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鍋貼餃子的包法,手把手教你怎麼包鍋貼餃子

鍋貼餃子的包制方法和水餃的包法基本相似, 只不過鍋貼餃子的兩頭不需要捏在一起, 而是張著口。

將和好的餃子麵團揉勻後, 和平常包水餃一樣擀成餃子皮。 擀皮的方法可以多種多樣, 只要你能把餃子皮的形狀弄到接近正圓, 而且厚薄基本均勻就可以了, 如果中間稍微厚一點點就更好了。

鍋貼皮:

普通麵粉:300克

熱水:220克

餡料:

1)豬肉糜:450克

2)小蔥:3根

3)百里香(Thyme):5-7枝

4)生薑:1-2釐米見方

5)老抽:15毫升

6)生抽:15毫升

7)白胡椒粉:1克

8)芝麻油:5毫升

麵粉水:

2湯匙(2 tablespoon, 30毫升)麵粉加入250克水中攪拌均勻

製作方法:

步驟一, 首先把豬肉糜解凍(最好用剛買來的新鮮的,

經過冷凍解凍的程式, 風味總是要差一些, 我們這次也木有辦法, 因為只有冷凍的了)。 把生薑先切片再切絲最後切成碎末, 小蔥切碎, 用手將百里香的嫩葉擼下來(沒必要再切碎了, 百里香的葉子已經夠小的了)。 把生薑、小蔥、百里香和肉糜混合在一起, 然後再加入老抽生抽, 一般來說老抽的目的是為了調整肉餡的顏色, 而生抽的主要目的是為調味。 如果你喜歡深色的肉餡, 可以多放些老抽, 反之可以多放些生抽。 最後灑入適量的白胡椒粉和芝麻油。

步驟二, 很多人都使用筷子來攪拌肉餡, LG以前也是這樣, 後來他無意中發現叉子其實是個更好的工具, 利用叉子反復折疊肉餡可以迅速地讓肉餡裡面的纖維糾纏在一起,

形成一個彈性十足的整體。 Youtube的視頻裡面李梅仙女士還用手抓起肉餡在盆裡面摔打, LG擔心會把廚房弄得一團狼籍, 於是就省略掉了。

步驟三, 做好的肉餡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靜置1個小時, 可以減少包的過程中水份的析出。

做好的肉餡是這樣滴:

步驟四, 和麵。 鍋貼使用燙麵法能夠獲得更好的口感。 遵照李梅仙女士的方子, 面和水的體積比例是2:1, 也就是兩杯面配一杯水。 燙麵法使用熱水而非冷水來和麵, 這樣做的目的大概是利用高溫使麵粉中的一部分澱粉先糊化, 可以讓同樣質感的麵團裡面含有更多的水份(有些類似麵包製作裡麵湯種)。 一般來說水溫至少要在70度以上,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溫度計, 如果沒有溫度計, 就用手指試:當水溫高到你的手指尖只能在水裡面呆半秒鐘的時候, 差不多就是70度了, 比較方便的辦法就是把水杯放在微波爐裡面加熱。

把水澆入面碗的時候要不停地攪拌:

步驟五:揉面。 把混合好的麵粉倒在工作臺面上(如果你有大理石, 花崗石或者不銹鋼的檯面, 那麼恭喜你, 把它弄弄乾淨就可以直接在上面揉面了)。 開始的時候麵團總是非常沾手, 這時候不要擔心, 繼續快速揉麵團, 揉著揉著這麵團就變成光滑柔韌的質地了。 這個時候不要停下來, 繼續揉, 反復的揉可以讓麵團內的微結構獲得更好的發育,

有利於獲得更好的口感。 揉到腰酸背痛的時候可以停下來了(畢竟不能便宜了嘴巴而辛苦肩膀不是?)。 追求完美的可以嘗試使用麵包機來和麵, 可以省力一些, 不過算上清潔麵包機的時間其實也省不了多少。 揉好的麵團表面塗上少許橄欖油包上保鮮膜靜止半小時, 讓它“醒”一下,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 它不暈頭轉向才怪哩, 哈哈。

正在“醒”的麵團:

步驟六,從醒好的麵團上切下一小塊,放在灑了麵粉的工作臺面上滾成直經2.5釐米左右的長條:

然後把長條切成小段,每切一次都把長條轉過90度,否則切到最後圓柱狀的麵團就變成扁的了:

用手把這些小段壓成棋子的形狀:

這些棋子就是鍋貼皮的“毛胚”,擀皮的過程的確有些Tricky,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體驗和辦法,無所謂正確錯誤之分,只要達到皮子形狀接近正圓,厚度基本均勻(當然中間稍厚最好不過)就行了。

步驟七:包鍋貼基本上跟包餃子差不多,用小勺或者其它趁手的工具把肉餡放在面皮的中央,追求完美的話還可以給它整整形:

把面皮折起來,中間部分捏在一起:

最後就是這個樣子啦,鍋貼兩頭開放,跟水餃有些不同:

步驟八:煎鍋貼最好的工具當然是不粘鍋,而且最好是新的不粘鍋,因為所有的不粘鍋的塗層都會隨著使用過程不斷退化。街上的鍋貼生煎店裡面使用普通平底鐵鍋,人家那裡靠的是幾十年的經驗,所以還是不要輕易挑戰了。把包好的鍋貼緊緊排放在稍微預熱並塗油的平底不粘鍋內,不用擔心他們會粘在一起:因為要用麵粉水形成脆皮,它們出鍋的時候總會粘在一起,不過吃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分開的,不太會彼此變得支離破碎。因為擺放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所以這個時候要把爐火關小,免得先放進去的比後放進去的火候差得太多。

鍋貼擺放整齊後可以把爐火開大,聽到裡面有“茲茲”聲的時候就可以在裡面加上麵粉水了(2勺麵粉配1杯水)。澆的過程最好沿著鍋邊,避免直接澆在鍋貼上面。水位大概達到鍋貼有餡料部分的一半就行了。

然後把爐火關小,蓋上鍋蓋,讓蒸汽把鍋貼蒸熟了。沒有鍋蓋咋辦?不要緊,趕緊扯塊鋁箔自己做個鍋蓋就行了,就像我做的這樣,雖然其貌不揚,還算物盡其用。基本上10分鐘左右,鍋貼就可以烹調到位了。

步驟九,等到鍋子裡面汁水差不多收幹的時候,就在鍋貼上灑些切碎的小蔥,做為裝飾,關掉爐火,如果你的不粘鍋還算好用的話,這個時候搖晃一下鍋子,鍋貼應該會很容易從鍋底脫落下來,否則還是需要借助一些小工具了。

裝盤後就可以享用了:

正在“醒”的麵團:

步驟六,從醒好的麵團上切下一小塊,放在灑了麵粉的工作臺面上滾成直經2.5釐米左右的長條:

然後把長條切成小段,每切一次都把長條轉過90度,否則切到最後圓柱狀的麵團就變成扁的了:

用手把這些小段壓成棋子的形狀:

這些棋子就是鍋貼皮的“毛胚”,擀皮的過程的確有些Tricky,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體驗和辦法,無所謂正確錯誤之分,只要達到皮子形狀接近正圓,厚度基本均勻(當然中間稍厚最好不過)就行了。

步驟七:包鍋貼基本上跟包餃子差不多,用小勺或者其它趁手的工具把肉餡放在面皮的中央,追求完美的話還可以給它整整形:

把面皮折起來,中間部分捏在一起:

最後就是這個樣子啦,鍋貼兩頭開放,跟水餃有些不同:

步驟八:煎鍋貼最好的工具當然是不粘鍋,而且最好是新的不粘鍋,因為所有的不粘鍋的塗層都會隨著使用過程不斷退化。街上的鍋貼生煎店裡面使用普通平底鐵鍋,人家那裡靠的是幾十年的經驗,所以還是不要輕易挑戰了。把包好的鍋貼緊緊排放在稍微預熱並塗油的平底不粘鍋內,不用擔心他們會粘在一起:因為要用麵粉水形成脆皮,它們出鍋的時候總會粘在一起,不過吃的時候還是很容易分開的,不太會彼此變得支離破碎。因為擺放過程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所以這個時候要把爐火關小,免得先放進去的比後放進去的火候差得太多。

鍋貼擺放整齊後可以把爐火開大,聽到裡面有“茲茲”聲的時候就可以在裡面加上麵粉水了(2勺麵粉配1杯水)。澆的過程最好沿著鍋邊,避免直接澆在鍋貼上面。水位大概達到鍋貼有餡料部分的一半就行了。

然後把爐火關小,蓋上鍋蓋,讓蒸汽把鍋貼蒸熟了。沒有鍋蓋咋辦?不要緊,趕緊扯塊鋁箔自己做個鍋蓋就行了,就像我做的這樣,雖然其貌不揚,還算物盡其用。基本上10分鐘左右,鍋貼就可以烹調到位了。

步驟九,等到鍋子裡面汁水差不多收幹的時候,就在鍋貼上灑些切碎的小蔥,做為裝飾,關掉爐火,如果你的不粘鍋還算好用的話,這個時候搖晃一下鍋子,鍋貼應該會很容易從鍋底脫落下來,否則還是需要借助一些小工具了。

裝盤後就可以享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