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細辛不過錢?

漢古學堂: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北宋元祐年間, 平涼獄中發生了一起驚駭的案件, 一囚犯突然離奇暴亡, 毫無徵兆, 原因不明。 於是請來了某醫生當法醫, 某醫經過推理和各種檢測手段, 最終斷定囚犯是因單服用細辛末過量導致氣閉而亡。

先看下麵的一說:

陳承著《本草別說》, 曰:“細辛若單用末, 不可過半錢, 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 雖死無傷可驗。 近年關中或用此毒人者。 聞平涼獄中嘗治此, 故不可不記。 非本有毒, 但以不識多寡之用, 因以有此。 ”

細辛, 《神農本草經》曰:味辛溫。 主咳逆, 頭痛腦動, 百節拘攣, 風濕痹痛, 死肌。 久服明目利九竅, 輕身, 長年。 ”

有沒有發現蹊蹺之處?

劉沛然老中醫對此提出疑問:陳承既然說“雖死無傷可驗”, 那某醫生是如何斷定囚犯是因服用細辛末而亡的呢?莫非某醫生是知情人而且和陳承有關係。 這件案子是發生在何時呢?如果是《本草別說》之前為什麼沒有其它人記載?既然說“多則氣閉塞不通者死”,

又何來“非本有毒”之自相矛盾說?

而且根據當時的手段, 又如何檢測出是細辛呢?所以有一種可能就是囚犯服用疑似細辛末的藥物, 而陳承道聼塗説, 未經查證便將其寫入《別說》之中, 從而有了“細辛不過錢”之說。 當然也不能排除陳承之說有依據。

而此後尤其是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取陳承之說後, 嚴重的是某些醫家將其範圍擴大到湯劑, 大多數醫家都遵此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拘泥並沉迷此說無法自拔, 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李可老謂:“於是‘細辛不過錢’的謬說便流傳天下, 使救命功臣細辛蒙羞、蒙冤439年。 ”

經典《傷寒論》所用細辛的方劑有較多, 如小青龍湯、當歸四逆湯, 《金匱要略》中有射干麻黃湯、厚朴麻黃湯、苓甘五味姜辛湯等。 這些方中細辛用量都比較大, “三兩”折合現代劑量約45克, 並未出現中毒現象。

清代張隱庵在《本草崇原》中釋細辛時講:“凡藥所以治病者也, 有是病, 服是藥, 豈辛香之藥而反閉氣乎?豈上品無毒而不可多服乎?方書之言,

俱如此類, 學者不善詳察而遵信之, 伊芳黃之門, 終身不能入矣。 ”

而細辛的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顯示, 細辛所含有毒成分主要是黃樟醚。 如果單單服用細辛末, 用量僅4~5克即出現胸悶、噁心、嘔吐等毒副反應。 也有研究指出細辛揮發油有致青蛙、小白鼠、家兔等動物呼吸麻痹而死亡的毒性。

如果入湯劑, 某研究顯示:細辛藥材中甲基丁香酚、黃樟醚和細辛脂素的含有量分別約為細辛30min水煎液的20、100 、25倍, 且細辛湯劑中揮發性成分甲基丁香酚和黃樟醚的量隨煎煮時間延長迅速下降, 非揮發性成分細辛脂素的量隨著煎煮時間延長逐漸增加。

由此可見經煎煮30分鐘後, 黃樟醚會揮發掉絕大部分, 而不足以引起中毒。 “用末”與“水煎”用藥劑量截然不同, 這也是細辛入湯劑即使用大量仍安全的原因。

退一萬步說, 即使陳承之說有依據, 但是失去了“單用”、“末”這兩個前提, 這種說法也是毫無意義的。 從古至今極少有單用一味細辛研末來治病的, 或配伍其他藥, 或入湯劑。

因此臨床不應拘泥于陳李和將其說擴大範圍至湯劑的某些醫家之說,對於合適的證型,完全可按照《傷寒論》原量使用,有時根據病情需要甚至可以使用更大的劑量。比如劉沛然老中醫,就善於使用大劑量細辛治療多種疑難雜症,有些病甚至用到了60到90克(病例不附贅述),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所以,理論不僅僅是指導臨床,更應服務於臨床,當某一說局限了實際臨床應用的時候,也就應當修訂了。

參考資料:

李可老有關論述以及以下文獻:

[1] 劉沛然.細辛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8.

[2] 仝小林.細辛重劑應用探討[N].中國中醫藥報,2010-12-31(5)

[3] 劉壽山.中藥研究文獻摘要[M].科學出版社,1965,406.

[4] 黃鮫,易進海,劉玉紅等.細辛煎煮過程中甲基丁香酚、黃樟醚和細辛脂素的變化研究[J].中成藥,2012,34 (10):1971.

或入湯劑。

因此臨床不應拘泥于陳李和將其說擴大範圍至湯劑的某些醫家之說,對於合適的證型,完全可按照《傷寒論》原量使用,有時根據病情需要甚至可以使用更大的劑量。比如劉沛然老中醫,就善於使用大劑量細辛治療多種疑難雜症,有些病甚至用到了60到90克(病例不附贅述),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所以,理論不僅僅是指導臨床,更應服務於臨床,當某一說局限了實際臨床應用的時候,也就應當修訂了。

參考資料:

李可老有關論述以及以下文獻:

[1] 劉沛然.細辛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8.

[2] 仝小林.細辛重劑應用探討[N].中國中醫藥報,2010-12-31(5)

[3] 劉壽山.中藥研究文獻摘要[M].科學出版社,1965,406.

[4] 黃鮫,易進海,劉玉紅等.細辛煎煮過程中甲基丁香酚、黃樟醚和細辛脂素的變化研究[J].中成藥,2012,34 (10):197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