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林則徐侄孫、被譽為北洋海軍“寶刀”,甲午戰爭中卻服毒自殺

在北洋海軍中, 林則徐侄孫、鎮遠艦管帶林泰曾是僅次於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的“二號”人物, 他和劉步蟾是丁汝昌的左膀右臂。 在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 他指揮鎮遠艦重創日艦。 可惜的是, 這位率艦出訪日本時被譽為北洋海軍“寶刀”的大清海軍將領, 最後卻引咎自殺。

1867年, 16歲的林泰曾考入福州船政後學堂。 1875年底, 林泰曾和劉步蟾進入英國格斯波特海軍軍官學校學習。 兩年後, 林泰曾被清廷正式派遣到英國學習, 林泰曾和劉步蟾、蔣超英被直接派到英國艦隊學習, 9名學習駕駛的留學生則入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學習。

鎮遠艦管帶林泰曾

1879年, 林泰曾學成歸國。 1880年, 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帶著林泰曾、鄧世昌等水師官兵200余人赴英國接超勇和揚威艦回國。 1881年, 林泰曾因接艦有功, 被清廷以參將補用, 任超勇艦管帶。

鎮遠艦鐵甲艦官兵

林泰曾在英國接軍艦期間, 正值火車發明者喬治· 史蒂芬遜百歲誕辰, 紐卡斯爾市政府舉行大型宴會, 丁汝昌、林泰曾應邀出席。 宴會上, 林泰曾以英語致辭, 他純正的發音令在場的人讚歎不已。 第二天, 當地的報紙全文刊登了他的致辭。

鎮遠艦

1891年6月底, 林泰指揮的鎮遠艦和他5艘軍艦再次到訪日本, 歷時40餘天。 參觀完7000噸級的定遠、鎮遠二艦後, 日本朝野人士被這兩艘軍艦的鐵甲之厚, 炮火之強而震撼不已。 學識淵博、英武剛毅的林泰曾, 更是被日本海軍界稱為北洋海軍的“寶刀”。

戚俊傑與林泰曾曾孫林錦還

甲午戰爭爆發後, 北洋海軍10艘主力艦由威海出發, 赴鴨綠江口大東溝護送陸軍登陸。 1894年9月17日中午時分, 鎮遠艦在黃海海域與日軍主力交戰。 林泰曾指揮鎮遠艦與旗艦定遠艦緊密配合, 沉著應戰, 重創日艦西京丸艦。 戰至下午, 戰場上只剩下鎮遠艦、定遠艦與日五艦廝殺。 下午5時30分, 日本艦隊首先撤離戰場, 海戰結束。 戰後, 林泰曾被賞“果勇巴圖魯”勇名。

劉公島上的和平碑

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駛入旅順港,不慎觸礁受傷。這時旅順船塢已被日軍攻佔,致傷上千處的鎮遠艦無處修理,林泰吞食鴉片引咎自殺,年僅44歲。後來,丁汝昌在電報中稱:“左翼總兵林泰曾以時棘船損,痛不欲生,卯刻,辰刻身故。”

1999年11月份,時任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長戚俊傑等人在南京見到了林泰曾的第四代孫女林沛姚。那時,70多歲的林沛姚已經退休在家,她和去世的丈夫退休前都是南京藝術學院的教授。

日本歸還的鎮遠艦鐵錨

林沛姚姊妹六個。據林沛姚介紹, 林泰曾於1852年生於福州,為林則徐胞弟林霈霖長子林龍言的兒子。林泰曾生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二品蔭生,一個曾在清海軍部任職。她的父親生前從事海軍測量工作,後又到上海輪船公司工作,1942年去世。她的爺爺曾在清政府為官,可惜的是30多歲就去世了。

這次,林沛姚將一張珍藏了幾十年的一張林泰曾身穿官服的坐姿照片,捐獻給了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張林泰曾的清晰照片。

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的鎮遠艦鐵錨

日本本州南部的岡山,有個被群山和稻田環繞的名叫吉備津的小村,在神社正中央的神台頂部,放置著一具鐵錨,這是北洋水師鎮遠艦的遺物。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美、中、英、蘇四國組成盟國委員會,處理戰後事宜。後來,國民黨海軍軍官鐘漢波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前往日本,索回鎮遠、靖遠的艦錨等物品。1947年5月1日上午,收回的鐵錨等物品先後分兩批運回國內。現在,鐵錨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

劉公島上的和平碑

1894年11月14日,鎮遠艦駛入旅順港,不慎觸礁受傷。這時旅順船塢已被日軍攻佔,致傷上千處的鎮遠艦無處修理,林泰吞食鴉片引咎自殺,年僅44歲。後來,丁汝昌在電報中稱:“左翼總兵林泰曾以時棘船損,痛不欲生,卯刻,辰刻身故。”

1999年11月份,時任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館長戚俊傑等人在南京見到了林泰曾的第四代孫女林沛姚。那時,70多歲的林沛姚已經退休在家,她和去世的丈夫退休前都是南京藝術學院的教授。

日本歸還的鎮遠艦鐵錨

林沛姚姊妹六個。據林沛姚介紹, 林泰曾於1852年生於福州,為林則徐胞弟林霈霖長子林龍言的兒子。林泰曾生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二品蔭生,一個曾在清海軍部任職。她的父親生前從事海軍測量工作,後又到上海輪船公司工作,1942年去世。她的爺爺曾在清政府為官,可惜的是30多歲就去世了。

這次,林沛姚將一張珍藏了幾十年的一張林泰曾身穿官服的坐姿照片,捐獻給了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這是目前唯一一張林泰曾的清晰照片。

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的鎮遠艦鐵錨

日本本州南部的岡山,有個被群山和稻田環繞的名叫吉備津的小村,在神社正中央的神台頂部,放置著一具鐵錨,這是北洋水師鎮遠艦的遺物。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美、中、英、蘇四國組成盟國委員會,處理戰後事宜。後來,國民黨海軍軍官鐘漢波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前往日本,索回鎮遠、靖遠的艦錨等物品。1947年5月1日上午,收回的鐵錨等物品先後分兩批運回國內。現在,鐵錨收藏在北京軍事博物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