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帶你領略自漢武帝始一代代“囂張”的漢使是如何為我大漢揚威定號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王維。

兩千載的風沙吹拂, 風浪一層高過一層, 但是從來都淹沒不了兩千年前那一個個持節西域的大漢使節為我華夏帶來的千年威名。 即便到了唐朝, 那一個個邊塞詩人也都十分嚮往千年前的漢使是如何為我大漢揚名西域的。


使節從來都是一個風光而又危險的工作, 持節而出, 代表著的就是一個國家的威嚴。 當出使友邦, 得到的自然是無上的待遇, 但是出使敵邦卻伴隨著無限的危險。

早在出使西域之前, 武帝一朝的鄰國都因為殺漢使而飽食因果。

“南越殺漢使者, 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 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 即時誅滅。 ”(見載于漢書蘇武傳)

蘇武牧羊

武帝一朝為始, 大漢天威如鵬直上九天, 一舉改變了之前和親求和的軟弱形態。 我大漢, 開始爭霸周邊, 揚威各國。

和親政策

“寇可為, 我複亦為;寇可往, 我複亦往。 ”(見載于史記孝武本紀)當漢武帝喊出這句對匈奴發動總攻的口號後, 大漢的國力就承載著一批英雄開始名動千年的鐵血傳奇。

大漢天威

先是, “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也。 ”(見載于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衛青霍去病二人大破匈奴, 收復河朔河西等地, 為大漢威名鋪路。

接著就是張騫出使西域各國, 張騫以“蠻夷俗貪漢財物”先是用金錢摸索出了西域各國的情況。

出使西域

雖然武帝晚年派貳師將軍出征大宛, 一戰打了四年, “損五萬之師, 靡億萬之費”僅僅繳獲幾十匹大宛馬, 但是這一戰讓我漢威名, 開始了徹響西域的第一聲, 從此“西域俱震, 多遣使來貢, 漢使西域者益得職。 ”(見載於漢書)

貳師將軍征大宛

到了昭帝時期,樓蘭國因為質子事件,慫恿匈奴截殺大漢使節。大漢國一怒,便派傅介子前去譴責樓蘭國,並且擊殺了匈奴使節。後來覺得樓蘭國反復無常應該給予教訓,便帶著金帛誘惑樓蘭王上當,於宴席之中斬殺了樓蘭王,並且對著眾人說道:“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說罷當眾帶著樓蘭王的頭顱回國了。一個漢使,在異國他邦,用漢罪去誅殺一個他國國王,傅介子轉身一走,留給了樓蘭人一個偉岸的身影,竟然真的無人敢動。

常惠

後來匈奴要攻取烏孫,烏孫國求援,昭帝遣常惠等人帶十五萬騎,大勝匈奴。之後挾著大漢天威,因為以前龜茲(qiu,ci)國殺過大漢校尉,便帶500騎,借調龜茲東西國五萬兵馬,兵未合,先遣人責其王以前殺漢使。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耳,我無罪。”惠曰:“即如此,縛姑翼來,吾置王。”龜茲王把活的姑翼給常惠,常惠當眾將其梟首,只帶著頭顱回國。

宣帝時期,更是有馮奉世在出使大宛的路上,因為莎車國殺掉了親漢國王,殺掉漢使,便驕制徵召西域諸國一萬五千人,攻城拔寨迫使莎車王自殺,然後主持了其弟登上王位的王禮,便帶著老莎車的頭顱國王回國了。雖然因為驕制,馮奉世沒有封侯,但是當時的大漢在西域,已經是人人懼怕了。

陳湯

到了漢元帝時期,甘延壽出任西域都護,陳湯出任副校尉。當時的匈奴在漢朝的長期打擊下,分為了南北兩部,南部呼韓邪單于依附漢朝邊境,求來王昭君和親(昭君出塞是匈奴向漢朝求來的賞賜,而不是和親。);另一部郅支單于遷徙到了西域作威作福,攻大宛,敗烏孫。陳湯到任副校尉後,便謀劃要幹掉郅支單于,認為這一次“千載之功可一朝成也”,甘延壽認為應先上奏,但是陳湯不聽,私下調兵,並且拔劍威脅甘延壽“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甘延壽無奈聽之。之後經過一番血戰,郅支單于被射死,陳湯帶著郅支單于的頭顱回國了,之後上表朝廷的時候有句話說道:“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中記載了這一個個神勇的大漢使節。他們在西域每走一步,大漢的天威就在西域多印下一分。鐵血而又“囂張”的他們,連漢書都“贊曰:自元狩之際,張騫始通西域,至於地節,鄭吉建都護之號,訖王莽世,凡十八人,皆以勇略選。”

班超出使西域

然而事情到這裡還沒完呢。西漢一朝“耀武揚威”,到東漢光武帝時,班彪曾上書光武帝,奏章中提及“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見載於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而班彪的兒子班超,更是“棄筆從戎”,出使西域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次次身冒絕境之險,為我大漢控制住了西域,更為我大漢帶來了無上的威名。

如今的西域大漠綿綿,吹拂在大漠之上的長風,兩千年不散。漢使一個個前赴後繼,在絲綢之路上拋頭顱,灑熱血,讓我漢的威名通過絲綢之路連綿不絕的傳往更遠的地方。從此,漢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代號!

貳師將軍征大宛

到了昭帝時期,樓蘭國因為質子事件,慫恿匈奴截殺大漢使節。大漢國一怒,便派傅介子前去譴責樓蘭國,並且擊殺了匈奴使節。後來覺得樓蘭國反復無常應該給予教訓,便帶著金帛誘惑樓蘭王上當,於宴席之中斬殺了樓蘭王,並且對著眾人說道:“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說罷當眾帶著樓蘭王的頭顱回國了。一個漢使,在異國他邦,用漢罪去誅殺一個他國國王,傅介子轉身一走,留給了樓蘭人一個偉岸的身影,竟然真的無人敢動。

常惠

後來匈奴要攻取烏孫,烏孫國求援,昭帝遣常惠等人帶十五萬騎,大勝匈奴。之後挾著大漢天威,因為以前龜茲(qiu,ci)國殺過大漢校尉,便帶500騎,借調龜茲東西國五萬兵馬,兵未合,先遣人責其王以前殺漢使。王謝曰:“乃我先王時為貴人姑翼所誤耳,我無罪。”惠曰:“即如此,縛姑翼來,吾置王。”龜茲王把活的姑翼給常惠,常惠當眾將其梟首,只帶著頭顱回國。

宣帝時期,更是有馮奉世在出使大宛的路上,因為莎車國殺掉了親漢國王,殺掉漢使,便驕制徵召西域諸國一萬五千人,攻城拔寨迫使莎車王自殺,然後主持了其弟登上王位的王禮,便帶著老莎車的頭顱國王回國了。雖然因為驕制,馮奉世沒有封侯,但是當時的大漢在西域,已經是人人懼怕了。

陳湯

到了漢元帝時期,甘延壽出任西域都護,陳湯出任副校尉。當時的匈奴在漢朝的長期打擊下,分為了南北兩部,南部呼韓邪單于依附漢朝邊境,求來王昭君和親(昭君出塞是匈奴向漢朝求來的賞賜,而不是和親。);另一部郅支單于遷徙到了西域作威作福,攻大宛,敗烏孫。陳湯到任副校尉後,便謀劃要幹掉郅支單于,認為這一次“千載之功可一朝成也”,甘延壽認為應先上奏,但是陳湯不聽,私下調兵,並且拔劍威脅甘延壽“大眾已集會,豎子欲沮眾邪?”甘延壽無奈聽之。之後經過一番血戰,郅支單于被射死,陳湯帶著郅支單于的頭顱回國了,之後上表朝廷的時候有句話說道:“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中記載了這一個個神勇的大漢使節。他們在西域每走一步,大漢的天威就在西域多印下一分。鐵血而又“囂張”的他們,連漢書都“贊曰:自元狩之際,張騫始通西域,至於地節,鄭吉建都護之號,訖王莽世,凡十八人,皆以勇略選。”

班超出使西域

然而事情到這裡還沒完呢。西漢一朝“耀武揚威”,到東漢光武帝時,班彪曾上書光武帝,奏章中提及“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見載於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而班彪的兒子班超,更是“棄筆從戎”,出使西域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次次身冒絕境之險,為我大漢控制住了西域,更為我大漢帶來了無上的威名。

如今的西域大漠綿綿,吹拂在大漠之上的長風,兩千年不散。漢使一個個前赴後繼,在絲綢之路上拋頭顱,灑熱血,讓我漢的威名通過絲綢之路連綿不絕的傳往更遠的地方。從此,漢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代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