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印記朱家林》外九首&運河魂

印記朱家林

有些事物是與生俱來的

比如小巷的悠長, 石牆的古樸滄桑

那些房前屋後恣意生長的蘆荻

雪白的頭髮和彎下的腰身,

多麼熟悉的身影

倔強中透著堅強, 她是牽掛遠方的母親嗎

或是望眼欲穿的新娘

和一個山村系在一起的

比如一個女人的名字

宋那, 她把自己和群山環抱起來

朱家林, 是她把村民掛在心上, 認作親人

這是做為創客所始料未及的

她讓默默無聞的山村

生出熠熠光輝, 有一種牽掛叫駐守

有一種懷念叫感恩, 她把開發和創意

寫進百姓的幸福生活裡

回鄉, 不是簡單的豪言壯語

山一樣的女子, 骨子裡流露出山石的內核

生在朱家林, 每一塊山石, 每一步臺階

都是她放飛出的夢想

記憶裡的鄉愁和秀美朱家林大院

就是她創意源泉

老香椿伸出嶙峋的枝條

攬住掛著火紅燈籠的門樓

像走出山村前娘的臂彎

和囑託,

山窩窩飛出的金鳳凰

如今重回山寨, 她多了個創客和總設計師的頭銜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或許是血液裡流淌的山風和泉水

純樸的村民, 娘眼中期盼的眼神

成為她孜孜探求的新田園精神

有一種記憶叫朱家林

一份純情, 一生相守

新立村, 新沂蒙精神

沂蒙山從不缺剛硬的石頭

崮頂或是懸崖, 遍地的野草可做注腳

沂蒙山更不缺石頭般沉默的漢子

他倔強起來比山石還要剛硬

以前把石頭搬下山, 壘起屋頭

拉起院牆, 娶媳婦生娃娃

趕山放牛羊, 挑水栽地瓜

在大山裡刨食, 那日子苦得

比苦菜花餅子都難下嚥

過日子的奔頭, 比煤油燈花還昏黃不定

如果你早年間來新立村, 這個沂蒙山腹地

四周被崮頂包圍的小山村,

翻山越嶺要幾天

連山羊都會懶得看你一眼

幸好那是前幾年

幸好現在憑了山泉般甜的

富民新政策, 幸好遇上了駐村第一書記

幸好幹上了美麗鄉村建設

開山鑿崮修築全國4號鄉村公路

山村自此通途。 築路面修水塘, 建農園

是無私的共產黨帶領俺們

走康莊大道, 脫貧致富越小康

農業休閒園裡遊客如梭

採摘忙, 特色食品體驗館

天南地北腔調百搭

拓展訓練, CS真人戰

把小村的寧靜劃破

把山裡人的希望點燃

沂蒙山從不缺清新的空氣

甜美的山歌, 松菇和朝露結伴

山果和落日爭輝

看那一雙雙樸實的笑臉

如今新立村正翹首期盼

美麗的日光和你一起

出現在她豐饒的身邊

美麗鄉村

千年國槐用蒼老的軀幹

站立成村中的風景

秋天的陽光灑在樹下的老者身上

他乾癟的嘴角噏動

用微笑和渴望的目光迎接我們

那發自內心的微笑像一束陽光

灑在石牆小巷或高高低低的院落

人們用整齊的菜畦裝飾著村莊

紅梗的蘿蔔, 油亮的菠菜苗

那一簇靠在牆角的地瓜花

開放出樸素的鄉野味道

也會有悠悠的馬頭鎮宅

默然聳立, 遠遠望去

像正宮大殿, 訴說著滄桑的過往

更有泛著光亮的山村老碾

沉靜地和時光對話

只有經過“門當”的身邊時

總會忍不住投出猜測的目光

揣度它的歷史和出處

念想從前的喧囂和豐饒

苦難或是輝煌都成為過往

現在, 它是幸福時代的見證者

多強烈的對比, 就有多強烈的反襯

或成為村史館,

或成為文展室

它所見證的變化還有許多

從村村通到戶戶通

泥土路到水泥硬化路

鄉村改廁, 綠化亮化。 。 。

仿佛一夜間和風勁吹

吹開了農人的心扉

石頭老屋可以搖身一變

鶴髮新顏。 可以持房參股

坐地分紅, 開山引渠栽植果木

小山村變身度假村

老碾, 石磨, 鐵鏊子

攤出的煎餅變美食

任天下遊客品頭論足

岱崮地貌成了鄉愁地標

那條蜿蜒的盤山道

架起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橋

太陽能路燈, 光伏發電

山溝過裡建起精准扶貧安置點

休閒農產車間, 掃碼下定單

網上輕鬆把錢賺, 小日子樂翻天

群眾齊聲把黨的政策贊

新時代新挑戰, 美麗鄉村建設

先忙調研再出新策

共譜大美沂蒙華篇

紅嫂,她有另一個名字

很多故事情節被電視劇情隱沒

解放前,童養媳,指腹為婚

在遇到你之前,還不知道即將喚醒自己

一顆與命運抗爭的心

就像窗外的臘梅花,正開出紅豔豔的春天

在天河康復醫院,革命功勳養老中心

我對一位革命軍人的紅色愛情

仍停留在臆測和劇情裡,對話讓我們回歸

戰火紛飛的紅色過往裡

78年前發生的故事她記憶猶新

汶河水緩緩流過依汶村,在村南打了一個彎彎

6歲被中農父親強定娃娃親,給本村開油坊的富農

17歲上逃婚離開依汶,打死也不嫁過去

現在聽來仍擲地有聲

去馬牧池,常山莊,去戰地醫院,投奔共產黨

為傷患換藥,清理傷口,拆洗繃帶

“我雖然沒有文化,可不怕吃苦能吃苦”

她精心護理的戰士傷癒歸隊

他是羅榮桓將軍的警衛長,來自115師部

那是1940年春天,汶河畔盛開黃嫩嫩的野菊花

河水發出歡快地笑聲,前線捷報頻傳

他打了勝仗,想起心上人

念念不忘沂蒙老區依汶村

她是八路軍戰士,她要首長做媒

她頭一次流露出“識字班”的溫情和倔強

解放沂蒙山區後就成親

說不完的知心話,淌不盡的汶河水

我問老奶奶叫啥名字

她說我95了,聽不清

我說:您――名――字!

哦!朱明,朱德的朱,明理的明

眼前開始恍惚,蒙太奇般出現

一張又一張紅色臉譜,還有多少隱姓埋名的

紅嫂,她們都有另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沂蒙母親,紅色標記

通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我有一座山巒,它不一定四季常綠

它要有夏天的豐饒蔥蘢

要有秋天的淒美和分層的色彩

有春天的翠嫩和萬物萌發

冬天的蒼涼和滿眼的白雪

它必須有河水圍繞山腳

有溪流或山泉叮咚歡暢

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鳥兒做窩,飛翔

有低矮的山棗叢亮出針刺

有大片的荊棵開出淡紫色的花朵

最好還要有粗壯的小燕樹站在高處

風一來便落下飛翔的種子

我要把河水命名為汶河

把山崗喚作蒙山

我允許它四季更迭

我願做它永遠的子民

無論漂泊在哪兒,都不會忘記

上山的那條小路曲折

卻通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故土,記憶

我僅存一顆虔誠的心

嘗試從每塊碑文的背面

找尋先祖的印記,我的村莊

它名字的由來,從南向北腳步越走越近

南北朝,宋元明清

我把目光定格在法雲寺上空

龜駝碑的身後一片斷壁殘垣

只有記憶是抹不去的

碑文依舊蒼勁清晰

像我此刻挺直的脊樑

那棵傲然挺立的古銀杏

它落下的每一枚葉片

經歷的風風雨雨,都在身邊

連同我急促的心跳,呼吸

緬懷和惆悵

鈕家溝,西司馬,走過交良

這個小村莊,向南是汶河

它沒有盡頭,我們不過是

站在歷史長河邊上的

心懷虔誠的過客

我在體內燃燒一根蠟燭

骨質燭臺刻滿螭龍紋

我們也不盡是過客

還是它衍生的河水

燭火從我眼中躍出

幽蘭從你口中吐出

童年的蠟燭捧在手心

到中年開始燃燒孤寂

我們踏過的每一塊石頭

在汶河沂河交匯口

現在它露出枯瘦的胸膛

在它流淌的涓涓細流中

我聽到沉重的歎息

曾經的豐腴和歡暢

僅剩一些野草將我辨認

我們互相喊出對方的名字

有關童年的蛛絲馬跡

和可以辨認的昨天

大片的接骨草已消逝

我是丟了骨頭的稻草人

立在田間地頭

只聽流水聲

沂河頌

好想跟著夜風的腳步去看你

看你悠長的身影隱在夜幕中

漫天繁星或是月色清冷,有多久了

我要投身在你波光粼粼的懷裡

嗅你溫潤泛著泥土芳香的身體

愛你夜間淙淙的流水聲

舒緩如搖籃曲,閉目養神

放空身體,躺在軟軟溫溫的沙灘上

躺在你身旁,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童

我願意脫去所有負累,光環與虛偽

做你備受呵護的嬰兒,捨棄虛情假意

我願意,做你身邊的沙粒

水草和小魚,永遠親近你

我開始羡慕沙灘上的水鳥

可以赤腳撒歡,留下串串腳印

在你臂彎裡奔跑,在你心空掠過

投下眷戀的剪影

我也羡慕水草,可以把根須紮在

你溫柔的懷抱,一生一世不分離

汲取營養,肆意生長

如果這都不能,我要做魚群中的一尾

在碧波萬頃裡自由翱翔

或是站成岸邊的一棵垂柳

聽晨鐘暮鼓,任氣定神游

石碾

無論大或是再小一些,時光就是個圓圈

不信你看磨道裡的腳印,一圈接一圈

你追我趕從沒有終點

而起點是祖輩留下的身影

一茬接一茬的莊稼

耕作,汗水,希望與收穫

都被石碾記在心裡

石碾從未離開過碾盤

它光滑的脊背碾出五穀豐登

碾出一茬又一茬的鄉親

它碾過悠悠的歲月,碾出的細糧帶出村口

把粗糧留下來守候

它吱呀吱呀的聲音從未停歇過

像不知疲倦的老母親

它碾過歲月坎坷,碾出村莊的生命和寄託

我的村莊,石碾和一切記憶

系在一起,從未離開過

印象沂河

這應該是沂河流淌在我心中的

唯一方式,它掙脫蒙山環繞地懷抱

掠過窪地,在高處迴旋

沂河啊沂河,它唱著自己的歌

從未想過沖出河岸看望地裡的

紅高粱和地瓜秧,它就是一曲山歌

時而激蕩時而悠揚

它在山灣處低吼,在石樑灘高亢,在沂河橋下

敞開寬闊的胸膛,在攔河壩口佈設迷魂陣

它在夏季變得豐腴,腰身渾圓

又在大雪漫天的冬季抒寫磅礴詩意

它將岸邊浣衣姑娘的倩影

順流而下,讓我記憶猶新

它將瓜果桃李打落水中

誘惑炎炎夏季裡嬉水的孩童

它把甘冽的泉水留在沙灘

它將擔水人的身影留在心裡

像勾擔掛子勾住的水桶

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

和悄悄流逝的童年

春天,智聖湯泉

做一個敞開心懷的人,把身體交給春天的

第一縷風,交給久違的村野

把肌膚交給湯泉愜意的水溫

垂柳枝蔓輕搖,朝陽路綠意漸深

被夾道歡迎的人,聽到源自地下的

熾熱的聲音,呼喚和心跳

它比春天更有力量

比春風更惹人醉

一位智者的名字喊亮一座古城

它照耀千年,綿延不絕

用一池湯泉洗濯舟車勞頓,疲憊的心靈

更有流淌千萬年的秘密向你訴說

從深深的地下岩隙噴薄而出的

不是所有的溫泉都稱得上湯泉

湯泉所包容的溫度和激情

幽邃和遼闊。等待我們發掘,探索,品味

誰在夜裡放飛孔明燈,星光閃閃

在智聖湯泉,遙想當年羽扇綸巾

八卦池連接前朝與今朝

虛幻與現實,幽幽的通道盡處連廊百轉

今夜,我將世俗還給世間

拋卻的不只是繁縟、冗沉、卑微

置身瑤池,置身那一灣溫柔的懷抱

把盞逍遙。回歸歷史做一名鄉野隱士

做舞文弄墨的騷客,做指點江山的王者

與運籌帷幄的臥龍先生對酌

漢闕、瞭望塔、漢室宮殿

它雕刻出湯泉骨子裡的印記符號

我要趁著微醺,夜觀天象沐浴焚香

披袍把盞,用灼熱的泉水燙酒

揖手向南,參北斗七星,拜臥龍之地

那一池氤氳浮香裡,辯不清來路和歸途

他鄉和異鄉。誰是前者,誰又是後來人

文章作者

王偉

職業:高級工程師。部分詩作發表在《青年作家》《山東文學》《青島文學》《建築工人》《九洲詩文》等紙刊。

運河魂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最美的詩句和旋律,如浪花一樣自然生成,

只有運河的兒子,才對母親有這樣的深情,

喬老爺的一首經典老歌,傳唱影響了幾代人。

這裡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沂蒙山,是白帆點點的微山湖,

是一河漁火的台兒莊古運河,是美麗富饒英雄的魯南家鄉和祖國!

90多歲的老爺爺常給我講故事,一副挑子養家糊口,

披星戴月從湖裡販賣鮮魚和蓮藕,

脖子後面從此磨出一個厚厚的老繭球。

乾隆六下江南留下了天下第一莊的傳說,

水旱碼頭成就了燕尤趙萬家四大家和郁台花馬四小家,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也到這裡尋根問祖。

要想歡上戲班,要想玩上糧船,那時候後生們唱的是魯南民歌《五隻小船》《摘石榴》《下揚州》。

山西人用6頭大青騾馱來石獅子建設關帝廟,福建人也從家鄉召集工匠建成了天后宮。

四月初八的泰山廟會人山人海,方圓數百里都來趕會聽戲做營生。

奔流不息的大動脈,溝通了中國南北經濟社會大繁榮,

絲綢茶葉陶瓷和四大發明一路北上,

魚米之鄉的片片白帆連接起西北大漠的串串駝鈴,

從流淌蜂蜜和奶油的西域,帶回了葡萄毛皮藥材和宗教。

強盜的入侵打破了生活家園的祥和寧靜,在太陽下幹起燒殺搶掠的罪惡勾當。

1938年春天日軍南北夾擊,妄言3個月滅亡中國,

在亡國滅種的緊要關頭,中國3萬將士和一座城池一起粉身碎骨做了國殤,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

魯南兒女在八路軍115師的帶領下奮起保家衛國,

劉知俠的《鐵道遊擊隊》和《紅嫂》故事從此家喻戶曉。

村村送當兵,山山埋忠骨,

老人婦女爭相救傷患烙煎餅納鞋底,

陳毅流著眼淚說,中國的勝利是用獨輪車推出來的,我躺進棺材也不會忘了這裡的父老鄉親。

時光到了21世紀,古老的運河煥發了生機。

千噸級貨船從微山湖南下往來如梭,

新舊三代船閘不斷在擴大升級,

南水北調工程如長龍戲水,兩岸人民再不受乾旱洪水侵襲。

在戰爭遺址上,一座紀念館和一座古城巍然站立,

船妹子悠悠搖著船,輕輕地把沂蒙山小調唱起。

小橋流水人家和夜晚的燈光夜景醉了人心,

映照出江北水鄉的秀美風姿。

品嘗著羊肉湯、辣子雞和蘭陵酒,人手一根煎餅卷大蔥,

吃出了齊魯大地的熱情豪氣。

就連高鼻子藍眼睛也紛紛來到這裡,

東方文化的剪紙泥人陶瓷皮影藝術品愛不釋手,

站在傷痕累累的彈孔牆邊,瞻仰二戰名城的豐功偉績。

一滴水見太陽,家與國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外國的月亮並沒有什麼不同。

一路一帶、中國智造、新四大發明,做世界的領跑者,

忍辱負重、彎道超車、迎頭趕上,

30年走完別人200年的發展路程。

運河魂,沂蒙頌,生生不息連著中國夢,

再過30年,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那一刻,

我們雖年過古稀,恰同學少年談笑風生,

相約舉杯高歌喜相逢!

文章作者

段緒剛

職業:山東台兒莊古城旅遊公司副總

紅嫂,她有另一個名字

很多故事情節被電視劇情隱沒

解放前,童養媳,指腹為婚

在遇到你之前,還不知道即將喚醒自己

一顆與命運抗爭的心

就像窗外的臘梅花,正開出紅豔豔的春天

在天河康復醫院,革命功勳養老中心

我對一位革命軍人的紅色愛情

仍停留在臆測和劇情裡,對話讓我們回歸

戰火紛飛的紅色過往裡

78年前發生的故事她記憶猶新

汶河水緩緩流過依汶村,在村南打了一個彎彎

6歲被中農父親強定娃娃親,給本村開油坊的富農

17歲上逃婚離開依汶,打死也不嫁過去

現在聽來仍擲地有聲

去馬牧池,常山莊,去戰地醫院,投奔共產黨

為傷患換藥,清理傷口,拆洗繃帶

“我雖然沒有文化,可不怕吃苦能吃苦”

她精心護理的戰士傷癒歸隊

他是羅榮桓將軍的警衛長,來自115師部

那是1940年春天,汶河畔盛開黃嫩嫩的野菊花

河水發出歡快地笑聲,前線捷報頻傳

他打了勝仗,想起心上人

念念不忘沂蒙老區依汶村

她是八路軍戰士,她要首長做媒

她頭一次流露出“識字班”的溫情和倔強

解放沂蒙山區後就成親

說不完的知心話,淌不盡的汶河水

我問老奶奶叫啥名字

她說我95了,聽不清

我說:您――名――字!

哦!朱明,朱德的朱,明理的明

眼前開始恍惚,蒙太奇般出現

一張又一張紅色臉譜,還有多少隱姓埋名的

紅嫂,她們都有另一個響噹噹的名字

沂蒙母親,紅色標記

通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我有一座山巒,它不一定四季常綠

它要有夏天的豐饒蔥蘢

要有秋天的淒美和分層的色彩

有春天的翠嫩和萬物萌發

冬天的蒼涼和滿眼的白雪

它必須有河水圍繞山腳

有溪流或山泉叮咚歡暢

有知名或不知名的鳥兒做窩,飛翔

有低矮的山棗叢亮出針刺

有大片的荊棵開出淡紫色的花朵

最好還要有粗壯的小燕樹站在高處

風一來便落下飛翔的種子

我要把河水命名為汶河

把山崗喚作蒙山

我允許它四季更迭

我願做它永遠的子民

無論漂泊在哪兒,都不會忘記

上山的那條小路曲折

卻通向太陽升起的地方

故土,記憶

我僅存一顆虔誠的心

嘗試從每塊碑文的背面

找尋先祖的印記,我的村莊

它名字的由來,從南向北腳步越走越近

南北朝,宋元明清

我把目光定格在法雲寺上空

龜駝碑的身後一片斷壁殘垣

只有記憶是抹不去的

碑文依舊蒼勁清晰

像我此刻挺直的脊樑

那棵傲然挺立的古銀杏

它落下的每一枚葉片

經歷的風風雨雨,都在身邊

連同我急促的心跳,呼吸

緬懷和惆悵

鈕家溝,西司馬,走過交良

這個小村莊,向南是汶河

它沒有盡頭,我們不過是

站在歷史長河邊上的

心懷虔誠的過客

我在體內燃燒一根蠟燭

骨質燭臺刻滿螭龍紋

我們也不盡是過客

還是它衍生的河水

燭火從我眼中躍出

幽蘭從你口中吐出

童年的蠟燭捧在手心

到中年開始燃燒孤寂

我們踏過的每一塊石頭

在汶河沂河交匯口

現在它露出枯瘦的胸膛

在它流淌的涓涓細流中

我聽到沉重的歎息

曾經的豐腴和歡暢

僅剩一些野草將我辨認

我們互相喊出對方的名字

有關童年的蛛絲馬跡

和可以辨認的昨天

大片的接骨草已消逝

我是丟了骨頭的稻草人

立在田間地頭

只聽流水聲

沂河頌

好想跟著夜風的腳步去看你

看你悠長的身影隱在夜幕中

漫天繁星或是月色清冷,有多久了

我要投身在你波光粼粼的懷裡

嗅你溫潤泛著泥土芳香的身體

愛你夜間淙淙的流水聲

舒緩如搖籃曲,閉目養神

放空身體,躺在軟軟溫溫的沙灘上

躺在你身旁,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童

我願意脫去所有負累,光環與虛偽

做你備受呵護的嬰兒,捨棄虛情假意

我願意,做你身邊的沙粒

水草和小魚,永遠親近你

我開始羡慕沙灘上的水鳥

可以赤腳撒歡,留下串串腳印

在你臂彎裡奔跑,在你心空掠過

投下眷戀的剪影

我也羡慕水草,可以把根須紮在

你溫柔的懷抱,一生一世不分離

汲取營養,肆意生長

如果這都不能,我要做魚群中的一尾

在碧波萬頃裡自由翱翔

或是站成岸邊的一棵垂柳

聽晨鐘暮鼓,任氣定神游

石碾

無論大或是再小一些,時光就是個圓圈

不信你看磨道裡的腳印,一圈接一圈

你追我趕從沒有終點

而起點是祖輩留下的身影

一茬接一茬的莊稼

耕作,汗水,希望與收穫

都被石碾記在心裡

石碾從未離開過碾盤

它光滑的脊背碾出五穀豐登

碾出一茬又一茬的鄉親

它碾過悠悠的歲月,碾出的細糧帶出村口

把粗糧留下來守候

它吱呀吱呀的聲音從未停歇過

像不知疲倦的老母親

它碾過歲月坎坷,碾出村莊的生命和寄託

我的村莊,石碾和一切記憶

系在一起,從未離開過

印象沂河

這應該是沂河流淌在我心中的

唯一方式,它掙脫蒙山環繞地懷抱

掠過窪地,在高處迴旋

沂河啊沂河,它唱著自己的歌

從未想過沖出河岸看望地裡的

紅高粱和地瓜秧,它就是一曲山歌

時而激蕩時而悠揚

它在山灣處低吼,在石樑灘高亢,在沂河橋下

敞開寬闊的胸膛,在攔河壩口佈設迷魂陣

它在夏季變得豐腴,腰身渾圓

又在大雪漫天的冬季抒寫磅礴詩意

它將岸邊浣衣姑娘的倩影

順流而下,讓我記憶猶新

它將瓜果桃李打落水中

誘惑炎炎夏季裡嬉水的孩童

它把甘冽的泉水留在沙灘

它將擔水人的身影留在心裡

像勾擔掛子勾住的水桶

留下深深淺淺的腳印

和悄悄流逝的童年

春天,智聖湯泉

做一個敞開心懷的人,把身體交給春天的

第一縷風,交給久違的村野

把肌膚交給湯泉愜意的水溫

垂柳枝蔓輕搖,朝陽路綠意漸深

被夾道歡迎的人,聽到源自地下的

熾熱的聲音,呼喚和心跳

它比春天更有力量

比春風更惹人醉

一位智者的名字喊亮一座古城

它照耀千年,綿延不絕

用一池湯泉洗濯舟車勞頓,疲憊的心靈

更有流淌千萬年的秘密向你訴說

從深深的地下岩隙噴薄而出的

不是所有的溫泉都稱得上湯泉

湯泉所包容的溫度和激情

幽邃和遼闊。等待我們發掘,探索,品味

誰在夜裡放飛孔明燈,星光閃閃

在智聖湯泉,遙想當年羽扇綸巾

八卦池連接前朝與今朝

虛幻與現實,幽幽的通道盡處連廊百轉

今夜,我將世俗還給世間

拋卻的不只是繁縟、冗沉、卑微

置身瑤池,置身那一灣溫柔的懷抱

把盞逍遙。回歸歷史做一名鄉野隱士

做舞文弄墨的騷客,做指點江山的王者

與運籌帷幄的臥龍先生對酌

漢闕、瞭望塔、漢室宮殿

它雕刻出湯泉骨子裡的印記符號

我要趁著微醺,夜觀天象沐浴焚香

披袍把盞,用灼熱的泉水燙酒

揖手向南,參北斗七星,拜臥龍之地

那一池氤氳浮香裡,辯不清來路和歸途

他鄉和異鄉。誰是前者,誰又是後來人

文章作者

王偉

職業:高級工程師。部分詩作發表在《青年作家》《山東文學》《青島文學》《建築工人》《九洲詩文》等紙刊。

運河魂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最美的詩句和旋律,如浪花一樣自然生成,

只有運河的兒子,才對母親有這樣的深情,

喬老爺的一首經典老歌,傳唱影響了幾代人。

這裡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沂蒙山,是白帆點點的微山湖,

是一河漁火的台兒莊古運河,是美麗富饒英雄的魯南家鄉和祖國!

90多歲的老爺爺常給我講故事,一副挑子養家糊口,

披星戴月從湖裡販賣鮮魚和蓮藕,

脖子後面從此磨出一個厚厚的老繭球。

乾隆六下江南留下了天下第一莊的傳說,

水旱碼頭成就了燕尤趙萬家四大家和郁台花馬四小家,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也到這裡尋根問祖。

要想歡上戲班,要想玩上糧船,那時候後生們唱的是魯南民歌《五隻小船》《摘石榴》《下揚州》。

山西人用6頭大青騾馱來石獅子建設關帝廟,福建人也從家鄉召集工匠建成了天后宮。

四月初八的泰山廟會人山人海,方圓數百里都來趕會聽戲做營生。

奔流不息的大動脈,溝通了中國南北經濟社會大繁榮,

絲綢茶葉陶瓷和四大發明一路北上,

魚米之鄉的片片白帆連接起西北大漠的串串駝鈴,

從流淌蜂蜜和奶油的西域,帶回了葡萄毛皮藥材和宗教。

強盜的入侵打破了生活家園的祥和寧靜,在太陽下幹起燒殺搶掠的罪惡勾當。

1938年春天日軍南北夾擊,妄言3個月滅亡中國,

在亡國滅種的緊要關頭,中國3萬將士和一座城池一起粉身碎骨做了國殤,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台兒莊大捷。

魯南兒女在八路軍115師的帶領下奮起保家衛國,

劉知俠的《鐵道遊擊隊》和《紅嫂》故事從此家喻戶曉。

村村送當兵,山山埋忠骨,

老人婦女爭相救傷患烙煎餅納鞋底,

陳毅流著眼淚說,中國的勝利是用獨輪車推出來的,我躺進棺材也不會忘了這裡的父老鄉親。

時光到了21世紀,古老的運河煥發了生機。

千噸級貨船從微山湖南下往來如梭,

新舊三代船閘不斷在擴大升級,

南水北調工程如長龍戲水,兩岸人民再不受乾旱洪水侵襲。

在戰爭遺址上,一座紀念館和一座古城巍然站立,

船妹子悠悠搖著船,輕輕地把沂蒙山小調唱起。

小橋流水人家和夜晚的燈光夜景醉了人心,

映照出江北水鄉的秀美風姿。

品嘗著羊肉湯、辣子雞和蘭陵酒,人手一根煎餅卷大蔥,

吃出了齊魯大地的熱情豪氣。

就連高鼻子藍眼睛也紛紛來到這裡,

東方文化的剪紙泥人陶瓷皮影藝術品愛不釋手,

站在傷痕累累的彈孔牆邊,瞻仰二戰名城的豐功偉績。

一滴水見太陽,家與國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外國的月亮並沒有什麼不同。

一路一帶、中國智造、新四大發明,做世界的領跑者,

忍辱負重、彎道超車、迎頭趕上,

30年走完別人200年的發展路程。

運河魂,沂蒙頌,生生不息連著中國夢,

再過30年,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那一刻,

我們雖年過古稀,恰同學少年談笑風生,

相約舉杯高歌喜相逢!

文章作者

段緒剛

職業:山東台兒莊古城旅遊公司副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