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監中的真男人:勸阻慈禧賣國,卻身首異處,連光緒帝也為他絕食

太監, 也被稱作宦官, 宦官的含義就是只處理宮廷上下雜務, 不被允許參與政事, 與服侍皇室的奴僕。 宦官在東漢以前並不都是太監, 但自東漢之後便宦官完全由太監擔任。

宦官在當初淨身的時候, 因飽受了身體的摧殘, 大多心理會變得扭曲, 表面上看上去再正常但實則心理多多少少都會有著一點變態。 就因為有著心理的扭曲, 所以我國古代才從宦官中出了無數奸臣, 我們從影視材料中才會看到那麼多惡人都是太監的身份。

但清朝卻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太監, 為了國家, 抱著必死之心, 想要保住國家的疆土, 他就是寇連材。

寇連材23歲因生活所迫, 找了一個太監引路, 閹了以後進皇宮服侍慈禧太后, 因他做事細緻, 聰慧勤快, 很快便得慈禧喜愛, 得到榮華富貴。

寇連材為人正直, 慈禧在宮中一手遮天, 想要賣國求榮, 光緒準備著維新變法, 試圖救中國;寇連材作為慈禧身邊的人不僅沒有將光緒的言行告訴慈禧, 反倒將慈禧賣國的事告訴了光緒, 但可悲光緒當時動搖不了慈禧絲毫;後寇連材被帶回慈禧身邊, 慈禧繼續謀劃著賣國行為, 寇連材心急如焚, 便向慈禧直言勸諫, 被呵斥以後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終於, 在甲午戰爭中, 清軍大敗, 慈禧向日本低頭, 簽下了令中國恥辱條約, 中國被一點點瓦解, 慈禧卻毫不知悔改, 依舊一味向侵略者妥協。

寇連材心懷國家的存亡, 他懷著一顆炙熱的愛國心, 向著慈禧直言進諫, 慈禧依舊不聽, 既然口諫不得,

寇連材便抱著必死之心, 上書進諫, 他與家人鄉親訣別之後便將慈禧所作所為寫入摺子, 寇連材眼中含著淚, 忍著胸中上湧的血氣將十條諫言寫完後將奏摺交給了慈禧, 摺子裡寫著“請太后不要攬政權”、“寧可賠款, 不可割地”等率直諫言, 可見寇連材知道自己這次上諫是凶多吉少。

慈禧看完奏摺以後便雷霆大怒, 立馬命人將寇連材抓來, 給寇連材以“內監言事者斬”的罪名, 加上“洩露宮中內事”的罪名, 下令將寇連材立即正法。

寇連材被生活所逼進攻成為太監, 被世人恥笑, 但他卻依舊保有一顆愛國的心, 為國為民冒死直諫, 光緒得知他死的消息痛哭流涕, 一連幾日顆粒不沾, 他雖死得不值, 但他的精神一定會被我們所永記。

獲取更多有趣有料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