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植晚年到底有多慘,曹丕父子監視其11年,遷移封地多次,41歲亡

在爭奪帝位的時候, 即便是血脈相連的兄弟也有可能自相殘殺, 明爭暗鬥實屬常事。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中比比皆是, 三國時期, 雖然國家並未統一, 但是在曹魏這個國家仍舊上演著兄弟相爭的一幕。 曹操本有意將曹植立為太子, 只不過其性情放縱, 最終不了了之。 後來, 曹丕繼承王位, 但其對曹植仍舊持猜忌的態度。 七步詩後, 曹植並非平安無事, 安享晚年, 其晚年受到曹丕父子監視, 封地多次遷移。

曹丕是什麼樣的性格呢?這從其爭奪帝位的表現就不難看出, 其隱忍待發, 伺機而動, 奪得王位, 不過這個過程較為艱辛, 他心力交瘁。 即便如此, 他也不得不考慮兄弟曹植的安排, 若因一時疏忽被奪走王位, 怕是追悔莫及。 因此, 在曹丕剛剛繼位後, 其盡可能地將權力握在手中, 並逐步拔除曹植的羽翼。 隨後, 他將曹植安排到較遠的地方, 避免曹植憑藉朝中勢力繼續發展,

從而威脅自己的地位。

且曹丕暗中安插人手, 時刻監視曹植。 後來, 在曹丕的示意下, 曹植被告了一狀, 再遭貶職, 曹植的生活也由此轉變, 不可同日而語。 其無論做什麼, 都會受到曹丕的打壓, 甚至作為曹魏的臣子, 卻不能參加朝會, 更別提一展拳腳了。

後來, 報國無門的他寫下《洛神賦》, 以此表達自己心中的夙願, 卻被人指出有覬覦曹丕妻子甄氏的想法。 至於這樣的說法是否準確, 需要深究考量。 不過在當時, 這件事情讓曹丕更加嫉恨曹植, 想將其殺之而後快。

隨著曹魏重臣一一離世,

曹丕不由心生感慨, 念著兄弟情分, 將曹植封地遷移, 算是稍作提拔。 曹植本以為自己餘生就要渾渾噩噩地度過, 不想還能見到曹丕。 壯志淩雲的曹植立刻上書, 希望自己可以報效曹魏。 但曹丕對此事隻字未提, 只是讚揚了一下曹植的才華。 後來, 有人陷害曹植, 曹丕勃然大怒, 設下七步成詩的規則, 借此機會刁難曹植, 想將其殺死。 不想曹植作出了七步詩, 化危為安, 得到封賞。 至於七步成詩是否是真實, 我們在此不予討論。

曹丕離世後, 他的兒子曹睿繼位。 但曹植的生活並沒有發生改變, 曹睿多次將曹植封地遷移, 依舊派人監管曹植。 曹植知曉自己已經不會威脅帝位, 便寫了“出師書”, 分析天下局勢, 懇請為曹魏一戰。 奈何曹睿心生疑慮, 不僅沒有將曹植重用, 反而再遷移他的封地。

從曹丕父子的做法, 不難想像曹植晚年的悲慘。 哪怕其讚揚曹睿的優秀, 得到的也不過是幾句勉勵的話語, 何談率領軍隊征戰四方呢?曹植晚年四處輾轉奔波, 僅活到41歲就離開了人世, 可見他心中的憂慮。 在其死後,人們將其稱為“陳思王”,他七步成詩的故事代代相傳,只可惜沒有伯樂相識,才華無法施展。

在其死後,人們將其稱為“陳思王”,他七步成詩的故事代代相傳,只可惜沒有伯樂相識,才華無法施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