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現金貸、P2P應運而生主要是金融服務不平衡、不充分

本報記者 丁雨 北京報導

11月17日, 由國家互金專委會指導, 華夏時報北京洞見傳媒聯合主辦的“2017互聯網金融合規與創新論壇”在北京嘉裡大酒店隆重舉辦,

峰會邀請了多位監管層學術界及優秀行業代表, 圍繞著當前互聯網金融監管、合規、創新、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討論。 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原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發表了主題演講。

蔡鄂生表示, 從不平衡、不充分的角度來看, 金融領域現在發生的整體變革也可以看出。 不平衡不是說大銀行和小銀行一定要平衡, 而是說金融發展系統對於實體經濟的服務, 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上, 不同服務, 不平衡、不充分。 蔡鄂生指出, 就是因為在普惠的方面, 在農村、小微企業的發展上有很大的缺失, 所以互聯網金融不管是支付也好、P2P也好、現金貸也好應運而生。

蔡鄂生認為, 現在不管所謂的傳統金融也好,

還是互聯網金融也好, 就是要接地氣, 就是要為社會經濟發展, 為人民的消費來服務。

談及近期很多企業赴美上市, 蔡鄂生表示, 這件事本身說明什麼?不能說明我們簡單的落後。 我們上市規則要改不改, 那是另外的一個問題。 也不能說那邊紐約市場就對我們這些企業完全瞭解了, 只是在現行的規則下, 是它現在能夠增加資本的一個管道, 市場開放了, 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 不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嗎?在各個方面都在擴展。 “在現在全球化過程當中道路很多, 但是中國市場肯定是主幹市場。 ”

以下是演講實錄:

蔡鄂生:感謝論壇邀請參加會議。 坦率地說, 對這個領域的研究不是很深, 所謂不是很深的概念是什麼?我覺得現在我們對互聯網金融還是所謂的傳統金融,

必須得結合起來研究, 不能割裂。 不能說互聯網是互聯網, 傳統金融是傳統金融。 如果這樣去討論這個話題, 我覺得總是有欠缺。 因為你不管是現在約定俗成的叫傳統金融, 傳統金融傳統在什麼地方?只是因為它是銀行又是機構叫傳統金融?你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服務區別到底是什麼?歸結一條, 我認為就是科技手段和科技的創新來作為一種金融支持, 給予金融發展的支持, 又發生了一種新的業態。 但是這兩者之間, 它不可分割。

“科技金融、金融科技”。 這兩個詞, 倒過來講含義是不一樣的。 就是我們說的所謂傳統金融, 它的科技發展、科技手段, 也是在不斷的。 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

講中美科技的競爭, 也就是誰領先的問題。 他一上來就說中美金融科技的競爭是一個偽命題, 我覺得他的思維方式還有點道理。 因為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狀態下, 你怎麼來簡單的在目前狀態下比較誰領先、誰不領先, 兩邊的基礎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 我覺得從金融的角度來看, 首先要考慮它是一個服務, 是為社會的服務, 是為實體經濟的服務。

十九大講, 人民日益增長, 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不平衡、不充分, 是我們現在的主要矛盾。 所以從不平衡、不充分的角度來看, 我們金融領域現在發生的整體變革也可以看出。 不平衡不是說大銀行和小銀行一定要平衡, 而是說我們的金融發展系統對於實體經濟的服務,

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上, 不同服務不平衡、不充分。 不僅銀行的服務缺失,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 就是因為在普惠的方面, 在農村、小微企業的發展上有很大的缺失, 所以互聯網金融不管是你支付也好、P2P也好、現金貸也好應運而生。

它的傳承不是所謂簡單的創造, 它是以社會需求而造成的, 配合你的發展和成長。 如果看不到這一點, 只是因為我們有怎麼樣的一個高科技或者用了一個東西就可以, 當然從供給側角度來講是另外的一種思維方式。 所以現在十八大以後經過高速發展, 然後問題開始暴露的監管, 似乎有的人認為變成所謂的高地。 我認為不能以所謂的高地來看, 發展到了一定的情況上, 特別是新的事物產生或者是創新,一定在發展過程當中要暴露問題。問題的大還是小?而且對於問題的解決和看法,我們是及時的還是說不及時,就是使它的問題影響面大還是小。這個問題在萌芽狀態或者是在它根本的狀態下怎麼樣?但是大家可以認真的思考一下。

我們現在所說的互聯網金融出現的這些問題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它這個問題的傷害和你所謂傳統金融的問題是不是一舉成功?還是說它技術上特有的問題。技術上肯定有特有,但是你說e租寶屬於什麼概念?為什麼用這樣的科技走到現在?所以我們現在在金融領域的管理上,持牌的和現在所謂地方金融支撐的一些小貸公司等等也是有管理的。所以你現在要把所反映的問題要和金融領域所反映的問題要分析、要比較,到底這個問題在哪兒。如果屬於人的問題,它本身就是利用機構,不是為了服務,也不是為了公司持久的發展,就是想圈錢,什麼創新發展也白搭。

如果不是這樣,而就是在實踐當中,比如說P2P從開始發展到現在,怎麼把握仲介平臺規律和科技性?怎麼能夠避免現在法規當中現金池的問題,吸收公眾存款問題等,不違規而造成不良貸款撮合過程當中對於資產的管理,它有一套有別於銀行的管理方法而保證它的品質。這些是它的問題。

我總結,現在有一種簡單的類別,好像是互相較勁。較什麼勁?都是為我們的社會、為國家的發展來去服務。因為你之所以能夠成長,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大家有需求,你普惠的面廣,有人支撐你,而不是說你的手段多先進,你再先進它可能是某一種理論上的研究,量子、量力,未來可能對人類的生活有一些改善。而現在不管所謂的傳統金融也好,還是互聯網金融也好就是要接地氣,就是要為社會經濟發展,為人民的消費來服務。這個東西要樹立的牢固,我覺得就沒有問題。你這個行業的發展,在現在社會當中來解決已有的主流機構、主流持牌機構它所不能覆蓋的地方,或者說以後再交叉的地方,就是你的服務物件。抓准了你的服務物件、抓准了你的客戶就完了。

另外一個剛才講上市,最近有很多的企業跑美國上市去了,這件事本身說明什麼?不能說明我們簡單的落後。我們上市規則要改不改,那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你也不能說它那邊紐約市場就對我們這些企業完全瞭解了,只是在現行的規則下,那塊就是它現在能夠增加資本的一個管道,市場開放了,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不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嗎?在各個方面都在擴展。所以市場的開放度到哪塊去選擇,在現在全球化過程當中道路很多。但是中國市場肯定是主幹市場。

另外為什麼要上市?如果是簡單的公司套利,從最早的原始投資股東來講,是為了上市,已經把資本增值了。它是基於什麼?社會資本現代募資是不是有困難了?我找管道來增加現代實力的發展。這裡有很多不同層次的人不同需求,而不是簡單看了以後到了美國上市就怎麼樣了。前兩年不還有很多從美國撤回改到A股來的嗎?為什麼?監管套利。這個動機和最早去那兒的概念不一樣,當然有它的價值增長過程,但實際上的客觀市場環境上來看,這裡出現了很多不均衡的問題,就產生了新的問題。所以現在對於海外上市回來的人,證監會開始對於規則、政策進行調整。因為我們現在不但要看企業,關鍵要看市場環境規則和不同市場之間的價值、關係,最重要的不在於你賺不賺這個錢,而在於你的行為是站在什麼的思維上,而且是對我們這個市場和對整體市場的發展,它是正面的作用還是現在所謂講的監管套利還是不同市場之間的套利。所以我們覺得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和研究,應該把目標、討論的基點、討論的問題,能夠擺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上。

不管現在的經濟市場和現在要求的改革、品質效益的提高,還有“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的結合。從普惠金融的要求來講,消費者的資金需求和本身對於市場它的消費行為和你的投資消費行為的關係。不管是你所謂的傳統也好,還是互聯網金融也好,都有一個基本的規律。然後是不同的特點,大銀行重點是什麼,小銀行重點是什麼,東部的是什麼,西部的是什麼,然後互聯網的特點,P2P所覆蓋的領域,你所應該解決的問題。所以說在這個基礎上,你科技的創新、科技的發展,它就能夠真正的提高你金融服務的品質和水準。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你才沒有盈利模式的問題。利潤翻開了以後,P2P本身,管理者、仲介者該拿多少。

銀行在過去長期以來出的央行利率管理,客觀上就給了你一個盈利的利差,只要你管理好,賺不了大錢,但是你絕對不會虧。而現在互聯網覆蓋的盈利空間和你的盈利是在哪兒?這個變化是比較大的。現在利率怎麼放開?然後你支付互聯網和商品消費聯合起來一看,馬雲、騰訊、“雙十一”等等的這些。商品流通本身的環節上,過去有地方環節,改革開放以後環節就沒了,但是這個環節發生變化,但是它的利潤空間在一個環節上是存在的。所以我們要在每一個發展過程中的層面,哪塊有你可盈利的地方?你通過什麼方式去拿?古人不是說“君子愛才,取之有道”嗎?所以取之有道就是你要通過服務,要通過你的良心、通過你的社會信用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才叫取之有道。但是客觀發展當中就存在監管套利,只不過這種行為無限制的發展。

這就是我的一些思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

特別是新的事物產生或者是創新,一定在發展過程當中要暴露問題。問題的大還是小?而且對於問題的解決和看法,我們是及時的還是說不及時,就是使它的問題影響面大還是小。這個問題在萌芽狀態或者是在它根本的狀態下怎麼樣?但是大家可以認真的思考一下。

我們現在所說的互聯網金融出現的這些問題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它這個問題的傷害和你所謂傳統金融的問題是不是一舉成功?還是說它技術上特有的問題。技術上肯定有特有,但是你說e租寶屬於什麼概念?為什麼用這樣的科技走到現在?所以我們現在在金融領域的管理上,持牌的和現在所謂地方金融支撐的一些小貸公司等等也是有管理的。所以你現在要把所反映的問題要和金融領域所反映的問題要分析、要比較,到底這個問題在哪兒。如果屬於人的問題,它本身就是利用機構,不是為了服務,也不是為了公司持久的發展,就是想圈錢,什麼創新發展也白搭。

如果不是這樣,而就是在實踐當中,比如說P2P從開始發展到現在,怎麼把握仲介平臺規律和科技性?怎麼能夠避免現在法規當中現金池的問題,吸收公眾存款問題等,不違規而造成不良貸款撮合過程當中對於資產的管理,它有一套有別於銀行的管理方法而保證它的品質。這些是它的問題。

我總結,現在有一種簡單的類別,好像是互相較勁。較什麼勁?都是為我們的社會、為國家的發展來去服務。因為你之所以能夠成長,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大家有需求,你普惠的面廣,有人支撐你,而不是說你的手段多先進,你再先進它可能是某一種理論上的研究,量子、量力,未來可能對人類的生活有一些改善。而現在不管所謂的傳統金融也好,還是互聯網金融也好就是要接地氣,就是要為社會經濟發展,為人民的消費來服務。這個東西要樹立的牢固,我覺得就沒有問題。你這個行業的發展,在現在社會當中來解決已有的主流機構、主流持牌機構它所不能覆蓋的地方,或者說以後再交叉的地方,就是你的服務物件。抓准了你的服務物件、抓准了你的客戶就完了。

另外一個剛才講上市,最近有很多的企業跑美國上市去了,這件事本身說明什麼?不能說明我們簡單的落後。我們上市規則要改不改,那是另外的一個問題。你也不能說它那邊紐約市場就對我們這些企業完全瞭解了,只是在現行的規則下,那塊就是它現在能夠增加資本的一個管道,市場開放了,中國的金融改革開放,不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嗎?在各個方面都在擴展。所以市場的開放度到哪塊去選擇,在現在全球化過程當中道路很多。但是中國市場肯定是主幹市場。

另外為什麼要上市?如果是簡單的公司套利,從最早的原始投資股東來講,是為了上市,已經把資本增值了。它是基於什麼?社會資本現代募資是不是有困難了?我找管道來增加現代實力的發展。這裡有很多不同層次的人不同需求,而不是簡單看了以後到了美國上市就怎麼樣了。前兩年不還有很多從美國撤回改到A股來的嗎?為什麼?監管套利。這個動機和最早去那兒的概念不一樣,當然有它的價值增長過程,但實際上的客觀市場環境上來看,這裡出現了很多不均衡的問題,就產生了新的問題。所以現在對於海外上市回來的人,證監會開始對於規則、政策進行調整。因為我們現在不但要看企業,關鍵要看市場環境規則和不同市場之間的價值、關係,最重要的不在於你賺不賺這個錢,而在於你的行為是站在什麼的思維上,而且是對我們這個市場和對整體市場的發展,它是正面的作用還是現在所謂講的監管套利還是不同市場之間的套利。所以我們覺得對這些問題的討論和研究,應該把目標、討論的基點、討論的問題,能夠擺到一個正確的位置上。

不管現在的經濟市場和現在要求的改革、品質效益的提高,還有“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的結合。從普惠金融的要求來講,消費者的資金需求和本身對於市場它的消費行為和你的投資消費行為的關係。不管是你所謂的傳統也好,還是互聯網金融也好,都有一個基本的規律。然後是不同的特點,大銀行重點是什麼,小銀行重點是什麼,東部的是什麼,西部的是什麼,然後互聯網的特點,P2P所覆蓋的領域,你所應該解決的問題。所以說在這個基礎上,你科技的創新、科技的發展,它就能夠真正的提高你金融服務的品質和水準。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你才沒有盈利模式的問題。利潤翻開了以後,P2P本身,管理者、仲介者該拿多少。

銀行在過去長期以來出的央行利率管理,客觀上就給了你一個盈利的利差,只要你管理好,賺不了大錢,但是你絕對不會虧。而現在互聯網覆蓋的盈利空間和你的盈利是在哪兒?這個變化是比較大的。現在利率怎麼放開?然後你支付互聯網和商品消費聯合起來一看,馬雲、騰訊、“雙十一”等等的這些。商品流通本身的環節上,過去有地方環節,改革開放以後環節就沒了,但是這個環節發生變化,但是它的利潤空間在一個環節上是存在的。所以我們要在每一個發展過程中的層面,哪塊有你可盈利的地方?你通過什麼方式去拿?古人不是說“君子愛才,取之有道”嗎?所以取之有道就是你要通過服務,要通過你的良心、通過你的社會信用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才叫取之有道。但是客觀發展當中就存在監管套利,只不過這種行為無限制的發展。

這就是我的一些思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