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詩仙曹植,才高八斗,緣何沒能承繼父業,只因性格太灑脫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兼大書法家謝靈運曾發過這樣的狂言:“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獨佔八鬥, 我得一鬥, 天下共分一鬥”。 這句話中的曹子建說的就是曹操的兒子曹植。 清初著名的詩人王士禎有過這樣的評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 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可見後世人對曹植評價之高。

曹植

讀過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是愛才又妒才, 但面對兒子, 曹操只有愛而沒有妒。 曹植自幼天賦異稟, 十歲便能出口成章。 曹植也不是人們想像中的文弱書生, 他15歲起便追隨父親南征北戰, 性情坦率、不拘小節, 《白馬篇》中的“長驅蹈匈奴, 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 性命安可懷?”就是對他自己最好的寫照, 真可謂一員猛將。

三國時期經常發生的攻城略池

按理說, 這樣的性格和才氣是最對曹操胃口的。 但為什麼曹操沒把江山託付給曹植, 而是給了曹丕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曹植性格太灑脫。 為什麼說性格而不是其他客觀原因呢, 筆者從以下三點入手分析。

一、文治。 曹操、曹植、曹丕並稱“建安三曹”, 各自在文學領域都有一定的成就, 其中以曹植名氣最大, 雖然曹丕於詩、賦及社論都有一定的成就和著作,

但曹植較之略勝一籌, 以致于精明如楊修者都來輔佐他。

魏國的大臣

有一個證據能說明曹植的文學造詣勝於曹丕。 《世說新語》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 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 否則將被處死, 而且對詩有嚴格要求:詩的主題必須為兄弟之情,

但是全詩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 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便吟出:“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威脅七步之內做不出詩便要殺頭

所以曹操絕對不是因為文采不足而不傳位於曹植。 相反,

曹操非常欣賞曹植的文采。

二、武功。 這個得說一說, 筆者認為論政治和軍事才能曹丕要略勝曹植一籌。 因為曹丕是6歲學會了射箭, 8歲學會了騎馬, 10歲便隨父親南征北戰, 所作詩文也大多與戰事有關, 所以實戰經驗要比曹植豐富, 而且太子之爭時曹丕的智囊團是司馬懿、陳群等人, 在軍事上可謂如虎添翼。

但曹植也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少戰役, 而且有楊修及丁氏兄弟輔佐, 也有不少軍政大權在握且膽識過人, 僅僅因為“武功”不及曹丕就不傳位於他也不大可能。 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 曹操曾試探曹丕和曹植, 命他們出城, 卻命令城門的士兵不准放行。 曹丕被士兵檔了回來, 曹植則厲聲呵斥:“我奉王命出城, 誰敢阻攔?”, 遂殺了士兵。

曹植殺城門守衛後

從這件事的表現看,曹操應該更欣賞曹植。

三、性格。這個應該是曹植奪嫡之爭中失敗的主要因素。曹丕的性格沉穩,善籠絡人心,處事謹小慎微、不犯大忌,可謂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而曹植則性情豪爽、嗜酒成性,書生意氣重、做事不顧後果。《三國志》中記載的兩件事更能說明他性格中的弱點——喝酒誤事!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曹植借著酒興私坐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知道後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

曹植醉酒後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佈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從此曹操不再重用於他。

性格決定命運,你們相信嗎? (多選) 0人 0% 信! 0人 0% 不信! 0人 0% 誰知道呢? 投票

曹植殺城門守衛後

從這件事的表現看,曹操應該更欣賞曹植。

三、性格。這個應該是曹植奪嫡之爭中失敗的主要因素。曹丕的性格沉穩,善籠絡人心,處事謹小慎微、不犯大忌,可謂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而曹植則性情豪爽、嗜酒成性,書生意氣重、做事不顧後果。《三國志》中記載的兩件事更能說明他性格中的弱點——喝酒誤事!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曹植借著酒興私坐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知道後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

曹植醉酒後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行征虜將軍,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佈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從此曹操不再重用於他。

性格決定命運,你們相信嗎? (多選) 0人 0% 信! 0人 0% 不信! 0人 0% 誰知道呢?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