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廚神”劉波平創新186道菜品:工匠精神就是磨練技能

“巴渝工匠”劉波平。 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重慶有位遠近聞名的“廚神”, 人稱“劉司令”。 2007年菲律賓馬尼拉舉辦美食活動, 他在菜板和豬肉中間放一塊絲綢,

並在綢布上完成了切豬肉, 手起刀落, 整塊豬肉轉眼成絲、均勻滑落, 綢布卻完好無損, “綢緞上取肉絲”的絕活, 讓“劉司令”被人熟知。

“劉司令”本名劉波平, 出生于一個廚師世家。 16歲學廚至今, 從業已32年, 他精通渝菜, 並對其中186個菜品進行創新改良, 使之更適合現代人口味。 他還獲得過巴渝工匠、重慶市第五屆勞動模範、中國廚藝高級技能研修班導師、上海FHC國際烹飪大賽裁判、中餐世界錦標賽裁判等榮譽。 然而在劉波平看來, 和這些頭銜、獎項相比, 用心烹飪和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才是最要緊的事。

廚師不只是工作, 更是事業

劉波平和其他兄弟姐妹一樣, 自小受父母影響, 對烹飪產生了極大興趣。 16歲開始學廚,

由於沒師傅教, 就去書攤買書回來自己學, “剛開始是最基礎的擺盤, 後面才慢慢學做菜”。

“廚師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更是一項事業”, 因為熱愛, 私下喜歡學習和琢磨, 即便是別人隨口說哪裡有不錯的美食, 不論多遠, 他都會抽空去品嘗, 回來後再三琢磨, 直到能做得口味跟人相近才甘休。 如果是去外地, 行李箱中裝的也全是烹飪書籍。 “我把‘做菜’不叫‘做菜’, 叫‘玩菜’”, 在他看來, 做菜的時候是非常幸福、享受的。

劉波平手機中所存烹飪方法記錄文檔已有1800多篇。 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多吃多看多記”是其對徒弟的要求, 他給自己又加了三條:觀察提煉總結。 為了品味最正宗的傳統美食, 劉波平經常去農村“偷師”, 吃完、問完還不夠, 所有要點都記下來才算完。 記者發現, 劉波平手機中有一個專門記錄各地烹飪方法的資料夾, 截至目前, 資料夾內的文檔數量已達1800餘個。

多年在餐飲界的辛勤耕耘逐漸得到認可, 劉波平因此有許多參加國際烹飪賽事的機會, 除了把傳統的中餐飲食文化傳播出去,

他也經常把從西餐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合到日常中餐烹飪過程當中。

“劉司令”再次被人們記住, 是因為他和他的“劉氏軍團”完成了對186道渝菜菜品在食材搭配、烹飪工具和烹飪過程上的創新——做宮保雞丁要在辣椒花椒下鍋的第三秒放雞丁、做魚香肉絲必須要保寧醋和鎮江香醋調和使用……“科學烹飪, 遵循科學原理, 讓食材間產生物理和化學反應, 讓各類食材物盡其用”, 用心烹飪、精心打磨, 對事業極度熱情, 這是一個廚神堅守的匠人品格。

廚師不只是做飯人, 更是做人

在劉波平飯店最顯眼的地方懸掛著“勞動最光榮”五個字。 在他看來, 勞動是人類最高尚的行為。 “對於廚藝行業來講, 想要做一名好的廚師需要擁有勤勞和智慧去進行永無止境的鑽研。

”雖已當總廚多年, 劉波平卻未曾離開過一線, 直到現在還堅持去後廚, 他認為這是一個與徒弟交流心得、不斷打磨技藝的過程。

劉波平在手機記事本一直留有寫給徒弟的入行詞:一旦你決定好職業, 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要愛自己的工作, 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 這就是工匠精神。

“在烹飪的藝術道路上, 無論是隱匿在背巷小街普通餐館的廚師還是躋身於五星級酒店的‘大廚’, 都有責任和義務帶好徒弟, 將傳統手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做好產品, 專注於自己的技能, 是他提醒自己, 也是對徒弟說得最多的話。 從業34年, 他為社會培養餐飲人才3000餘名, 其中大師級廚師20余名,很多徒弟屢屢在國際烹飪大賽中獲獎。

“不光是做菜,做人道理也要傳承”,劉波平認為,教授徒弟不能只是技藝的傳承,更多是責任的傳承。

九寨溝地震後,劉波平迅速組織廚師奔赴抗震一線。劉波平供圖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劉波平召集徒弟和志願者共12人,第一時間奔赴抗震一線,為搶險救災解放軍戰士煮飯燒菜,同時帶領自己團隊開展公益講座,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今年九寨溝發生地震後,他再次組織徒弟迅速參與到抗災救援中。

“一名廚師,不僅要分享美食,還要承擔責任,在社會需要你的時候,廚師更應該體現自己的價值。” 劉波平表示,廚師不能只是做飯人,更要做好人。

今年7月,劉波平獲評重慶第二屆十大“巴渝工匠”,他告訴記者,未來他想創建一所渝菜技藝傳承工作室,在那裡,沒有生意,只有一群熱愛中華飲食文化的人。

劉波平在廚房。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劉波平向記者介紹烹飪食材。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劉波平店中“勞動最光榮”字樣。 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其中大師級廚師20余名,很多徒弟屢屢在國際烹飪大賽中獲獎。

“不光是做菜,做人道理也要傳承”,劉波平認為,教授徒弟不能只是技藝的傳承,更多是責任的傳承。

九寨溝地震後,劉波平迅速組織廚師奔赴抗震一線。劉波平供圖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劉波平召集徒弟和志願者共12人,第一時間奔赴抗震一線,為搶險救災解放軍戰士煮飯燒菜,同時帶領自己團隊開展公益講座,傳承中華飲食文化。今年九寨溝發生地震後,他再次組織徒弟迅速參與到抗災救援中。

“一名廚師,不僅要分享美食,還要承擔責任,在社會需要你的時候,廚師更應該體現自己的價值。” 劉波平表示,廚師不能只是做飯人,更要做好人。

今年7月,劉波平獲評重慶第二屆十大“巴渝工匠”,他告訴記者,未來他想創建一所渝菜技藝傳承工作室,在那裡,沒有生意,只有一群熱愛中華飲食文化的人。

劉波平在廚房。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劉波平向記者介紹烹飪食材。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劉波平店中“勞動最光榮”字樣。 中國青年網記者張博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