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做你喜歡的事,喜歡你做的事;未讀過徐霞客,不足以談人生

黑塞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是對一條道路的嘗試, 是一條小徑的悄然召喚。 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 固守自我, 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 不管它通向哪裡。

01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 寫了明朝第一皇帝朱元璋, 寫了明朝第一宰相張居正, 寫了明朝第一硬漢楊漣, 寫了明朝第一廉吏海瑞, 寫了明朝第一忠臣于謙, 寫了明朝第一才子楊慎, 寫了明朝第一名將戚繼光, 寫了明朝第一大哲王陽明, 但是, 這些光耀史冊的人物都不是壓軸出場。 《明朝那些事兒》壓軸出場的人物是誰?你可能萬萬沒想到會是——徐霞客。

當年明月為什麼要把分量最重的壓軸大戲, 留給一個不務正業而只好遊玩的浪蕩子呢?做你喜歡的事, 喜歡你做的事。

1

明朝有這樣一個人, 他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遊歷天下, 看盡世間奇景;他執著於探究大自然運行之奧秘, 成了中國地理學之父。

他, 就是徐霞客。

西元1587年, 徐宏祖出生于江陰縣一個書香世家, 祖輩都是仕途中人。

他從小喜歡看書, 尤其愛看歷史、地理和遊記。 當他讀到《晉書•陶淵明》時, 就渴望著有朝一日能夠遊歷天下。

就這樣, 他成了一個 “不務正業”的人。 因為在那個年代, 大家都把成家立業, 考取功名看作是唯一的正途。 只有他, 成天就知道“玩”, 見山就爬, 見洞就鑽, 不管有多危險, 他都要去嘗試一番。

不是在去玩的路上, 就是待在家裡看遊記。

有一次, 私塾課堂之上, 先生在臺上講《論語》, 剛講到重點處, 徐宏祖竟然“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先生跑過來, 一把奪過他手中的書一看, 這小子竟敢在課堂上看《水經注》, 氣得先生直拍桌子,

“孺子不可教也!”

別人家的孩子, 一放學就回家看書、背書、寫作業……他倒好, 家裡連個人影兒也瞧不著, 跑到山頂看日落去了。

在很多鄰居看來, 這孩子算是毀了, 一心只顧玩不學習, 長大了怎成得了大事!

但徐家人不這麼認為。 徐家有一條不成文的家訓, 是徐宏祖的高祖徐涇留下的。

當年, 徐涇赴京趕考, 途中, 他結識了同樣趕考的唐伯虎, 兩人一見如故, 玩得不亦樂乎。

抵達京城後, 也不看書, 成天與達官顯貴混在一起, 花天酒地。 一次, 大家都喝醉了, 有人問唐伯虎:“你覺得今年會考什麼?”

唐伯虎答“我覺得會考……”沒想到還真就考了差不多的題。

於是, 兩人惹禍上身。 京城裡連路邊賣菜的人都在傳“徐涇和唐伯虎買了考題……”

這事兒傳到朝廷, 還引起了一場官鬥。 弘治皇帝為了平息這場風波, 便昭告天下:削除唐伯虎、徐經仕籍, 終生不得參加科舉。

徐涇憤恨不已, “我憑本事考試, 竟落得如此下場!”

他氣衝衝的回了家, 並對兒子們說道“我不再強迫你們參加科考, 你們愛考不考。 ”

也就是這一句無心之話,

成了徐家的家訓。 徐宏祖的父親徐有勉聽了, 高興得手舞足蹈。

既然不用參加科舉考試, 那我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就這樣, 徐有勉愛上遊山玩水。

一次, 他聽聞有兩個高官要來拜訪, 理都不理, 便駕一葉扁舟賞西湖去了。

由此可見, 徐家對孩子的教育, 不是強迫他考取功名, 光宗耀祖。 而是你喜歡什麼, 就去幹什麼。

徐宏祖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長大,自然也就和父親一樣淡薄名利,活得逍遙自在。可是,他比父親更愛玩,也更會玩。

一次,徐宏祖外出遊玩,途中受困,三天未回家,僕人們都急壞了。等到他歸來時,僕人們懸著的心方才落下來。

父親得知後並沒有責駡他,反而大笑道:“你這小子,太像老子了。你眉宇間有煙霞之氣,我看啊,你是煙霞之客,以後應當壯游四方。”

從此,徐弘祖便叫了徐霞客。

2

徐霞客19歲那年,父親走了。他呆在家裡三年未遠行,直到守孝期滿,他才重新有了外出旅行的想法,但一想到年邁的母親,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徐母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男兒應志在四方,怎能因為我而羈留家中,去吧,去追求你喜歡的事。”

父親的豁達,母親的理解,無疑是為人子女最大的幸福。他們沒有強迫你,按照他們指定的方式去生活,而是鼓勵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1609年,22歲的徐霞客,開始了遊歷天下。

臨行之前,母親為他戴上了遠遊冠:

“放心去吧,我等你裝滿故事歸來。”

出遊前,他仍放心不下母親。徐母為了讓他放寬心,一路小跑走在前面。“你看,我身體好著呢,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一下,徐霞客終於放心了。一路上,他像個“瘋子”一樣,用生命去旅行。

22歲的徐霞客,就這樣開始了遊歷天下。

3

那一年,他登頂嵩山萬歲峰,從嵩山西壁攀援而下。他抓著藤蔓,順著山勢下滑,由於山體陡峭,他越滑越快,以至於無法止住墜勢,只能拼命死扛。待滑到谷底時,他的雙手已是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覺。

正因為他敢於走別人不敢走的路,才看到了別人不曾看到的美景。在這裡,他發現了嵩山奇景——西溝。

徐霞客擁有的不止是冒險精神,還有一顆永遠保持好奇的心。

古書上說,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徐霞客決定去一探究竟,等他爬到雁蕩山頂後,發現山脊筆直“這怎麼可能有湖呢?”

他不死心,繼續前行,來到懸崖處。他探頭一望,發現下方有一快大石頭。於是,他把布帶系在崖頂一塊岩石上,抓著布帶懸空而下。

突然,布帶被岩石勒斷,生死一刻,他急忙抓住一塊突出的岩石,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懸空之際,他探頭一望,只見萬丈懸崖,不見有大湖存在。他用親身經歷證實了雁蕩山頂無大湖。

每一次旅行都有新發現,每一次發現都歷經艱險。這些年來,徐霞客靠兩條腿走遍天下。

渴了,就飲山泉;餓了,就吃乾糧;困了,就席地而睡;數次,他險些喪生虎口;數次,他差點餓死路邊;數次,他被強盜洗劫,差點命喪刀下。

這些非同常人的經歷,被他一一記錄了下來。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點起油燈,寫下一天的所見所聞。

這些見聞後來集結成冊,成了震驚天下的《徐霞客遊記》。這部遊記,記錄了他遊歷天下30多年的故事,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

每次回家,徐霞客都摘下奇花異草送給母親,並給母親講述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旁人聽了直打寒顫,徐母聽了接連稱讚“你有這般經歷,不愧為男子漢大丈夫”。

1625年,母親病逝。徐霞客悲痛不已,只恨陪在母親身邊的日子太短。他呆在家裡,守了整整三年孝。

1628年,他又開始遊歷天下。這一天,前來送行的朋友們勸他“你這一去,路途遙遠,兇險難測,何苦要以身犯險呢?”

徐霞客大笑道:“我隨身帶著鐵鍬,死便埋我。”

朋友們說:“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你遊歷天下,有何意義?”

徐霞客望向遠方,沉思片刻後,只說了三個字“我喜歡”。

因為喜歡,所以我走遍萬水千山。因為喜歡,所以遇到天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因為喜歡,所以我願意用一生去追尋。

這一次,家中已無人等候,徐霞客走得了無牽掛。

1636年,51歲的徐霞客,踏上人生最後一次遊歷。這一次,他終於不再是一個人。與他結伴同行的,還有一個叫靜聞的僧人。

在遇到徐霞客之前,靜聞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刺自己的血抄了一本《法華經》。

他此去是要將《法華經》送去雲南雞足山悉檀寺。

然而,兩人坐船行至湘江時,意外發生了。

一批劫匪突然駕船追來,徐霞客見對方來勢洶洶, “噗通”一聲,便跳入江中,這才躲過一劫。但靜聞為了保護他的《法華經》,不肯跳江,於是,身中數刀。

徐霞客只能背著受傷的靜聞原路返回,將他安置好後,方才登上船離去。

期間,他兩次半路返回,探望病重的靜聞。最後一次回去時,靜聞已經圓寂了,留下遺言“麻煩你將《法華經》送往雞足山。”

徐霞客痛哭不已,為了完成靜聞的遺願,他背著經文和骨灰壇,一路直奔雞足山。

沒走多遠,徐霞客也病了。他染上足疾,每走一步都是鑽心的痛。但他的心裡已經顧不上疼痛了,一心只想著早日到達雞足山。

終於,在1639年除夕,徐霞客抵達悉檀寺,將靜聞的經書和骨灰交與寺院,這才徹底的安心。

除夕之夜,他獨自憑立窗前,聽見誦經之聲飄然傳來,遙想過去,不禁感慨萬千:“此一生,已勝人間千百生!”

離開雞足山,徐霞客又繼續前行,本想著“入劍閣蜀道,探峨嵋勝境。”

然而,剛翻越昆侖山,他就倒下了。足疾深入骨髓,他已雙腳盡廢。一幫朋友,將他抬回了老家。

回家沒多久,徐霞客就病逝了,享年56歲。

在臨終前,有朋友前來探望,問道:“你走了一輩子的路,最後連性命都搭上去了,值得嗎?”

徐霞客這樣回答說:“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們都曾接受皇命遊歷天下,但皇上不曾問過他們,這麼做你喜歡嗎?而我雖是一介布衣,卻能用一生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是死也值了!”

人這一生,活得千篇一律,不如活出自我,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無所謂去哪,無所謂見誰。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那就夠了。

不管你現在多大年紀, 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

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別忘了與最親愛的人, 分享每一個可以更幸福的機會,

讓每個都會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 都能擁有最簡單的心靈滿足。

徐宏祖在這樣的家庭氛圍裡長大,自然也就和父親一樣淡薄名利,活得逍遙自在。可是,他比父親更愛玩,也更會玩。

一次,徐宏祖外出遊玩,途中受困,三天未回家,僕人們都急壞了。等到他歸來時,僕人們懸著的心方才落下來。

父親得知後並沒有責駡他,反而大笑道:“你這小子,太像老子了。你眉宇間有煙霞之氣,我看啊,你是煙霞之客,以後應當壯游四方。”

從此,徐弘祖便叫了徐霞客。

2

徐霞客19歲那年,父親走了。他呆在家裡三年未遠行,直到守孝期滿,他才重新有了外出旅行的想法,但一想到年邁的母親,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徐母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男兒應志在四方,怎能因為我而羈留家中,去吧,去追求你喜歡的事。”

父親的豁達,母親的理解,無疑是為人子女最大的幸福。他們沒有強迫你,按照他們指定的方式去生活,而是鼓勵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1609年,22歲的徐霞客,開始了遊歷天下。

臨行之前,母親為他戴上了遠遊冠:

“放心去吧,我等你裝滿故事歸來。”

出遊前,他仍放心不下母親。徐母為了讓他放寬心,一路小跑走在前面。“你看,我身體好著呢,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一下,徐霞客終於放心了。一路上,他像個“瘋子”一樣,用生命去旅行。

22歲的徐霞客,就這樣開始了遊歷天下。

3

那一年,他登頂嵩山萬歲峰,從嵩山西壁攀援而下。他抓著藤蔓,順著山勢下滑,由於山體陡峭,他越滑越快,以至於無法止住墜勢,只能拼命死扛。待滑到谷底時,他的雙手已是血肉模糊,失去了知覺。

正因為他敢於走別人不敢走的路,才看到了別人不曾看到的美景。在這裡,他發現了嵩山奇景——西溝。

徐霞客擁有的不止是冒險精神,還有一顆永遠保持好奇的心。

古書上說,雁蕩山頂有個大湖。徐霞客決定去一探究竟,等他爬到雁蕩山頂後,發現山脊筆直“這怎麼可能有湖呢?”

他不死心,繼續前行,來到懸崖處。他探頭一望,發現下方有一快大石頭。於是,他把布帶系在崖頂一塊岩石上,抓著布帶懸空而下。

突然,布帶被岩石勒斷,生死一刻,他急忙抓住一塊突出的岩石,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懸空之際,他探頭一望,只見萬丈懸崖,不見有大湖存在。他用親身經歷證實了雁蕩山頂無大湖。

每一次旅行都有新發現,每一次發現都歷經艱險。這些年來,徐霞客靠兩條腿走遍天下。

渴了,就飲山泉;餓了,就吃乾糧;困了,就席地而睡;數次,他險些喪生虎口;數次,他差點餓死路邊;數次,他被強盜洗劫,差點命喪刀下。

這些非同常人的經歷,被他一一記錄了下來。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他點起油燈,寫下一天的所見所聞。

這些見聞後來集結成冊,成了震驚天下的《徐霞客遊記》。這部遊記,記錄了他遊歷天下30多年的故事,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

每次回家,徐霞客都摘下奇花異草送給母親,並給母親講述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旁人聽了直打寒顫,徐母聽了接連稱讚“你有這般經歷,不愧為男子漢大丈夫”。

1625年,母親病逝。徐霞客悲痛不已,只恨陪在母親身邊的日子太短。他呆在家裡,守了整整三年孝。

1628年,他又開始遊歷天下。這一天,前來送行的朋友們勸他“你這一去,路途遙遠,兇險難測,何苦要以身犯險呢?”

徐霞客大笑道:“我隨身帶著鐵鍬,死便埋我。”

朋友們說:“天地何用,不能席被;風月何用,不能飲食。你遊歷天下,有何意義?”

徐霞客望向遠方,沉思片刻後,只說了三個字“我喜歡”。

因為喜歡,所以我走遍萬水千山。因為喜歡,所以遇到天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因為喜歡,所以我願意用一生去追尋。

這一次,家中已無人等候,徐霞客走得了無牽掛。

1636年,51歲的徐霞客,踏上人生最後一次遊歷。這一次,他終於不再是一個人。與他結伴同行的,還有一個叫靜聞的僧人。

在遇到徐霞客之前,靜聞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刺自己的血抄了一本《法華經》。

他此去是要將《法華經》送去雲南雞足山悉檀寺。

然而,兩人坐船行至湘江時,意外發生了。

一批劫匪突然駕船追來,徐霞客見對方來勢洶洶, “噗通”一聲,便跳入江中,這才躲過一劫。但靜聞為了保護他的《法華經》,不肯跳江,於是,身中數刀。

徐霞客只能背著受傷的靜聞原路返回,將他安置好後,方才登上船離去。

期間,他兩次半路返回,探望病重的靜聞。最後一次回去時,靜聞已經圓寂了,留下遺言“麻煩你將《法華經》送往雞足山。”

徐霞客痛哭不已,為了完成靜聞的遺願,他背著經文和骨灰壇,一路直奔雞足山。

沒走多遠,徐霞客也病了。他染上足疾,每走一步都是鑽心的痛。但他的心裡已經顧不上疼痛了,一心只想著早日到達雞足山。

終於,在1639年除夕,徐霞客抵達悉檀寺,將靜聞的經書和骨灰交與寺院,這才徹底的安心。

除夕之夜,他獨自憑立窗前,聽見誦經之聲飄然傳來,遙想過去,不禁感慨萬千:“此一生,已勝人間千百生!”

離開雞足山,徐霞客又繼續前行,本想著“入劍閣蜀道,探峨嵋勝境。”

然而,剛翻越昆侖山,他就倒下了。足疾深入骨髓,他已雙腳盡廢。一幫朋友,將他抬回了老家。

回家沒多久,徐霞客就病逝了,享年56歲。

在臨終前,有朋友前來探望,問道:“你走了一輩子的路,最後連性命都搭上去了,值得嗎?”

徐霞客這樣回答說:“漢代的張騫,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們都曾接受皇命遊歷天下,但皇上不曾問過他們,這麼做你喜歡嗎?而我雖是一介布衣,卻能用一生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就算是死也值了!”

人這一生,活得千篇一律,不如活出自我,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寫道,我只願蓬勃生活在此時此刻,無所謂去哪,無所謂見誰。那些我將要去的地方,都是我從未謀面的故鄉。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有時候,你想證明給一萬個人看,到後來,你發現只得到了一個明白的人,那就夠了。

不管你現在多大年紀, 生活其實有無限可能,

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別忘了與最親愛的人, 分享每一個可以更幸福的機會,

讓每個都會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 都能擁有最簡單的心靈滿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