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塊石頭影響中華兩千多年歷史,考驗人的欲望,千萬人為之喪命

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廉頗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講的就是那塊和氏璧。 而相傳, 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之後, 將其雕刻成傳國玉璽。 上刻八個鳥篆大字“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歷代統治者只有得到傳國玉璽才是正統。 所以也引發了持續上千年的爭奪。

(怒髮衝冠)

這塊和氏璧是個無價之寶。 春秋時, 楚國有個叫卞和的在山中得一璞玉獻于楚厲王。 後來厲王的玉工說這是石頭, 楚厲王大怒, 砍了卞和的左腳。 後來武王繼位, 卞和又去獻玉, 還是被認為是假玉又被砍了另一隻腳。 後來文王繼位, 卞和抱著玉在荊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

文王就派人去問, 後來把玉拿回來一剖開, 果然是塊寶玉, 遂命名為和氏璧。

後來楚威王把這塊玉賜給滅越國有功的相國昭陽, 昭陽在水淵畔設宴, 把這塊玉拿出來顯擺, 結果有人突然說, 水淵中有大魚, 大家注意力就被轉移了, 等回來一看, 和氏璧不見了!當時都以為是昭陽的門人張儀所為, 於是對張儀嚴刑拷打。

張儀, 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連橫家, 專門破壞針對秦國的聯盟。 正是因為這件事, 張儀從此懷恨在心, 離開楚國, 最終到了秦國, 開始為秦國效力。 助秦取楚國漢中地, 扣楚懷王, 離間六國聯盟, 削弱六國, 為秦滅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其實和氏璧不是張儀偷的, 後來和氏璧出現在趙國, 秦昭王知道後, 想以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於是就發生了我們熟知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再後來, 秦始皇滅趙國, 得和氏璧,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 為了顯示其至高無上的權威而令玉工孫壽為其刻制了一枚國璽。 國璽是以聞名天下的和氏璧刻成, 璽方四寸,

其上盤曲巨龍, 李斯手書的“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個刑如“龍鳳鳥魚”之狀的篆字鐫刻其上。

憑此玉璽秦始皇原想將皇位代代相傳, 沒想到秦二世變亡國了。 從此, 這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利的玉璽也便成為歷代帝王爭奪的對象。 他們為這塊玉璽而勾心鬥角, 互相廝殺。 在秦朝末年, 劉邦進入咸陽, 子嬰在舉行了投降儀式後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 倒了西漢末年, 王莽篡權, 他命其弟王舜進宮向其姑母孝元太后逼索傳國玉璽。 太后一怒之下將玉璽擲到地上, 撞破了一角。 王莽用純金把撞去的一角補上。 王莽失敗後, 傳國玉璽落入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之手。

到了東漢末年, 十常侍作亂, 國家再次陷入混亂, 群雄割據, 連長安都被燒了,

漢獻帝逃跑時竟然連傳國玉璽都沒帶。 最後孫堅打入長安, 得到了玉璽。 為此, 還丟了性命。 孫策之後東山再起, 也靠的是將這玉璽送給袁術, 得到的兵馬。 而袁術把得傳國玉璽者得天下的話真聽進去了, 因此, 一得到傳國玉璽, 立馬就稱帝了, 但最後卻死的很慘。

魏晉南北朝後皇帝都持有傳國玉璽, 其隨後也為隋文帝所有。 隋滅亡後, 唐高祖李淵又得到玉璽。 從此以後, 玉璽在唐傳了370年。 最後, 璽被後樑皇帝朱溫獲得。 梁之後, 玉璽歸後唐。 西元963年, 石敬瑭勾結契丹耶律德光攻打洛陽。 後唐廢帝李從珂見失敗已成定局, 便帶著玉璽登玄武樓自焚了。 傳國玉璽從此便沒了蹤影。

另:北宋哲宗時所得的傳國璽當時便有人懷疑是章惇、蔡京造假的。

又:明清兩代也時有假璽出現。 明孝宗曾獲過所謂的傳國璽, 孝宗皇帝當時就認為是假的;清初時, 宮內藏有三十九方各色禦璽, 其中一方被認為是秦制傳國璽, 西元1746年, 經乾隆皇帝欽定, 證實是仿刻贗品。 1924年11月, 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時, 張壁、鹿鐘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另:《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于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明清兩代,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噪,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贗品。明弘治十三年(西元1500年),有一名陝西人得到一塊玉印,據稱為傳國璽,呈獻明孝宗,但明孝宗對此深表懷疑,沒有採用。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漠北的傳國璽,為其後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敗之後,璽落入後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佔領中原,取代明朝的統治。

清朝初期,故宮交泰殿藏禦璽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但乾隆欽定禦璽時,卻將這塊玉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傳國璽”的贗品。直到1912年1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複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據說,玉璽現在臺灣的故宮博物院,這只是一種猜測,臺灣方面沒有承認此事。

以上就是傳國玉璽的全部已知消息,個人覺得傳國玉璽在後唐李從珂手裡就已經失蹤,北宋哲宗時期的傳國玉璽,在當時就已經被人懷疑過,而宋哲宗也有意淡化傳國玉璽的政治痕跡。

歷史

實際上傳國玉璽只是塊玉,真正有價值的反而是背後的政治底蘊,傳國玉璽從始皇帝時期傳之後世,歷經多少朝代,早已不是僅僅是玉,得到傳國玉璽也代表著正統,而宋朝也是得位不正,但宋哲宗得到玉璽,後期反而有意淡化歷史地位,就是不想讓人追究真假吧

歷史

所以小編個人認為,傳國玉璽應該還在中國領土,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深埋著

歷史

張壁、鹿鐘麟等人仍在追索著傳國玉璽。

另:《遼史》記為"大魏受漢傳國之寶",我以為應該是"大魏受漢傳國之璽",唐武則天時改"璽"為"寶",應該是那時代改的。《遼史》記:"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面,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魚鳥篆,子嬰以上漢高祖。王莽篡漢,平皇后投璽殿階,螭角微玷。獻帝失之,孫堅得于井中,傳至孫權,以歸於魏。魏文帝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寶"。唐更名"受命寶"。晉亡歸遼。自三國以來,僭偽諸國往往模擬私制,歷代府庫所藏不一,莫辨真偽。聖宗開泰十年,馳驛取石晉所上玉璽於中京。興宗重熙七年,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賦》試進士。天祚保大二年,遺傳國璽於桑乾河。《宋史》記:"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

又:《魏本紀》中曾記錄在一座毀壞的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明清兩代,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噪,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贗品。明弘治十三年(西元1500年),有一名陝西人得到一塊玉印,據稱為傳國璽,呈獻明孝宗,但明孝宗對此深表懷疑,沒有採用。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漠北的傳國璽,為其後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敗之後,璽落入後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佔領中原,取代明朝的統治。

清朝初期,故宮交泰殿藏禦璽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但乾隆欽定禦璽時,卻將這塊玉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傳國璽”的贗品。直到1912年1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複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據說,玉璽現在臺灣的故宮博物院,這只是一種猜測,臺灣方面沒有承認此事。

以上就是傳國玉璽的全部已知消息,個人覺得傳國玉璽在後唐李從珂手裡就已經失蹤,北宋哲宗時期的傳國玉璽,在當時就已經被人懷疑過,而宋哲宗也有意淡化傳國玉璽的政治痕跡。

歷史

實際上傳國玉璽只是塊玉,真正有價值的反而是背後的政治底蘊,傳國玉璽從始皇帝時期傳之後世,歷經多少朝代,早已不是僅僅是玉,得到傳國玉璽也代表著正統,而宋朝也是得位不正,但宋哲宗得到玉璽,後期反而有意淡化歷史地位,就是不想讓人追究真假吧

歷史

所以小編個人認為,傳國玉璽應該還在中國領土,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深埋著

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