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真宗有句名言,卻讓朱元璋頭疼不已,至死也沒明白其中道理

在明朝建立之後, 朱元璋因為自身的經歷, 所以對於官員的貪腐特別的敏感, 制定了一些嚴刑峻法來震懾官員, 甚至還有專門的特務機構來時刻監督朝廷百官。 但是即使是在這樣嚴密的監視和重刑之下, 官員的清廉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明代的貪贓枉法之徒還是比比皆是。 其實這個問題不出在明朝身上, 所以朱元璋解決不了。 問題出在宋朝, 而且是大問題。

朱元璋

中國自唐朝之前, 官吏任用的主要模式是舉薦。 由德才兼備, 有威望的人士對人才進行品評推薦, 或者親自跑到主公跟前聊一聊, 聊好了就可以做幕僚。 到了隋朝, 開始推行科舉。 隋唐時期, 科舉制和舉薦並行。 直到宋朝, 開始全面推行科舉制。 宋朝之前, 古人對做官出仕的目的有明確定義, 有理想有抱負, 要施展一下, 出來做官, 齊家治國平天下。 做官為了理想。 想發財去經商,

買地。 當然那時貪官也不是沒有, 但通過做官來發家致富並非主流思想。

宋真宗

但宋真宗之後, 一切就改變了, 因為他說了一句話。 宋真宗曾說:書中自有千鐘粟,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就等於皇帝在昭告天下, 做官的目的, 就是為了榮華富貴。

而榮華富貴從哪來呢?宋朝官員俸祿多少我就不考證了, 任何朝代清官靠俸祿都無法發家致富蓋黃金屋, 所以最終結果就顯而易見了。

古代官員被抄家

一個有志青年, 響應皇帝號召, 十年寒窗, 終於做了官, 黃金屋就在眼前, 只差親手抱進懷裡,

有任何人, 任何事情還能阻擋他嗎?畢竟, 皇帝洩露天機, 告訴我們, 當官的精髓不在於實現抱負, 立志當官的人, 開始讀書之初, 就已經樹立了發財的遠大理想。 之後苦心經營十數年, 豈是一紙大明律能壓得住的?朱元璋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是被誰坑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