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學堂:兒童藥哪種是抗生素,各種抗生素有什麼區別?

有的孩子一生病, 帶她們去門診上看看, 門診大夫都是給開頭孢、小快克、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藥物, 以致于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成了半個專家, 知道孩子什麼症狀吃什麼藥了!電視上天天講抗生素, 那 什麼是抗生素呢?

抗生素是指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某些代謝產物, 以及用化學合成法仿製的相同或類似物質, 在一定的濃度下對特異的微生物的生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可用於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感染。

臨床上應用的抗生素品種很多, 兒童常用的抗生素藥物主要有以下種類:

1、青黴素類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青黴素, 這些藥物主要用於輕微的上呼吸道、耳部感染等, 這種藥屬於窄譜抗生素, 副作用較小。

2、 β內醯胺酶抑制劑類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安美汀, 往往用於較嚴重的上呼吸道、耳部感染, 它還被用於更複雜的竇炎和某些肺炎。

3、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如頭孢克洛,

頭孢類抗生素也用於反復性耳部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

4、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克林黴素, 這類抗生素主要用於支原體感染等疾病。 此外還有一些抗生素, 如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等, 不適合用於小兒。

抗生素一般分為廣譜和窄譜類抗生素,

顧名思義, 就是指範圍的大小。 針對的細菌越少, 它的抗菌譜就越窄, 反之, 針對的細菌越多, 抗菌譜就越廣。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 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 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 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 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度患者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

選藥的劑型、劑量、用藥間隔及時間都要特別注意。 口服製劑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肌注, 能肌注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靜注。 藥物在體內必須要達到有效濃度, 且要維持一定的時間, 才能不給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會。 所以, 使用抗生素必須用足劑量和時間, 切不可隨意停用或減少用藥次數。

如青黴素抗感染不僅要求足夠的劑量, 而且一般感染每日需用藥2次, 嚴重感染每日需用藥3~4次, 還要保持足夠長的時間。

專家指出, 兒童由於在器官生理功能上發育不成熟, 尤其是新生兒應避免或慎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僅不利於兒童自身免疫系統的發展, 更可能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一些家長存在“抗生素依賴感”, 認為使用抗生素“最保險”, 其實, 這樣危險的錯誤觀念急需扭轉。 抗生素使用不當很可能給兒童造成終生難以彌補的傷害, 家長一定要遵照醫囑用藥, 不可“迷信”抗生素。

大部分感冒由病毒引起的, 孩子可服用專業治療兒童感冒的藥物, 平時多喝水、注意休息, 感冒過幾天即可痊癒。

抗生素≠消炎藥!!!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抗生素的一些簡單知識。 其實小編覺得現在抗生素的副作用宣講也不少了, 但是我們孩子看病, 醫院和門診大夫都是給開抗生素, 基本步驟就是驗血-血象高-開頭孢配點中成藥。 普通家長的醫藥知識很匱乏, 對醫院和醫生幾乎百分百的依賴, 所以希望能有更多有良心的好醫生減少給小朋友們開抗生素的次數,也呼籲家長們給孩子看病不要過於心急,頻繁更換醫生,這兒開點藥那開點藥,反而不利於孩子病情。

所以希望能有更多有良心的好醫生減少給小朋友們開抗生素的次數,也呼籲家長們給孩子看病不要過於心急,頻繁更換醫生,這兒開點藥那開點藥,反而不利於孩子病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