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尤其適合女性的小型車 斯柯達晶銳口碑

下文分享汽車之家口碑用戶爾才麗史的斯柯達晶銳用車體驗:

評價車型:斯柯達 晶銳 2017款 1.6L 自動智行版裸車購買價格:*10.99萬元購買時間:*2017年3月購買地點:*廣州 外觀:*5分內飾:*4分舒適性:*4分空間:*4分動力:*3分操控:*4分油耗:*5分性價比:*4分經銷商購車滿意度: *4分車型滿意度(平均分):4.125使用油耗:7 升/百公里目前行駛:180 公里購車目的:*上下班、自駕遊、跑長途

【最滿意的一點】

最滿意的是車前臉的顏值, 17款智行版比以往晶銳加了LED日行燈、近光燈改成了鹵素 透鏡, 遠光燈為獨立燈碗, 科技感強, 比起舊款的“逼格”的確漲了不少, 如果想改裝大燈也很方便。

【最不滿意的一點】

起步很肉, 用D檔起步加速到80公里要比其他的1.6排量車時間長, 要更深踩油門。 但這是因為這款6AT的D檔傾向於用很低轉速升檔。 不過用S檔感覺起步、超車就是完全另一個極端。 另外一個, 就是晶銳無法控制後排車窗的毛病到2017款還沒有改進。

另外, 本地4S訂車一分錢不便宜, 只在總價上減幾千, 送的東西等於沒送, 從訂車到提車用了40多天時間, 感到比較心寒。

【空間】

駕駛室的空間沒得說, 可以把座位調到很高, 也不頂頭, 中央後視鏡也不影響視線(Polo 試坐一下, 如果座位調得太高, 中央後視鏡就嚴重阻礙視線了, 調得太低又感覺很虛, 看不清前方路面)。 老婆孩子坐後面時, 說空間還可以, 不過畢竟是小型車, 跟一般緊湊型車是沒法比的。 後面一般坐不到3個人。 坐慣了中型、緊湊型車的女同事對後排空間稍為微辭, 這是沒辦法的, 如果是大漢子坐後排更不敢想像。 對5座小型、微型兩廂車來說, 要求空間大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橫向對比:晶銳的整體空間,

包括乘坐和儲物, 比Polo的確有很大優勢, 尤其是頭部空間, 但是水準空間, 與飛度、雅力仕、瑪馳等日系小型兩廂車比起來有點相形見絀。

【動力】

用D檔提速與S檔提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極端。 用D檔, 提速就一個肉字, 如果想加速快些, 必須深踩油門, 至少踩一半。 用S檔就不能踩太深, 有時轉速會從2000轉突然暴增至3000轉, 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超過4000轉, 像打雞血一樣, 磨合期在超車時我不敢深踩。 至於為什麼D檔這麼肉?答案就是這車如果消除戰鬥, 溫柔起步, 到速度50公里的時候居然已經用上了6檔, 轉速一直保持1100多。 如此低轉速的提速, 從另一角度來看, 想不省油都難。

【操控】

以往一直開機械液壓轉向甚至是無助力轉向, 第一次接觸電動助力,

需要時間去適應。 電動助力的手感的確沒機械液壓那麼好, 不過力度倒是比機械液壓要輕一些。 至於上坡路, 必須要掛S檔, 用D檔會在上坡一瞬間有比較嚴重的停頓感。 另外, 不知道是不是新車的原因, 感覺晶銳的刹車要用相當大的力氣, 在緩慢的車流中跟車前行, 刹車也要用比較大的力。 所以只能提醒自己:不能跟車太貼。

【油耗】

提車之後加滿一箱油還沒用完, 但第二天跑了80公里, 油標仍未掉格。 如果這樣下去, 磨合期的油耗可能會在7左右, 可以肯定一點:如果這車在城區用D檔斯斯文文溫柔地開, 油耗肯定很低, 因為前60公里一直保持低轉速。 高速還沒嘗試, 到後面追加。

【舒適性】

駕駛室的舒適性沒得說。 反正自己一個人開時心情愉悅。

自動空調不錯, 製冷很快。 但是胎噪正如以往的口碑一樣:很大, 只能是把音樂放大去抵消。

【外觀】

我對晶銳的外觀可以說是不後悔

車燈設計:前面說過的, 2017款增加了日行燈, 近光燈採用鹵素 透境設計, 獨立遠光燈燈碗, “逼格”大漲。

做工車漆:沒得說, 我訂的是紅色, 在停車場一放那是“萬綠叢中一點紅”, 其他紅色車也沒我的車這麼搶眼。 車體很多地方無縫焊接也不是蓋的。

車身造型:小型兩廂車的造型, 肯定沒中型或以上的三廂車好看。 晶銳正面我最喜歡, 自己都欣賞自己的眼光, 不過側面有點像鈴木雨燕, 不知是誰抄誰了。 後面看覺得美感欠感, 大概是因為棱角太明顯、缺乏流線感吧。

【內飾】

大眾的內飾差, 是個通病, 這點影響到斯柯達。我之所以選擇晶銳頂配,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卡宴紅”的內飾而來的。希望能用這種顏色去彌補一下大眾內飾的“土”。如果可以,以後嘗試改一改“桃木”內飾。

手感材質:總的來看,大眾典型的黑色的塑膠感很強,方向盤有點不粘手,可能以後要加套。

儀錶中控:晶銳的碼表是轉速在左,速度在右的,這點有些不習慣。中控台沒配備導航是一大敗筆,又要自己想辦法加裝了。

異味異響:新車異味能聞到,但不算大,可以接受。行車過程中暫時還沒發現異響,雜訊多為胎噪。

【性價比】

請原諒我要說的,晶銳的性價比真算不上很高。但不是它的錯,而是斯柯達本身就是大眾的妾房孩子,大眾肯定優先把優勢留給正室的。從Polo、晶銳,到明銳、朗逸,到速派、邁騰,斯柯達的投入無論如何都被大眾低上一個檔次。例如Polo有1.4T的GTI鋼炮,晶銳沒有;速派對比邁騰,沒有LED大燈、全景天窗等搶眼配置,速派不可能搶邁騰風頭;昕動從來不是高爾夫的對手;明銳也不可能撼動朗逸的地位……這是妾房待遇,沒辦法,誰讓捷克的國土面積太少、人口太少,斯柯達投靠大眾也是因為離聯幫德國近(當時德國沒統一),大樹底下好乘涼呢。

期待的配置:明銳有RS,希望晶銳也有GTI,1.4T或1.8T更好,呵呵。異想天開了,如果再異想天開一下,我倒是希望斯柯達可以脫離大眾,至少希望上汽斯柯達不再受上汽大眾制約就好了,讓自己放開手腳去發展。畢竟斯柯達以前是做坦克的,斯柯達與德國關係緊密其實很大程度是捷克被希特勒吞併過。

【為什麼最終選擇這款車】

因為長期自己或老婆一個人上下班或回回老家開的,而且本地縣城車多路窄,停車困難,所以小型車是最佳的選擇。至於選什麼車,我首先遮罩了日系、韓系,本來對嘉年華中毒,不想去年停產;後來看中Polo,不想本地Polo GTI及1.6頂配不接受預訂;寶駿310性價比極高,但沒有自動檔;中華H220、長安奔奔等自主小型車也考慮過,但看到機械液壓轉向就排除了,所以目光轉向了晶銳。只有晶銳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點影響到斯柯達。我之所以選擇晶銳頂配,很大程度就是為了“卡宴紅”的內飾而來的。希望能用這種顏色去彌補一下大眾內飾的“土”。如果可以,以後嘗試改一改“桃木”內飾。

手感材質:總的來看,大眾典型的黑色的塑膠感很強,方向盤有點不粘手,可能以後要加套。

儀錶中控:晶銳的碼表是轉速在左,速度在右的,這點有些不習慣。中控台沒配備導航是一大敗筆,又要自己想辦法加裝了。

異味異響:新車異味能聞到,但不算大,可以接受。行車過程中暫時還沒發現異響,雜訊多為胎噪。

【性價比】

請原諒我要說的,晶銳的性價比真算不上很高。但不是它的錯,而是斯柯達本身就是大眾的妾房孩子,大眾肯定優先把優勢留給正室的。從Polo、晶銳,到明銳、朗逸,到速派、邁騰,斯柯達的投入無論如何都被大眾低上一個檔次。例如Polo有1.4T的GTI鋼炮,晶銳沒有;速派對比邁騰,沒有LED大燈、全景天窗等搶眼配置,速派不可能搶邁騰風頭;昕動從來不是高爾夫的對手;明銳也不可能撼動朗逸的地位……這是妾房待遇,沒辦法,誰讓捷克的國土面積太少、人口太少,斯柯達投靠大眾也是因為離聯幫德國近(當時德國沒統一),大樹底下好乘涼呢。

期待的配置:明銳有RS,希望晶銳也有GTI,1.4T或1.8T更好,呵呵。異想天開了,如果再異想天開一下,我倒是希望斯柯達可以脫離大眾,至少希望上汽斯柯達不再受上汽大眾制約就好了,讓自己放開手腳去發展。畢竟斯柯達以前是做坦克的,斯柯達與德國關係緊密其實很大程度是捷克被希特勒吞併過。

【為什麼最終選擇這款車】

因為長期自己或老婆一個人上下班或回回老家開的,而且本地縣城車多路窄,停車困難,所以小型車是最佳的選擇。至於選什麼車,我首先遮罩了日系、韓系,本來對嘉年華中毒,不想去年停產;後來看中Polo,不想本地Polo GTI及1.6頂配不接受預訂;寶駿310性價比極高,但沒有自動檔;中華H220、長安奔奔等自主小型車也考慮過,但看到機械液壓轉向就排除了,所以目光轉向了晶銳。只有晶銳才是最佳的選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