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讓宰相當皇帝,宰相謙讓三次,終於答應:行,那我來吧

王世充本不姓王, 他是西域胡人, 只因爺爺死得早, 奶奶帶著他爹改嫁到王家。 這並不能改變他的血統, 所以儘管他爹給他找了個漢人媽, 但他還是長了一頭卷髮。

不過, 作為胡人的後代, 王世充沒有繼承祖上的文盲傳統與率真性格, 而是自幼熟讀經史、兵法、律令, 而且性格狡詐, 口齒伶俐。 長大後, 因為他爹對朝廷做出了重大貢獻, 所以他爹一死, 他便憑官蔭入朝做了官。 有了諸多先天後天的條件, 再加上隋末這個亂世, 王世充可謂生逢其時。

老大的心思要猜透

王世充的智商真不是浪得虛名, 時任江都丞的他居然猜中了隋煬帝的心思——負責營建江都宮的張衡曾幫助隋煬帝奪位, 是其心腹, 但張衡總把這事拿出來四處顯擺, 一次又一次揭他的傷疤, 隋煬帝因此對其起了殺心。

王世充便打小報告揭發張衡, 罪名是:“張衡監工不力, 江都宮完全是個豆腐渣工程。

”隋煬帝大喜, 立即下令逮捕張衡, 而王世充因為猜對領導心思有功, 接了張衡的班。 王世充仔細揣摩了一番後, 將江都宮建得富麗堂皇, 隋煬帝看後十分滿意。 王世充還時不時地搜集一些稀罕玩意兒獻給隋煬帝及其親信, 漸漸成為隋煬帝的寵臣。

大業九年(613年), 一個余杭人趁隋煬帝親征高麗、叛軍四起之機, 佔據吳郡, 自稱天子, 任命百官。 隋煬帝派了兩員大將前去鎮壓, 基本取得了勝利, 卻有人造謠說二將有不臣之心, 隋煬帝大怒, 將二人撤職法辦, 任命新寵王世充為總指揮, 全權負責平叛事宜。 王世充果然不負厚望, 一個月內, 連戰連捷, 殺死叛軍頭目, 只有部分叛軍散落四處, 偶爾搞一些恐怖活動。

平亂到這種地步,

王世充完全可以去邀功了。 但他偏不, 因為他想要更大的獎賞。 他選了個黃道吉日, 帶著手下到通玄寺焚香立誓:“自動投降者不殺。 ”叛軍餘部聽說後, 紛紛前去投降, 不料皆是有去無返, 三萬余人全被坑殺。

果然, 經過這次堪稱完美的鎮壓事件後, 隋煬帝覺得王世充的確有才, 便經常派他去各地平叛, 而他也沒讓隋煬帝失望, 多次為其妥善解決後顧之憂。 大業十二年, 隋煬帝任命王世充為江都軍政一把手。

這個對手不好對付

常勝將軍之所以常勝, 是因為沒有碰到更厲害的對手。 大業十三年, 李密率領瓦崗軍多次擊敗洛陽守軍, 隋煬帝的求救文書雪片般飛向江都。 王世充等各路援軍齊聚洛陽, 卻三戰三敗, 加上狼狽撤退時掉下橋淹死的和被大雪凍死的, 最初的十余萬大軍只剩1000來人。

三次連敗, 且損失慘重, 王世充自知死罪難逃, 便上書請統帥越王處分自己。 越王派使者前去安慰, 並賜給他金銀美女, 他這才敢回到洛陽, 勉強苦守孤城。

大業十四年五月, 隋煬帝駕崩,

越王被擁立為帝, 史稱皇泰主, 王世充被封為鄭國公。 六月, 宇文化及的叛軍就打到了洛陽郊外。

皇泰主派使者前去招安李密, 並許以高官厚祿, 以共同對抗宇文化及, 坐收漁翁之利。 李密正擔心受到內外夾攻, 便歡天喜地地接受了, 還自動請纓, 要去消滅宇文化及以贖罪。 七月, 宇文化及兵敗撤退。 消息傳來, 舉朝歡慶, 王世充卻聲稱一定要除掉李密這個心腹大患。 其他人很不滿, 打算在王世充第二天上朝的路上做掉他。 幸好有人告密, 王世充當夜發動兵變, 控制了軍政大權, 與李密重新開戰。

眼看糧食所剩無幾, 王世充一方面讓人散播“周公必將保護洛陽”的謠言, 另一方面謊稱已經捉到了李密, 一時士氣大增。 加上此前李密因攻打宇文化及損失嚴重, 瓦崗軍的戰鬥力大不如從前,李密又輕敵,所以瓦崗軍很快徹底瓦解,李密手下的大將紛紛率部投降了王世充。

真命天子非我莫屬

王世充一戰而定天下後,皇泰主封他為太尉,朝中大小事務均取決於他。王世充也擺出一副賢相的架勢,在府門外張貼了三份佈告:有學問的文職人員,有勇有謀有武藝的武職人員,有未洗雪冤屈的人,可隨時入座陳述。從此每天上門的有數百人,王世充一概親自接待,殷勤懇切備至。來者皆大歡喜,以為會得到什麼回饋,不料王世充只是作秀而已,過後全部拋諸腦後。

隨著秀場越做越足,不少人看出王世充的心思,便勸他稱帝,這正中王世充的下懷。於是他趁機派人向皇泰主要求加九錫。皇泰主當然不願意,說等以後立了新功再加不遲。可來人竟然赤裸裸地說:“太尉想要。”皇泰主目瞪口呆了半天,說:“隨你們好了。”次日,王世充被封為相國、鄭王,加九錫。

但加九錫就能填滿王世充的欲壑嗎?當然不能。王世充不愧是讀過史書的,為了證明自己的確是天命所授,他派人抓了些鳥,在鳥脖子上系上寫有“鄭王當有天下”之類字樣的布條,然後將鳥放飛,接著讓人裝作無意間捉到這些鳥,到處散播這個“預兆”。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自然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聯名上書,請為王世充加殊禮,皇泰主無奈,只好答應。王世充若馬上就答應,則會顯得自己太沒分量,也顯得自己太迫不及待,所以他連上三次表章推辭,可皇泰主和眾百官執意如此。王世充見“盛情難卻”,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沒多久,王世充又派人去勸皇泰主讓位給他。皇泰主這回真急眼了,將來人痛駡一陣,但早已成為傀儡的他又能怎樣呢?要麼答應,要麼死,最後活下去的欲望還是占了上風,讓王世充當皇帝。於是王世充照例在謙讓了三次之後,終於當上了皇帝,國號為鄭。這一年是武德二年(619年)。

可笑的是,王世充在禪讓儀式上竟鄭重宣誓:“如今天下大亂,皇泰主年紀小,擔不了這個責任,待掃除叛黨後,我一定將皇位還給他。”不承想,沒過多久,一些忠於皇泰主的大臣密謀除掉王世充,結果事情敗露,全部被殺。為了徹底斷絕其他人復辟的念頭,王世充乾脆派人毒殺了皇泰主。

王世充即位初期,還算是個好皇帝,每次接見群臣,他都要情真意切地指教一番,只是每次都搞得群臣疲憊不堪。他經常輕車簡從到洛陽城內視察,也不要求清道,老百姓只要讓開路就行,他還一邊拉緊韁繩慢走,一邊發表演講:“以前的皇帝都是身居內宮,不知民間疾苦,但我絕對不會這麼做。”

為了表示他的確與眾不同,王世充讓人在宮門前設了兩個臨時辦公場所,一個接待上訪者,一個收集諫言,他自己則來往於兩處,親自辦公。這招收效不錯,每天獻策上書的多達數百人,但或許是因為效果太好,讓王世充感到太累,於是他後來也開始身居內宮不再外出了。至於那兩個辦公場所,自然也就取消了。

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王世充就用酷刑來控制百姓。如家中有一人逃跑,全家被誅;如有人主動舉報,則舉報者可以免除死罪。又令五家為一保,互相監視,如有一家逃跑,剩下四家會全部被處死。越控制,叛逃的百姓越多,結果連上山砍柴回家都有了時間限制。

發展至後來,只要覺得誰有叛逃的嫌疑,王世充就把誰及其家屬捆起來關到宮裡。對百姓如此,對出外作戰的將領就更不用說了,一旦有了作戰任務,立馬將其家屬扣在宮裡。結果,被扣押在宮裡的人多達上萬,因為缺糧,每天都有幾十人餓死。

除了對內要維穩,對外,王世充也沒閑著,他趁唐軍主力無暇顧及自己之時,在半年內基本消滅了大唐在河南的勢力。

苦難的日子開始了

有哪個帝王會容許他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胡作非為呢?武德三年,當時還是皇子的李世民終於騰出手來,奉命率軍大舉進攻洛陽。雖然王世充早已料到此結果,且做好了準備,又覺得是在本土作戰戰果不應太慘。不料,才一開戰,各地守將就紛紛不戰而降。不到三個月,洛陽就成了一座孤城。見局勢不利,王世充主動求和,不成,只好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回信表示同意,但一直隔岸觀火。

不久,糧食又快吃完了,城內屍體相枕於道。王世充決定全力一搏,希望能重現之前擊敗李密的奇跡。但唐軍不是瓦崗軍,李世民也不是李密,王世充在戰死7000人後不得不撤回洛陽。他一邊咬牙死撐,一邊望眼欲穿地盼望援軍。可城內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密謀開城投降的數不勝數,只是由於王世充小心防範,都沒有成功。

李世民也不輕鬆。洛陽久攻不下,將士疲憊思歸,李淵也發來密信,要他撤兵。但他認為如此一來則前功盡棄,因此抗命不撤。

就在雙方互拼耐力之時,武德四年三月,竇建德率領30萬大軍浩浩蕩蕩到達虎牢關。唐軍將領大為恐慌,紛紛請求李世民暫時撤兵。李世民卻認為這正是各個擊破的好時機,於是留一半兵力繼續圍城,自己率另一半兵力趕去虎牢關迎敵。

王世充明知援軍已到,卻沒有能力出城接應,而是夢想著援軍能順利為他解圍。但兩個月後,當站在城頭上看到被俘的竇建德時,他徹底絕望了,只好開城投降。

受降儀式上,李世民嘲弄王世充:“想當初,你認為我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成不了大器,現在為啥對我這麼恭敬呢?”王世充無言可對,只有磕頭如搗蒜,求李世民放過他的家人。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帶著兩大俘虜王世充、竇建德凱旋。竇建德被處斬,王世充則因主動投降,逃過一劫,被貶為庶民,全家發配四川。由於押運人員還沒準備好,王世充一家暫時被關押在長安附近的雍州。某日,忽然有幾人聲稱奉旨而來,王世充急忙出迎,不料被亂刀砍死,一代名將的人生就此落幕。

後來查明,那幾人中帶頭人的父親是王世充的部下,因要降唐被王世充處死。為父報仇在那個年代本也正常,奇怪的是,皇帝都已經免了他的死罪,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公然殺害他?更奇怪的是,竟沒有人追究殺人者的責任。而且不久李淵就下旨將王世充全家處死,罪名是“謀反”。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洛伊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准太子慘死宮門口,宋太宗痛哭一整夜,得知死因後將他草草安葬

此人為漢武帝解決一個超級大難題,漢武帝大喜,然後把他滅族了

別動不動就說自己有潔癖,這位大師才是真潔癖,為了乾淨不要命!

瓦崗軍的戰鬥力大不如從前,李密又輕敵,所以瓦崗軍很快徹底瓦解,李密手下的大將紛紛率部投降了王世充。

真命天子非我莫屬

王世充一戰而定天下後,皇泰主封他為太尉,朝中大小事務均取決於他。王世充也擺出一副賢相的架勢,在府門外張貼了三份佈告:有學問的文職人員,有勇有謀有武藝的武職人員,有未洗雪冤屈的人,可隨時入座陳述。從此每天上門的有數百人,王世充一概親自接待,殷勤懇切備至。來者皆大歡喜,以為會得到什麼回饋,不料王世充只是作秀而已,過後全部拋諸腦後。

隨著秀場越做越足,不少人看出王世充的心思,便勸他稱帝,這正中王世充的下懷。於是他趁機派人向皇泰主要求加九錫。皇泰主當然不願意,說等以後立了新功再加不遲。可來人竟然赤裸裸地說:“太尉想要。”皇泰主目瞪口呆了半天,說:“隨你們好了。”次日,王世充被封為相國、鄭王,加九錫。

但加九錫就能填滿王世充的欲壑嗎?當然不能。王世充不愧是讀過史書的,為了證明自己的確是天命所授,他派人抓了些鳥,在鳥脖子上系上寫有“鄭王當有天下”之類字樣的布條,然後將鳥放飛,接著讓人裝作無意間捉到這些鳥,到處散播這個“預兆”。

朝中大臣都是人精,自然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聯名上書,請為王世充加殊禮,皇泰主無奈,只好答應。王世充若馬上就答應,則會顯得自己太沒分量,也顯得自己太迫不及待,所以他連上三次表章推辭,可皇泰主和眾百官執意如此。王世充見“盛情難卻”,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沒多久,王世充又派人去勸皇泰主讓位給他。皇泰主這回真急眼了,將來人痛駡一陣,但早已成為傀儡的他又能怎樣呢?要麼答應,要麼死,最後活下去的欲望還是占了上風,讓王世充當皇帝。於是王世充照例在謙讓了三次之後,終於當上了皇帝,國號為鄭。這一年是武德二年(619年)。

可笑的是,王世充在禪讓儀式上竟鄭重宣誓:“如今天下大亂,皇泰主年紀小,擔不了這個責任,待掃除叛黨後,我一定將皇位還給他。”不承想,沒過多久,一些忠於皇泰主的大臣密謀除掉王世充,結果事情敗露,全部被殺。為了徹底斷絕其他人復辟的念頭,王世充乾脆派人毒殺了皇泰主。

王世充即位初期,還算是個好皇帝,每次接見群臣,他都要情真意切地指教一番,只是每次都搞得群臣疲憊不堪。他經常輕車簡從到洛陽城內視察,也不要求清道,老百姓只要讓開路就行,他還一邊拉緊韁繩慢走,一邊發表演講:“以前的皇帝都是身居內宮,不知民間疾苦,但我絕對不會這麼做。”

為了表示他的確與眾不同,王世充讓人在宮門前設了兩個臨時辦公場所,一個接待上訪者,一個收集諫言,他自己則來往於兩處,親自辦公。這招收效不錯,每天獻策上書的多達數百人,但或許是因為效果太好,讓王世充感到太累,於是他後來也開始身居內宮不再外出了。至於那兩個辦公場所,自然也就取消了。

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王世充就用酷刑來控制百姓。如家中有一人逃跑,全家被誅;如有人主動舉報,則舉報者可以免除死罪。又令五家為一保,互相監視,如有一家逃跑,剩下四家會全部被處死。越控制,叛逃的百姓越多,結果連上山砍柴回家都有了時間限制。

發展至後來,只要覺得誰有叛逃的嫌疑,王世充就把誰及其家屬捆起來關到宮裡。對百姓如此,對出外作戰的將領就更不用說了,一旦有了作戰任務,立馬將其家屬扣在宮裡。結果,被扣押在宮裡的人多達上萬,因為缺糧,每天都有幾十人餓死。

除了對內要維穩,對外,王世充也沒閑著,他趁唐軍主力無暇顧及自己之時,在半年內基本消滅了大唐在河南的勢力。

苦難的日子開始了

有哪個帝王會容許他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胡作非為呢?武德三年,當時還是皇子的李世民終於騰出手來,奉命率軍大舉進攻洛陽。雖然王世充早已料到此結果,且做好了準備,又覺得是在本土作戰戰果不應太慘。不料,才一開戰,各地守將就紛紛不戰而降。不到三個月,洛陽就成了一座孤城。見局勢不利,王世充主動求和,不成,只好派使者向竇建德求援。竇建德回信表示同意,但一直隔岸觀火。

不久,糧食又快吃完了,城內屍體相枕於道。王世充決定全力一搏,希望能重現之前擊敗李密的奇跡。但唐軍不是瓦崗軍,李世民也不是李密,王世充在戰死7000人後不得不撤回洛陽。他一邊咬牙死撐,一邊望眼欲穿地盼望援軍。可城內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密謀開城投降的數不勝數,只是由於王世充小心防範,都沒有成功。

李世民也不輕鬆。洛陽久攻不下,將士疲憊思歸,李淵也發來密信,要他撤兵。但他認為如此一來則前功盡棄,因此抗命不撤。

就在雙方互拼耐力之時,武德四年三月,竇建德率領30萬大軍浩浩蕩蕩到達虎牢關。唐軍將領大為恐慌,紛紛請求李世民暫時撤兵。李世民卻認為這正是各個擊破的好時機,於是留一半兵力繼續圍城,自己率另一半兵力趕去虎牢關迎敵。

王世充明知援軍已到,卻沒有能力出城接應,而是夢想著援軍能順利為他解圍。但兩個月後,當站在城頭上看到被俘的竇建德時,他徹底絕望了,只好開城投降。

受降儀式上,李世民嘲弄王世充:“想當初,你認為我不過是個毛頭小子,成不了大器,現在為啥對我這麼恭敬呢?”王世充無言可對,只有磕頭如搗蒜,求李世民放過他的家人。

武德四年七月,李世民帶著兩大俘虜王世充、竇建德凱旋。竇建德被處斬,王世充則因主動投降,逃過一劫,被貶為庶民,全家發配四川。由於押運人員還沒準備好,王世充一家暫時被關押在長安附近的雍州。某日,忽然有幾人聲稱奉旨而來,王世充急忙出迎,不料被亂刀砍死,一代名將的人生就此落幕。

後來查明,那幾人中帶頭人的父親是王世充的部下,因要降唐被王世充處死。為父報仇在那個年代本也正常,奇怪的是,皇帝都已經免了他的死罪,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公然殺害他?更奇怪的是,竟沒有人追究殺人者的責任。而且不久李淵就下旨將王世充全家處死,罪名是“謀反”。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洛伊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准太子慘死宮門口,宋太宗痛哭一整夜,得知死因後將他草草安葬

此人為漢武帝解決一個超級大難題,漢武帝大喜,然後把他滅族了

別動不動就說自己有潔癖,這位大師才是真潔癖,為了乾淨不要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