古草原去爭奪帝位去了。

蒙古大軍毫髮無損的撤走,賈似道簡直像是在做夢。賈似道立即隱瞞蒙古退軍的真相,向宋理宗彙報這次“空前絕後”的“浩捷”,而是宣傳成:“諸路大捷,鄂固始解,匯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福。”

不明真相的宋理宗聞報心花怒放,南宋開國屢戰屢敗,只當是自己慧眼獨識這位“軍事奇才”,於是晉封賈似道為少師、衛國公,並親下手詔曉諭群臣:“賈似道是朕的股肱大臣,毅然帶兵出征,奮不顧身。多虧賈似道,南宋百姓才能避免一場浩劫,我的帝位也是靠他才得以保全。”宋理宗親自命令文武百官到杭州城郊外恭候賈似道“凱旋”。賈似道成功地扮演了一回為國為民的“大忠臣”!

賈似道充分利用這次“大捷”,為自己大吹大擂。他與同黨編輯《福華編》,用以“歌頌”他于抗蒙軍時的“英勇事蹟”。1260年,忽必烈派遣郝經出使南宋,賈似道聞之大驚。為隱瞞前年他私訂城下之盟,卻偽報大捷的事實,賈似道密令人將郝經一行扣押在真州(今江蘇儀征),直到十六年後元軍滅宋前夕,元使郝經才被釋放。

二、昏招頻出 欺上瞞下 誤國誤民

1265年,宋度宗即位。年輕的度宗一即位,馬上擢升賈似道為太師,封魏國公,對他異常尊崇。每次賈似道上朝行禮時,他必定起身答拜,並且不敢直呼賈似道的名字,而是稱“師臣”。群臣更是畢恭畢敬地尊稱賈似道為“周公”。同宋理宗一樣,宋度宗不理朝政,任由賈似道擺佈。

宋度宗

宋度宗重用這位“軍事奇才”,下旨准許賈似道可六日才上朝一次,也不用如百官般的行禮,到後來更是十天上朝一次。朝廷官吏每天都要抱著一大堆文書來到賈府呈報,大小政務都先經過其幕僚廖瑩中和翁應龍處理,隨後再由賈似道決斷,其他的宰相都成了擺設。

當時,蒙古軍隊長期圍攻襄陽城(就是《神雕俠侶》中郭靖、黃蓉守襄陽的情節,當然郭之事只是小說的虛構),襄陽守將呂文煥等人的求援文書接二連三地傳來,這時的賈似道仍然以玩樂為首,一律不上報朝廷,更別說傳到皇帝的耳朵中。奸相賈似道隱瞞不報,宋度宗還算沒昏到家,知道襄陽已被困三年,就問賈似道襄陽的情況如何,賈似道依然忽悠度宗:“蒙古兵都退了,您怎麼還這麼問呢?”宋度宗說有個宮女告訴他的,賈似道打聽出來,立刻把她殺了滅口!

《神雕俠侶》中的襄陽之戰

據《宋史》記載,賈似道在杭州城外葛嶺建造園林,自己在別墅中整日與美妾玩樂。賈似道嗜好鬥蟋蟀,沒日沒夜地同家人、奴僕、清客們以蟋蟀之戲為樂。有客人來賈府,看到這副情景,不禁笑言:“這就是軍國重事吧!”更荒唐者,賈似道還帶蟋蟀上朝議政,庭上不時傳出蟲鳴聲,甚至曾發生蟋蟀自水袖內跳出,竟跳黏到皇帝鬍鬚上的鬧劇,賈似道因此被後人戲稱為“蟋蟀宰相”,鬥蟋蟀也因他而成為“玩物喪志” 乃至誤國誤民的代名詞。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3年,襄陽失陷。1274年,忽必烈任命伯顏為統帥,數十萬元軍分三路對南宋發動全面進攻。面對蒙古人的大舉進攻,總攬朝政、醉生夢死的賈似道再一次嚇破了膽。既然他有“將帥之才”,朝廷內外大臣們也一齊鼓噪,讓賈似道再次披掛出征,重現當年“鄂州大捷”的奇跡。賈似道只好硬著頭皮上陣。

1275年,賈似道率領十三萬宋軍和數千艘水軍戰船在魯港(在今安徽蕪湖)迎敵。賈似道膽小如鼠,貪生怕死,根本不思抗擊,只是一味求和,他給元朝丞相伯顏送上禮品,請求割地賠款,但伯顏責他不守信義,拒絕議和。此時宋軍將領內部已經是人心渙散,賈似道見議和不成,臨陣乘小船逃之夭夭,南宋軍隊也被打的潰不成軍,南宋的精銳從此毀於一旦!至此,南宋小朝廷基本上氣數已盡。

賈似道眼看自己再難以一手遮天,乾脆不回杭州,而是逃竄到了揚州。此時,元兵已直逼臨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殺之以謝天下。在強大的壓力下,代小皇帝宋恭帝攝政的謝太后被迫將他免職,但僅僅是將其發配京城不遠的婺州(今浙江金華)。婺州百姓聞聽,立即爆發“群體性事件”,聲明拒絕賈似道入境。朝廷沒轍,轉而發配賈似道去建寧府(今福建建陽),朝中大臣說:“建甯是朱熹故里,三歲小孩聽說賈似道要來都會噁心作嘔,更別說看到他人了。”朝廷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貶謫到偏遠的嶺南,讓他以高州(今廣東高州)團練使之職前往循州安置,同時抄沒了他的所有家產。

三、結局:天怒人怨 報應不爽

賈似道的結局在明代小說集“三言二拍”中也有演繹,篇名叫《木棉庵鄭虎臣報冤》。南宋某縣縣尉鄭虎臣跟賈似道有仇,於是向朝廷請求自己押送賈似道上路。鄭虎臣押著賈似道上路後,百般羞辱賈似道,趕走他的侍妾,砍掉賈似道乘坐轎子的頂蓋,讓轎夫唱杭州民歌嘲笑他。這年八月,鄭虎臣、賈似道一行走到福建漳州木綿庵,鄭虎臣多次暗諷賈似道讓他自行了斷,賈似道還想苟且偷生,大喊:“皇上許我不死,有殺我的聖旨我就死”。鄭虎臣歎曰:“我為天下人殺賈似道,雖死何憾?”於是在木綿庵的廁所中亂棒將賈似道打死!一代權奸,如此收場。

縱觀賈似道宦海一生,上談不上忠君,下談不上“忠”民,只善於用各種政治表演而權傾朝野、作威作福,他對南宋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忽必烈遇此天賜良機,無心戀戰,打算火速班師還朝爭奪皇位。賈似道聞知,不是利用敵人軍心不穩、無心戀戰之機主動出擊、一舉破敵,而是再次派使者去元營求和,代表南宋朝廷表示願意稱臣,並許以江南為界,歲奉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忽必烈求之不得,當即拍板,自己率領大隊人馬回蒙古草原去爭奪帝位去了。

蒙古大軍毫髮無損的撤走,賈似道簡直像是在做夢。賈似道立即隱瞞蒙古退軍的真相,向宋理宗彙報這次“空前絕後”的“浩捷”,而是宣傳成:“諸路大捷,鄂固始解,匯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福。”

不明真相的宋理宗聞報心花怒放,南宋開國屢戰屢敗,只當是自己慧眼獨識這位“軍事奇才”,於是晉封賈似道為少師、衛國公,並親下手詔曉諭群臣:“賈似道是朕的股肱大臣,毅然帶兵出征,奮不顧身。多虧賈似道,南宋百姓才能避免一場浩劫,我的帝位也是靠他才得以保全。”宋理宗親自命令文武百官到杭州城郊外恭候賈似道“凱旋”。賈似道成功地扮演了一回為國為民的“大忠臣”!

賈似道充分利用這次“大捷”,為自己大吹大擂。他與同黨編輯《福華編》,用以“歌頌”他于抗蒙軍時的“英勇事蹟”。1260年,忽必烈派遣郝經出使南宋,賈似道聞之大驚。為隱瞞前年他私訂城下之盟,卻偽報大捷的事實,賈似道密令人將郝經一行扣押在真州(今江蘇儀征),直到十六年後元軍滅宋前夕,元使郝經才被釋放。

二、昏招頻出 欺上瞞下 誤國誤民

1265年,宋度宗即位。年輕的度宗一即位,馬上擢升賈似道為太師,封魏國公,對他異常尊崇。每次賈似道上朝行禮時,他必定起身答拜,並且不敢直呼賈似道的名字,而是稱“師臣”。群臣更是畢恭畢敬地尊稱賈似道為“周公”。同宋理宗一樣,宋度宗不理朝政,任由賈似道擺佈。

宋度宗

宋度宗重用這位“軍事奇才”,下旨准許賈似道可六日才上朝一次,也不用如百官般的行禮,到後來更是十天上朝一次。朝廷官吏每天都要抱著一大堆文書來到賈府呈報,大小政務都先經過其幕僚廖瑩中和翁應龍處理,隨後再由賈似道決斷,其他的宰相都成了擺設。

當時,蒙古軍隊長期圍攻襄陽城(就是《神雕俠侶》中郭靖、黃蓉守襄陽的情節,當然郭之事只是小說的虛構),襄陽守將呂文煥等人的求援文書接二連三地傳來,這時的賈似道仍然以玩樂為首,一律不上報朝廷,更別說傳到皇帝的耳朵中。奸相賈似道隱瞞不報,宋度宗還算沒昏到家,知道襄陽已被困三年,就問賈似道襄陽的情況如何,賈似道依然忽悠度宗:“蒙古兵都退了,您怎麼還這麼問呢?”宋度宗說有個宮女告訴他的,賈似道打聽出來,立刻把她殺了滅口!

《神雕俠侶》中的襄陽之戰

據《宋史》記載,賈似道在杭州城外葛嶺建造園林,自己在別墅中整日與美妾玩樂。賈似道嗜好鬥蟋蟀,沒日沒夜地同家人、奴僕、清客們以蟋蟀之戲為樂。有客人來賈府,看到這副情景,不禁笑言:“這就是軍國重事吧!”更荒唐者,賈似道還帶蟋蟀上朝議政,庭上不時傳出蟲鳴聲,甚至曾發生蟋蟀自水袖內跳出,竟跳黏到皇帝鬍鬚上的鬧劇,賈似道因此被後人戲稱為“蟋蟀宰相”,鬥蟋蟀也因他而成為“玩物喪志” 乃至誤國誤民的代名詞。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3年,襄陽失陷。1274年,忽必烈任命伯顏為統帥,數十萬元軍分三路對南宋發動全面進攻。面對蒙古人的大舉進攻,總攬朝政、醉生夢死的賈似道再一次嚇破了膽。既然他有“將帥之才”,朝廷內外大臣們也一齊鼓噪,讓賈似道再次披掛出征,重現當年“鄂州大捷”的奇跡。賈似道只好硬著頭皮上陣。

1275年,賈似道率領十三萬宋軍和數千艘水軍戰船在魯港(在今安徽蕪湖)迎敵。賈似道膽小如鼠,貪生怕死,根本不思抗擊,只是一味求和,他給元朝丞相伯顏送上禮品,請求割地賠款,但伯顏責他不守信義,拒絕議和。此時宋軍將領內部已經是人心渙散,賈似道見議和不成,臨陣乘小船逃之夭夭,南宋軍隊也被打的潰不成軍,南宋的精銳從此毀於一旦!至此,南宋小朝廷基本上氣數已盡。

賈似道眼看自己再難以一手遮天,乾脆不回杭州,而是逃竄到了揚州。此時,元兵已直逼臨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殺之以謝天下。在強大的壓力下,代小皇帝宋恭帝攝政的謝太后被迫將他免職,但僅僅是將其發配京城不遠的婺州(今浙江金華)。婺州百姓聞聽,立即爆發“群體性事件”,聲明拒絕賈似道入境。朝廷沒轍,轉而發配賈似道去建寧府(今福建建陽),朝中大臣說:“建甯是朱熹故里,三歲小孩聽說賈似道要來都會噁心作嘔,更別說看到他人了。”朝廷無計可施,只好把他貶謫到偏遠的嶺南,讓他以高州(今廣東高州)團練使之職前往循州安置,同時抄沒了他的所有家產。

三、結局:天怒人怨 報應不爽

賈似道的結局在明代小說集“三言二拍”中也有演繹,篇名叫《木棉庵鄭虎臣報冤》。南宋某縣縣尉鄭虎臣跟賈似道有仇,於是向朝廷請求自己押送賈似道上路。鄭虎臣押著賈似道上路後,百般羞辱賈似道,趕走他的侍妾,砍掉賈似道乘坐轎子的頂蓋,讓轎夫唱杭州民歌嘲笑他。這年八月,鄭虎臣、賈似道一行走到福建漳州木綿庵,鄭虎臣多次暗諷賈似道讓他自行了斷,賈似道還想苟且偷生,大喊:“皇上許我不死,有殺我的聖旨我就死”。鄭虎臣歎曰:“我為天下人殺賈似道,雖死何憾?”於是在木綿庵的廁所中亂棒將賈似道打死!一代權奸,如此收場。

縱觀賈似道宦海一生,上談不上忠君,下談不上“忠”民,只善於用各種政治表演而權傾朝野、作威作福,他對南宋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