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秀麾下第一將,孫女是掌權太后,孫權拿魯肅比他

締造東漢帝國的光武帝劉秀, 手底下有二十八個打功最強的戰將, 即“雲台二十八將”, 傳說中他們都是天上的星座跑到地球上來幫助劉秀復興漢室的, 即“二十八星宿”, 這二十八將本領了得, 各有其能, 其中排行第一位名叫鄧禹, 傳說是“二十八星宿”之“角木蛟”下凡。 此君號稱“世間奇才”, 三國時的孫權就曾把他的愛將魯肅比作新版的鄧禹, 其原話是——“孤昔歎魯子敬比鄧禹”。

影視劇中的鄧禹

鄧禹, 字仲華, 生於西漢元始二年(西元2年), 河南南陽新野人。 他智商極高, 13歲能背誦整部《詩經》。 鄧禹少年時就與劉秀是鐵哥們, 兩人同在長安上學, 關係親密無間, 絕對算得上是基情燃燒。 鄧禹趕上了亂世——王莽篡漢, 建立新朝, 天下群雄蜂起。 更始元年(23年), 造反的綠林軍擁立漢室後裔劉玄為皇帝, 年號“更始”, 定都洛陽。 很多人都聽說鄧禹才略過人, 便多次舉薦他為劉玄打工,

但他一眼就看出劉玄沒前途, 所以拒絕應聘。

王莽篡漢

後來聽說哥們劉秀開始創業, 鄧禹很激動, 他帶上乾糧, 徒步前行, 終於在河北臨漳追上了劉秀。 劉秀見好友從天而降, 喜出望外, 他開玩笑道:“先生大老遠跑來, 是想當官吧?”鄧禹說不是。 劉秀問那你想幹啥?鄧禹說:“希望老大您威名功德遠播四海,

我能給您打工, 也能名垂青史。 ”劉秀心領神會, 知道鄧禹是勸他圖謀帝王之業呢。 當天晚上這對好基友就同榻而眠了, 說是同榻而眠其實不太準確, 因為他倆聊了一夜, 越聊越嗨皮, 鄧禹給劉秀分析了天下大勢, 為劉秀設計了再造劉邦霸業、奪取天下的戰略。 劉秀更開心了, 從此讓左右都稱鄧禹為鄧將軍, 每遇大事, 必與之商討, 而且鄧禹慧眼識才, 他每次給劉秀推薦的人, 其才能和職務都能相稱。

劉秀

鄧禹成為劉秀身邊的首席策劃大師。 有一次劉秀看著地圖對鄧禹說:“天下地盤那麼多, 咱們如今只搶到一塊兒, 可您以前說我奪取天下不費力, 這是為啥呢?”鄧禹說:“現在天下亂成一鍋粥, 老百姓都思念賢明的老大, 就像嬰兒想念慈愛的媽媽一樣。 歷史上得天下的, 在於對老百姓有多仁德, 而不在於地盤大小。 ”這番話又讓劉秀豁然開朗。

作為一代名將, 鄧禹可不是只擅長嘴炮功夫和行銷策劃, 他也是會披堅執銳統領千軍萬馬的。

更始二年(24年), 鄧禹和戰友蓋延(“雲台二十八將”排名第十一, 力大無窮, 武藝高強)等人在河北攻打銅馬農民軍, 蓋延等人先到達戰場, 不但沒打贏, 反而被敵軍給包圍了。 鄧禹及時趕到, 發動決戰, 力挫敵軍, 活捉了銅馬軍的大將。 這年冬天, 劉秀把麾下一半的精兵兩萬和鄧禹平分, 拜鄧禹為前將軍, 讓他進軍山西和陝西, 並授予他符節, 讓他可以代表自己行使特權。

蓋延

鄧禹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到來了。東漢建武元年(25年),他率軍翻越太行山,直取山西南部,大破更始政權的河東守軍,繼而圍攻安邑(今陝西夏縣西北)。安邑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鄧禹連攻幾個月都沒啥進展。偏偏在這時,更始大將樊參又率數萬大軍殺來,打算把鄧禹給滅了。鄧禹毫不慌亂,果斷派兵反擊,不但大獲全勝,還把興致勃勃而來的樊參給直接擊斃了!更始政權怒而發飆,派出王匡等核心首領集合十多萬大軍殺向鄧禹。鄧禹由於之前連續作戰比較疲憊,突然遭遇這十多萬,有點扛不住,初戰失利。

天黑時,雙方停戰,想歇歇再打。很多將領都勸鄧禹還是撤吧,而鄧禹卻認為敵軍雖然人多,但並不強,還是有希望勝利的。第二天是忌日,王匡很迷信,覺得忌日出兵肯定倒楣,所以按兵不動,鄧禹利用這喘息之機重整部隊。第三天清晨,王匡出動全部兵馬再次進攻鄧禹,鄧禹下令軍中不可妄動,待敵軍殺到大營前,鄧禹下令突然擂鼓發動猛攻,王匡軍慘敗,王匡嚇得魂都沒了,丟下軍隊不管,自己先逃了。鄧禹親率輕騎急追,俘虜了好幾個更始軍大將,終於平定山西。第二年,劉秀稱帝,拜鄧禹為大司徒,相當於總理,不就又晉爵為梁侯。這一年,鄧禹年僅二十四歲。

王匡

鄧禹當的這“總理”,可不是坐辦公室搞內政的,而是要繼續在沙場玩命。他率軍進入陝西,大破更始軍數十萬。就在這時,同為造反勢力的赤眉軍攻入長安,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而鄧禹的部隊軍紀嚴明,每到一處,都慰勞當地官民,百姓一見鄧禹來了,都扶老攜幼熱烈歡迎,不少老人和兒童都圍在鄧禹的車前歡天喜地,歸附鄧禹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數以千計,沒多久投奔鄧禹的人就號稱百萬了。鄧禹人氣高漲,名震關西。建武二年(26年),赤眉軍西走扶風,鄧禹乘赤眉軍到處亂竄的好時機乘虛而入,拿下長安。他率領將士們拜祭了漢高祖劉邦的廟宇,還把從劉邦到漢平帝劉衎的西漢十一個皇帝的牌位都送往洛陽,並派兵守衛西漢的皇陵。

這是鄧禹軍事生涯的巔峰,然而沒多久,鄧禹就從巔峰上栽倒了,而且栽得很慘很慘。從此,輝煌這個詞和他徹底絕緣,那個風光無限、瀟灑自如的鄧禹再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倒楣透頂、黯然失色的鄧禹。作為策劃大師,鄧禹很優秀,但作為戰場統帥,他沉穩、謹慎有餘,迅猛、機變不足,再加上手底下部將不合搞反叛,而且軍糧也越來越少,士兵們餓得半死,直接導致鄧禹的人氣和軍隊的戰鬥力雙雙下滑。此後鄧禹只要遭遇赤眉軍,就必定慘敗,長安也丟了,最慘的一次他逃跑時身邊只剩下24個騎兵。鄧禹很慚愧,乾脆辭職了。不過劉秀看在他以前功績的份上,再加上劉秀和他的私人感情,所以對他一直不錯。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天下太平後,鄧禹被封為高密侯。漢明帝劉莊即位後,他作為元老被拜為太傅,即地位最尊崇的三公之一。東漢永平元年(58年),鄧禹病逝,終年57歲,諡號元侯。後來的唐武廟六十四將和宋《十七史百將傳》,鄧禹皆名列其中。

不搞軍事時的鄧禹,平日裡文質彬彬,忠厚淳樸,對母親非常孝順,對孩子們的教育很成功。鄧禹平生淡薄名利,從不刻意追求權利和金錢。他的這些品德,讓本來就很喜歡他的劉秀對他更加敬重。鄧禹的軍事才華和戰功,其實並不如他的戰友馮異、岑彭、吳漢、耿弇等人,屢次受挫於赤眉軍更是他軍事生涯的污點,不過由於他是劉秀身邊最重要的謀劃大師,又和劉秀關係非常,所以在東漢開國功臣中排行榜首,而且他的戰略眼光,也是同期將領無法相比的。順便說一下,鄧禹有個孫女叫鄧綏,天生麗質,冰雪聰明,後來她成為東漢第四位皇帝、即劉秀的重孫子漢和帝劉肇的皇后。漢和帝去世後,她先後立了兩個小皇帝(漢殤帝和漢安帝),而自己作為太后掌握東漢大權達16年之久,是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鄧綏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蓋延

鄧禹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到來了。東漢建武元年(25年),他率軍翻越太行山,直取山西南部,大破更始政權的河東守軍,繼而圍攻安邑(今陝西夏縣西北)。安邑城是一塊難啃的骨頭,鄧禹連攻幾個月都沒啥進展。偏偏在這時,更始大將樊參又率數萬大軍殺來,打算把鄧禹給滅了。鄧禹毫不慌亂,果斷派兵反擊,不但大獲全勝,還把興致勃勃而來的樊參給直接擊斃了!更始政權怒而發飆,派出王匡等核心首領集合十多萬大軍殺向鄧禹。鄧禹由於之前連續作戰比較疲憊,突然遭遇這十多萬,有點扛不住,初戰失利。

天黑時,雙方停戰,想歇歇再打。很多將領都勸鄧禹還是撤吧,而鄧禹卻認為敵軍雖然人多,但並不強,還是有希望勝利的。第二天是忌日,王匡很迷信,覺得忌日出兵肯定倒楣,所以按兵不動,鄧禹利用這喘息之機重整部隊。第三天清晨,王匡出動全部兵馬再次進攻鄧禹,鄧禹下令軍中不可妄動,待敵軍殺到大營前,鄧禹下令突然擂鼓發動猛攻,王匡軍慘敗,王匡嚇得魂都沒了,丟下軍隊不管,自己先逃了。鄧禹親率輕騎急追,俘虜了好幾個更始軍大將,終於平定山西。第二年,劉秀稱帝,拜鄧禹為大司徒,相當於總理,不就又晉爵為梁侯。這一年,鄧禹年僅二十四歲。

王匡

鄧禹當的這“總理”,可不是坐辦公室搞內政的,而是要繼續在沙場玩命。他率軍進入陝西,大破更始軍數十萬。就在這時,同為造反勢力的赤眉軍攻入長安,所到之處燒殺搶掠,而鄧禹的部隊軍紀嚴明,每到一處,都慰勞當地官民,百姓一見鄧禹來了,都扶老攜幼熱烈歡迎,不少老人和兒童都圍在鄧禹的車前歡天喜地,歸附鄧禹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數以千計,沒多久投奔鄧禹的人就號稱百萬了。鄧禹人氣高漲,名震關西。建武二年(26年),赤眉軍西走扶風,鄧禹乘赤眉軍到處亂竄的好時機乘虛而入,拿下長安。他率領將士們拜祭了漢高祖劉邦的廟宇,還把從劉邦到漢平帝劉衎的西漢十一個皇帝的牌位都送往洛陽,並派兵守衛西漢的皇陵。

這是鄧禹軍事生涯的巔峰,然而沒多久,鄧禹就從巔峰上栽倒了,而且栽得很慘很慘。從此,輝煌這個詞和他徹底絕緣,那個風光無限、瀟灑自如的鄧禹再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倒楣透頂、黯然失色的鄧禹。作為策劃大師,鄧禹很優秀,但作為戰場統帥,他沉穩、謹慎有餘,迅猛、機變不足,再加上手底下部將不合搞反叛,而且軍糧也越來越少,士兵們餓得半死,直接導致鄧禹的人氣和軍隊的戰鬥力雙雙下滑。此後鄧禹只要遭遇赤眉軍,就必定慘敗,長安也丟了,最慘的一次他逃跑時身邊只剩下24個騎兵。鄧禹很慚愧,乾脆辭職了。不過劉秀看在他以前功績的份上,再加上劉秀和他的私人感情,所以對他一直不錯。東漢建武十三年(37年)天下太平後,鄧禹被封為高密侯。漢明帝劉莊即位後,他作為元老被拜為太傅,即地位最尊崇的三公之一。東漢永平元年(58年),鄧禹病逝,終年57歲,諡號元侯。後來的唐武廟六十四將和宋《十七史百將傳》,鄧禹皆名列其中。

不搞軍事時的鄧禹,平日裡文質彬彬,忠厚淳樸,對母親非常孝順,對孩子們的教育很成功。鄧禹平生淡薄名利,從不刻意追求權利和金錢。他的這些品德,讓本來就很喜歡他的劉秀對他更加敬重。鄧禹的軍事才華和戰功,其實並不如他的戰友馮異、岑彭、吳漢、耿弇等人,屢次受挫於赤眉軍更是他軍事生涯的污點,不過由於他是劉秀身邊最重要的謀劃大師,又和劉秀關係非常,所以在東漢開國功臣中排行榜首,而且他的戰略眼光,也是同期將領無法相比的。順便說一下,鄧禹有個孫女叫鄧綏,天生麗質,冰雪聰明,後來她成為東漢第四位皇帝、即劉秀的重孫子漢和帝劉肇的皇后。漢和帝去世後,她先後立了兩個小皇帝(漢殤帝和漢安帝),而自己作為太后掌握東漢大權達16年之久,是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鄧綏

本文為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