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毛主席向我取“種菜經”

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戰爭期間各敵後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 日本帝國主義對我進行殘酷的“三光政策”, 蔣介石又發動二次反共高潮,

用停發經費和經濟封鎖陝甘寧邊區的手段, ‘企圖把我們困死。 那時我們幾乎沒有衣穿, 沒有油吃, 沒有紙用, 沒有藥品, 戰士沒有鞋襪, 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 困難真是大極了。

毛主席號召“在全根據地實行自己動手克服困難(除陝甘寧邊區外, 暫不提豐衣足食口號)的大規模生產運動……一切機關學校部隊, 必須在戰爭條件下, 厲行種菜、養豬、打柴、燒炭, 發展手工業和部分種糧。 盡可能地實行生產自給”。 就這樣, 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開始了。

毛主席也在自己窯洞附近種了一塊菜地, 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整地、上肥、澆水, 兩手沾滿泥土, 臉上流著汗水, 衛士和勤務員怕主席太累, 都跑去幫他幹, 但主席不讓他們幫忙。 他說:“我要完成自己的任務。

我當時在中央辦公廳警衛科工作, 就住在中央辦公廳石樓裡, 在院內種了一小塊自種地(當時延安機關幹部規定每年要完成一擔五的生產任務, 每人分給一分地, 種些蔬菜, 交給機關食堂, 並參加機關組織的生產勞動。 一天晚飯後, 毛主席在院內散步時, 看到我在那裡澆水種菜, 就走到我的菜地邊誇獎說:“哎呀!你種的菜為什麼長得這麼好啊?番茄為什麼長得這麼大呀?都比我種得好啊!”我走向前說道:“感謝主席的鼓勵, 有的同志種得比我還好呢!這沒有什麼奧秘, 只要上足底肥、勤澆水、勤鋤草就會長得很好。 番茄必須搭支架, 每層花只能留兩三朵, 否則只能長成葡萄那麼大。 ”毛主席向隨身衛士長何清華同志說:“我要學習取經,

爭取明年把我那塊地種好。 ”我爽直地說:“主席!你工作那麼忙, 身體又不太好, 還種什麼地呀!”主席認真地說:“那你就說得不對了, 我號召大家要‘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 我能坐享其福嗎?我也應該自己動手, 克服困難嘛!”主席還說:“種一塊地, 不僅能增強勞動習慣, 增長知識, 還能鍛煉身體, 調劑生活嘛。 ”

經過一年的辛勤勞動, 楊家嶺機關生產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機關伙食也得到明顯的改善, 大灶平均能吃到兩菜一湯(過去只能吃到一個素菜還沒有保證), 過年會餐時還能吃到白麵饅頭(平時只能吃到小米)。 到年底, 機關所有人員(上自毛主席下至勤務員)每人都給發了一床粗織毛毯, 一件粗毛線織的毛衣。

那件毛毯我至今還保存得好好的, 當作傳家寶。

在毛主席、周副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親自帶領下, 不到半年時間, 紡棉花就掀起了高潮, 到處都可以看到男女老中青同志在業餘時間手搖紡車, 聚情會神地紡線。 打毛衣不僅是女同志擅長的手藝, 許多男同志也學會了。 在開會的會場上, 大家一邊聽報告, 一邊打毛衣, 做到工作、生產兩不誤。 (摘自《縱橫》 肖高/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