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知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為何還要派出劉備邀擊袁術

建安三年(198), 曹操在攻滅呂布並佔領徐州後, 帶著劉備一起回到了許都。 曹操與劉備“出則同輿, 坐則同席”, 並薦其為左將軍。 曹操與劉備煮酒論天下英雄, 曹操絲毫不掩飾對劉備的看重, 稱:“今天下英雄, 唯使君與操耳。 本初之徒, 不足數也”。

曹操手下幾個謀士也知道劉備不是尋常人, 力勁趁劉備羽翼未豐之際殺掉他。 曹操卻有自己的打算, 拒絕道:“方今收英雄時也, 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 不可”。 不殺劉備, 是因為曹操正欲拉攏各方勢力共同對會袁紹, 他不願因為殺一個光杆司令劉備而背負無容人之量的名聲。

曹操不願動手, 劉備卻擔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說不好哪天曹操就會翻臉無情。 於是暗中參與了車騎將軍董承等人的反曹密謀。 就在他們起事之前, 發生了袁術北上要投奔袁紹之事。

建安四年(199)夏, 窮途末路的袁術向素來瞧不在眼中的的兄長“低頭”, 並且要“歸帝號”于袁紹。 袁術想經過徐州下邳往北投奔袁譚於青州, 曹操派出劉備督朱靈、路招邀擊袁術。 此路不通, 袁術不得已又退回了壽春。 在逼退袁術後, 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胄, 成功擺脫了曹操的控制。

明明知道劉備是英雄, 為什麼還要放虎歸山呢?仔細分析,

曹操此舉也是大有深意的。 得知袁術來投, 佔據青州的袁紹長子袁譚派出人馬接應袁術。 曹操自然不能聽任二袁兵合一處, 但當時雖然與袁紹不再如從前那樣親密無間, 但至少保持著表面的一團和氣。 如果親自出馬, 等於公開與袁紹決裂, 有可能導致他與袁紹之間提前攤牌。 以曹操當時的實力, 顯然不足以抗衡袁紹。

派劉備前去打衝鋒則雙方留有斡旋餘地, 另外, 劉備與袁術有夙怨。 以劉備睚眥必報的心性, 自然不會放過袁術。 退一步講,

劉備邀擊袁術勢必會得罪袁紹父子。 就算他想要脫離自己, 也不可能前往投奔袁紹。

曹操不知道劉備已經與董承一夥串通一氣, 準備共同對付他, 如果知道, 是肯定不會輕易放走劉備的。

當然, 劉備也不是省油的燈, 在公開叛曹之後, 一些“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 眾數萬人”。 實力雖然增加, 劉備心底卻越發惶恐不安起來。 他情知曹操雖然不敢與袁紹公開決裂, 但並不等於不敢來打他的晦氣。 為了減輕來自曹操的壓力,

派出了心腹孫乾前往袁紹處“連和”。

劉備此舉收到了一定效果, 袁紹在消滅了勁敵公孫瓚後, 轉而將軍事部署重心南移, 曹操被迫將重兵佈置到北境, 劉備在徐州所面臨的壓力頓時減輕。

劉備這時也顧不得素來標榜心系漢室的形象, 公然投入了袁紹的懷抱。 大樹下麵好乘涼,有袁紹給他撐腰,劉備也就敢大言不慚的對劉岱吹牛了:“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

哪知道劉備話音剛落,悲劇發生了——說曹操、曹操到!

大樹下麵好乘涼,有袁紹給他撐腰,劉備也就敢大言不慚的對劉岱吹牛了:“使汝百人來,其無如我何。曹公自來,未可知耳!

哪知道劉備話音剛落,悲劇發生了——說曹操、曹操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