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漫談三國:孫策玉璽換兵馬,深諳取捨之道

反董卓聯盟最後不了了之, 討伐董卓的目標也沒有完成, 但是參加的各路諸侯還是收穫不小, 曹操、袁紹、袁術作為主角, 名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劉關張獲得了表現的機會, 混出了名氣, 收穫最大的要屬江東猛虎孫堅了, 他在洛陽皇宮的廢墟中找到了大漢天子的傳國玉璽, 撿了個大漏。

孫堅撿到玉璽之後, 很快就假稱身體有病, 向袁紹請辭, 但是消息已經被袁紹知道了, 袁紹也是非常想得到玉璽, 就讓孫堅交出, 孫堅不肯, 遂與袁紹交惡。 因為這塊玉璽, 反董卓聯盟也隨之解體, 那這塊玉璽有什麼神奇之處呢?

據說此玉璽是秦始皇命人雕刻, 上書“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個字, 代表了皇權的正統地位。 拿到玉璽之人就相當於獲得了上天的任命, 登九五做皇帝就名正言順了。 各路諸侯討伐董卓, 沒有幾個是真心匡扶漢室的, 只要條件成熟, 大概都想自己當皇帝,

或者挾天子變相當皇帝, 所以才對玉璽如此看重, 既然大家的目的並不純粹, 想法各異, 聯盟就顯得非常脆弱, 一個玉璽的出現就使聯盟過早的解散了。

傳國玉璽終究只是個形式或者符號, 諸侯們因果倒置, 過於看重這個表明的東西,

其實當皇帝靠的是實力, 實力到了取天下猶如探囊取物, 實力不濟則反為其所害。 孫堅的結局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以孫堅的勇猛及手下的猛將謀士, 成就一番霸業是完全有可能的, 最後孫堅被劉表大將黃祖射殺, 因玉璽而使自己過早的成為眾矢之的, 實在得不償失。

這也告訴我們, 做事情不可太看重表面的東西, 過於拘泥形式, 而忽略了內在本質的東西, 離成功也會越來越遠。 如果孫堅將玉璽讓給袁紹, 把爭奪的焦點轉移到袁紹身上, 在自己還很弱小的時候, 避免過早的成為眾人的討伐物件, 扎扎實實的發展自己的勢力, 才是爭奪天下的正確方式。

孫堅死後, 十七歲的孫策繼承了玉璽, 孫策相比孫堅來說, 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結局要比孫堅好的多, 因為孫策深諳取捨之道, 明白什麼是對自己有利的, 什麼是不利的, 怎麼將不利轉化為有利。 最終孫策打造出江東基業, 成為一方霸主, 這跟玉璽沒有關係, 只跟眼光和謀略有關。

傳國玉璽雖然是好東西, 但在當時孫策的手裡,

無異於一個燙手山芋, 孫策只是一個少年, 既無名望也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 而各個諸侯們都在覬覦玉璽, 手裡拿著玉璽, 實際上也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 可能還來不及建功立業就被諸侯們殺了, 所以對沒有實力的孫策來說, 玉璽真不是一個好東西。

於是孫策要跟袁術做個交易,用這個玉璽去換袁術的三千兵馬,當時孫策的謀士說這是其父孫堅用性命換來的,,豈可做交換。而孫策的眼光的確與眾不同,堅持用玉璽這個形式化的東西,換取具有實質意義的兵馬,這正是孫策掃平江東,建立基業的本錢。如果繼續保留玉璽,孫策或許就成了眾多庸人中的一個。改變固有的慣性思維方式,換一種方式思考問題,才能化不利為有利,增大成功的幾率。

袁術的實力在當時諸侯中算是強大的,但他心胸狹隘眼光短淺,得到玉璽之後,冒天下之大不韙堂而皇之的稱帝,結果反成眾矢之的,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曹操這方面就聰明很多,早早的統一了北方,卻明白緩稱王的道理,挾天子令諸侯實在是比袁術高明太多了。

於是孫策要跟袁術做個交易,用這個玉璽去換袁術的三千兵馬,當時孫策的謀士說這是其父孫堅用性命換來的,,豈可做交換。而孫策的眼光的確與眾不同,堅持用玉璽這個形式化的東西,換取具有實質意義的兵馬,這正是孫策掃平江東,建立基業的本錢。如果繼續保留玉璽,孫策或許就成了眾多庸人中的一個。改變固有的慣性思維方式,換一種方式思考問題,才能化不利為有利,增大成功的幾率。

袁術的實力在當時諸侯中算是強大的,但他心胸狹隘眼光短淺,得到玉璽之後,冒天下之大不韙堂而皇之的稱帝,結果反成眾矢之的,落得兵敗身死的下場。曹操這方面就聰明很多,早早的統一了北方,卻明白緩稱王的道理,挾天子令諸侯實在是比袁術高明太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