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龐統與諸葛亮是否齊名?若龐士元不死,對三國結局會有影響嗎?

龐統與諸葛亮是否齊名?

看一個歷史人物的名聲主要分三塊, 1民間名聲。 2正史名聲。 3當時名聲。

先看兩人的民間名聲, 杜甫詩曰:諸葛大名垂宇宙。 君不見武侯祠千百年來, 遊客往來, 香火鼎盛。 諸葛亮在整個中國歷史中都享有絕高的名聲, 這是龐統比不了的。

再看兩人的正史名聲, 因為陳壽愛把心目中同級別的人物, 放在《三國志》一個傳中, 所以我們很容易找到答案。 比如陳壽寫《張樂於張徐》列傳, 說明張遼、樂進、于禁、張合、徐晃是在魏國齊名的良將。 那龐統和誰同傳呢?答案是法正。 而諸葛亮則是單獨列傳, 在《三國志》中, 臣子單獨列傳的還有一位, 那就是和諸葛亮同樣“出將入相, 才德兼備”的陸遜。 說明在陳壽心中, 這兩人才是齊名的。

前兩點雖然都是諸葛亮勝出, 但這並代表不了什麼, 畢竟民間名聲太水分太大, 正史名聲限制又太多, 所以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當時名聲。

龐統活著的時候, 名聲不知比諸葛亮高到哪裡去了, 而且兩人的發展方向也是兩條路。 現在大部分認為諸葛亮與龐統齊名, 是因為水鏡先生那句“臥龍鳳雛二者得一, 可安天下。 ”但這句話來自《三國演義》。 史料中司馬微的原話是 “儒生俗士其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有伏龍鳳雛。 ”這很像一個老師, 向招聘公司推薦兩個同樣優秀的應屆畢生, 並不代表兩人齊名。 即便在司馬徽眼中兩人是齊名的, 那在當時社會中大家普遍認可這個觀點嗎?先看兩人求學時期,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時人莫之許也。 ”即便當時諸葛亮有名, 但在大部分眼中也是名不副實。 而龐統卻不同, 他年輕時“少時樸鈍,
未有識者”, 但自從20歲的時候和龐德公一番會晤之後, 被對方誇為“南州士之冠冕”, 瞬間名聲大震, 這種名望, 孔明當是沒有的。

再看兩人出仕之後, 諸葛亮跟的老闆是劉備, 龐統跟的經理是周瑜。 諸葛亮跟了劉備之後, 做的是大管家, 幕後人物的名頭都不響, 即便日後他去江東促成了孫劉聯盟, 在名聲方面也是無法和龐統相比的。 周瑜死後, 龐統護送周瑜靈柩返還東吳, 史書記載:“吳人多聞其名。 ”他臨走的時候, 東吳的名士陸績、顧劭、全琮都來為龐統送行。 此時, 龐統顯露出他最擅長也是最喜歡的一個特長——品評人物。

龐統說:“陸績好比駑馬, 有逸足之力。 顧劭好比駑牛, 能負重致遠。 ”有人問:“那是陸績比顧劭強了?”龐統答:“駿馬跑的雖快, 但只能駝一個人;笨牛雖然跑慢, 卻能駝很多人!”精闢!實在精闢。

“品評人物”是魏晉時期的一大特色, 大評論家對某個人的一句誇讚一句批評, 關係著這個人在社會上能否立足。 比如曹操年輕時, 經常苦於自己沒有名望, 不能擠進上層朋友圈。

喬玄讓他找大名士許子將。 面對曹操的死纏爛打, 許子將說了句:“子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 之後曹操名聲大顯。 再比如袁紹, 有一次駕著十分豪華的車馬隊伍回家, 但準備進入許子將所在的汝南境內時, 卻把賓客等打發走了說:“我這樣的車馬裝束, 難道可以讓許子將看見嗎?”於是就只乘著一輛車子回家。 連四世三公的袁紹, 官二代曹操, 都如此迎合敬畏許子將, 可見大評論家在當時的地位。 龐統正是這樣的人物!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諸葛之前名聲不如龐統了吧, 諸葛亮名聲小, 因為他是幕後大管家。 龐統名聲高, 因為他是台前的評論家。 和定位有關, 和才能無關。

但接下來發生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名聲極高的龐統返回南郡後,官職由“南郡功曹”變成了“耒陽縣令”,雖然屬於平調,但沒得到劉備的重用卻是事實,這是為什麼呢?《三國演義》給出的設定是劉備嫌棄龐統長的醜,我認為在《三國演義》的很多虛構中,這一條最失敗的虛構。史書沒有記載龐統相貌,而在《三國演義》中,以識人用人見長的劉備與孫權都因龐統長得醜而不重用他,這顯然是作者太拿歷史當兒戲了。那劉備為什麼不重用龐統呢?要從劉備本身的性格談起。《三國志》記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可見劉備年輕時候一個不愛學習的古惑仔,雖然日後他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認為到了知識份子的重要性。但他的本性對那些有名無實、愛放嘴炮的名士,是不屑一顧的。從他怒斥大名士許汜“求田問舍”,還有鄙視許靖都可以看出。要知道許靖可是上文所說的大評論家許子將的哥哥呀。多虧法正勸劉備,讓把許靖供起來當個吉祥物,這才沒造成不好的社會輿論。然而龐統的公共形象就是一個“評論家”,因此不招劉備待見在情理之中。劉備什麼喜歡諸葛,因為覺得他是個有才能的實幹家。為什麼不待見龐統,因為覺得他是個無用的評論家。還是那句話,和定位有關,和才能無關。其實龐統真實的志向是當一個“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王佐之臣,所以我十分懷疑龐統在耒陽縣令不好好幹活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劉備註意,改變劉備對自己的看法。果然龐統被免職後,諸葛亮與魯肅紛紛向劉備推薦龐統,劉備與龐統相見,十分投機。劉備也改變了對龐統的定位,不再將他看成耍嘴炮的“許汜”,而是可以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張良”。史書記載,此時劉備對龐統恩遇僅次於諸葛亮。

龐統的才能得到認可後,開始建議劉備進圖巴蜀。“蕭何”諸葛亮留守荊州,“張良”龐統跟隨著劉備開始向益州進軍,然而在進攻雒縣時,龐統中箭不幸身亡。日後劉備佔領益州後,諸葛亮的幕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於是名聲漸顯。賈詡評價諸葛亮“善治國”。劉曄評價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也是在此時開始傳播的。

總結:拋開民間名聲、正史名聲不談,在當時諸葛亮與龐統從未真正意義上的齊名。初期兩人定位不同,龐統是品評路線,諸葛是實幹路線。中期兩人的形象不同,龐統是張良形象,諸葛是蕭何形象。後期兩人發展空間不同,當諸葛開始名揚天下,展示自己的“將相才”時,龐統已經死亡。

如果龐士元不死,對三國結局是否會有影響?

歷史是不可假設的,說龐統的死影響三國結局也好,不影響三國結局也好,都是一廂情願的意淫,所以在此我不想從大局勢方面討論龐統之死,而是想談談龐統去世對劉備的個人影響。

“龐統之死”和“郭嘉之死”很像,都是才華橫溢,英年早逝,而且他們都是主公最貼心的朋友。赤壁戰敗後,曹操感歎:“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如果郭嘉不死,真能改變戰局嗎?不見得!頂多赤壁戰敗後,曹老闆改哭戲志才。而且荀攸、賈詡、程昱都是算無遺策的大神級人物,他們難道謀劃方面代替不了郭嘉嗎?我覺得曹操不是為失去一個謀士哭,而是為失去一個朋友哭。縱觀魏國君臣,曹操與郭嘉的感情最為知心貼心,這一點是其他謀士代替不了的。

劉備與龐統的關係也是這樣,劉備對待諸葛亮,像是對待一名老師,多了一份尊敬。對待龐統,像是對待一位朋友,多了一份隨和。《三國志》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故事:劉備殺了楊懷、高沛後,大宴三軍,他對龐統說:“今天的集會,真是快樂極了。”龐統說:“把征服別人領土當做快樂,這恐怕仁者之兵吧。”當時劉備已醉,怒氣衝衝的說:“武王伐紂,軍隊前歌後舞,難道就不是仁者之師嗎?你說話不對,快點退出宴會吧!”龐統立即退了出去。不一會,劉備醒悟就後悔了,又把他請了回去。龐統回到原位,並沒有向劉備致歉的意思,自斟自飲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劉備問龐統:“剛才我們的爭論,到底是誰的不對?”龐統回答說:“君臣都有失誤。”劉備大笑,酒宴又恢復了原來的歡樂氣氛。 一個人只有在朋友面前,才會如此無拘無束的談話,哈哈一笑,誰對誰錯,既往不咎。

所以龐統死後,《三國志》記載:“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要知道正史中的劉備是不愛哭的,但劉備一提起龐統就痛哭不止,這是多麼深的朋友感情呀。和曹操失去郭嘉相比,劉備是幸運的。因為郭嘉死後,曹操就再也沒遇到過知心朋友。而龐統死後,出現了一個與劉備性格最相投的法正。如果說龐統是劉備的張良,那法正就是劉備的陳平,都以出謀劃策為主。陳壽把龐統與法正並傳,其原因也在此。而且這兩個人是劉備生前,唯二加諡號的大臣。

總結:小人物的死,往往也會產生蝴蝶效應,影響整個局面,更何況是像龐統這樣的人才呢?但具體能影響多少,這個誰也不得知。我只知道,對劉備個人而言,失去了一個貼心朋友,無疑是悲痛欲絕的。

遊南陽鳳雛台遺址,寫了一副對聯,就當寄託一下這個小小的心願吧。

上聯:江山已成三分鼎,誰為先知,唯有龍鳳能並舉。

下聯:先生豈是百里才,若不早逝,怎容漢室久偏安。

但接下來發生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名聲極高的龐統返回南郡後,官職由“南郡功曹”變成了“耒陽縣令”,雖然屬於平調,但沒得到劉備的重用卻是事實,這是為什麼呢?《三國演義》給出的設定是劉備嫌棄龐統長的醜,我認為在《三國演義》的很多虛構中,這一條最失敗的虛構。史書沒有記載龐統相貌,而在《三國演義》中,以識人用人見長的劉備與孫權都因龐統長得醜而不重用他,這顯然是作者太拿歷史當兒戲了。那劉備為什麼不重用龐統呢?要從劉備本身的性格談起。《三國志》記載“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可見劉備年輕時候一個不愛學習的古惑仔,雖然日後他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認為到了知識份子的重要性。但他的本性對那些有名無實、愛放嘴炮的名士,是不屑一顧的。從他怒斥大名士許汜“求田問舍”,還有鄙視許靖都可以看出。要知道許靖可是上文所說的大評論家許子將的哥哥呀。多虧法正勸劉備,讓把許靖供起來當個吉祥物,這才沒造成不好的社會輿論。然而龐統的公共形象就是一個“評論家”,因此不招劉備待見在情理之中。劉備什麼喜歡諸葛,因為覺得他是個有才能的實幹家。為什麼不待見龐統,因為覺得他是個無用的評論家。還是那句話,和定位有關,和才能無關。其實龐統真實的志向是當一個“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的王佐之臣,所以我十分懷疑龐統在耒陽縣令不好好幹活是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吸引劉備註意,改變劉備對自己的看法。果然龐統被免職後,諸葛亮與魯肅紛紛向劉備推薦龐統,劉備與龐統相見,十分投機。劉備也改變了對龐統的定位,不再將他看成耍嘴炮的“許汜”,而是可以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張良”。史書記載,此時劉備對龐統恩遇僅次於諸葛亮。

龐統的才能得到認可後,開始建議劉備進圖巴蜀。“蕭何”諸葛亮留守荊州,“張良”龐統跟隨著劉備開始向益州進軍,然而在進攻雒縣時,龐統中箭不幸身亡。日後劉備佔領益州後,諸葛亮的幕後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於是名聲漸顯。賈詡評價諸葛亮“善治國”。劉曄評價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也是在此時開始傳播的。

總結:拋開民間名聲、正史名聲不談,在當時諸葛亮與龐統從未真正意義上的齊名。初期兩人定位不同,龐統是品評路線,諸葛是實幹路線。中期兩人的形象不同,龐統是張良形象,諸葛是蕭何形象。後期兩人發展空間不同,當諸葛開始名揚天下,展示自己的“將相才”時,龐統已經死亡。

如果龐士元不死,對三國結局是否會有影響?

歷史是不可假設的,說龐統的死影響三國結局也好,不影響三國結局也好,都是一廂情願的意淫,所以在此我不想從大局勢方面討論龐統之死,而是想談談龐統去世對劉備的個人影響。

“龐統之死”和“郭嘉之死”很像,都是才華橫溢,英年早逝,而且他們都是主公最貼心的朋友。赤壁戰敗後,曹操感歎:“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如果郭嘉不死,真能改變戰局嗎?不見得!頂多赤壁戰敗後,曹老闆改哭戲志才。而且荀攸、賈詡、程昱都是算無遺策的大神級人物,他們難道謀劃方面代替不了郭嘉嗎?我覺得曹操不是為失去一個謀士哭,而是為失去一個朋友哭。縱觀魏國君臣,曹操與郭嘉的感情最為知心貼心,這一點是其他謀士代替不了的。

劉備與龐統的關係也是這樣,劉備對待諸葛亮,像是對待一名老師,多了一份尊敬。對待龐統,像是對待一位朋友,多了一份隨和。《三國志》中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故事:劉備殺了楊懷、高沛後,大宴三軍,他對龐統說:“今天的集會,真是快樂極了。”龐統說:“把征服別人領土當做快樂,這恐怕仁者之兵吧。”當時劉備已醉,怒氣衝衝的說:“武王伐紂,軍隊前歌後舞,難道就不是仁者之師嗎?你說話不對,快點退出宴會吧!”龐統立即退了出去。不一會,劉備醒悟就後悔了,又把他請了回去。龐統回到原位,並沒有向劉備致歉的意思,自斟自飲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劉備問龐統:“剛才我們的爭論,到底是誰的不對?”龐統回答說:“君臣都有失誤。”劉備大笑,酒宴又恢復了原來的歡樂氣氛。 一個人只有在朋友面前,才會如此無拘無束的談話,哈哈一笑,誰對誰錯,既往不咎。

所以龐統死後,《三國志》記載:“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要知道正史中的劉備是不愛哭的,但劉備一提起龐統就痛哭不止,這是多麼深的朋友感情呀。和曹操失去郭嘉相比,劉備是幸運的。因為郭嘉死後,曹操就再也沒遇到過知心朋友。而龐統死後,出現了一個與劉備性格最相投的法正。如果說龐統是劉備的張良,那法正就是劉備的陳平,都以出謀劃策為主。陳壽把龐統與法正並傳,其原因也在此。而且這兩個人是劉備生前,唯二加諡號的大臣。

總結:小人物的死,往往也會產生蝴蝶效應,影響整個局面,更何況是像龐統這樣的人才呢?但具體能影響多少,這個誰也不得知。我只知道,對劉備個人而言,失去了一個貼心朋友,無疑是悲痛欲絕的。

遊南陽鳳雛台遺址,寫了一副對聯,就當寄託一下這個小小的心願吧。

上聯:江山已成三分鼎,誰為先知,唯有龍鳳能並舉。

下聯:先生豈是百里才,若不早逝,怎容漢室久偏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