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因演《李雙雙》獲百花獎受周總理接見,與農村人物原型成姐妹

1962年, 海燕電影製片廠以河南林縣(林州市)宋家莊大隊婦女隊長劉鳳仙為原型拍攝的電影《李雙雙》上映後, 全國掀起了一股“李雙雙熱”。 50多年來, 張瑞芳和劉鳳仙, 戲裡戲外兩個“李雙雙”, 演繹了一段姐妹情深。 2012年6月28日, 被譽為我國話劇界“四大名旦”之一、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的百花獎最佳女演員、我國電影界傑出表演老藝術家張瑞芳去世, 享年94歲。

1958年秋天的一天, 作家李准到林縣積累創作素材, 住在了劉鳳仙的家。 26歲的劉鳳仙是林縣城關公社宋家莊大隊婦女隊長, 她16歲擔任婦女隊長, 多次受到縣裡表彰, 20歲入黨。 宋家莊是當時縣委書記楊貴的蹲點村, 該村革命生產的先進經驗多次被河南省委總結推廣。 劉鳳仙鮮明的個性激發了李准的創作靈感, 他住了一個多月後, 以劉鳳仙為人物原型, 寫下了那部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

張瑞芳和劉鳳仙在農村合影

《李雙雙小傳》在《人民文學》刊登後, 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 海燕電影製片廠導演魯韌看後喜出望外, 讓李准儘快將小說改編成劇本《李雙雙》。 1960年春天的一天, 公社婦聯主任領著40多歲的張瑞芳住在了劉鳳仙家。 導演決定讓張瑞芳扮演李雙雙,

仲星火演孫喜旺。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 張瑞芳從上海來到這裡跟著劉鳳仙體驗生活。

劉鳳仙住的黃華生產隊離宋家莊有5裡多地, 白天, 張瑞芳和她一起去工地參加勞動, 張瑞芳學會了鋤地、澆水、施肥、點種;晚上, 她們促膝談心, 學習納鞋底兒、縫被子、擀麵條。

經過一年多的體驗, 張瑞芳的手掌磨出了老繭, 臉也變黑了, 看上去像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

1961年夏天, 80多人的拍攝隊伍開進了這個風景優美的外景地。 那時, 劉鳳仙的任務是負責劇組的道具, 她白天跟著劇組跑前跑後, 晚上還要給演員做當時農村人穿的那種尖口布底鞋。

影片中張瑞芳穿的尖口鞋就是她做的。 3個月後電影拍攝完畢, 兩人含淚惜別時, 張瑞芳送給劉鳳仙一個黑底紅花布兜作為紀念。

1962年, 《李雙雙》上演後, 人們百看不厭, 成了一部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 在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評選中, 《李雙雙》榮獲最佳故事片等四項大獎。張瑞芳也一舉成名,她不但榮獲了“最佳女演員獎”,她還被文化部評為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

1961年與張瑞芳分別後,兩個“李雙雙”友情不減。張瑞芳回去後,給劉鳳仙寄來了漂亮的髮卡。1988年,張瑞芳給劉鳳仙寫信,回憶當年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2000年,張瑞芳的作品集《瑞草芳華》出版後,她給劉鳳仙寄來一本,並在扉頁上寫下了“鳳仙老友留念”。2003年,張瑞芳又給劉鳳仙寄來了眼鏡、絲巾等物品。劉鳳仙親手給張瑞芳做兩雙繡花鞋墊,她捨不得墊,當成工藝品珍藏了。

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張瑞芳

2006年12月15日,央視電影頻道《流金歲月》欄目組重訪林州宋家莊進行拍攝,走時邀請劉鳳仙到上海和張瑞芳一聚。12月18日上午,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節目現場,主持人把的主創人員介紹完後,播放在林州對劉鳳仙的專訪。劉鳳仙說:“這麼多年了,我很想張大姐,要是在安陽、鄭州,我早去看她了。上海這麼遠,想見也見不了。”主持人問張瑞芳:“想見她嗎?”張瑞芳說:“想。”這時,劉鳳仙從幕後走出來,張瑞芳一下愣住了,她顫巍巍地從座位上站起,緊走幾步緊緊與劉鳳仙相擁,失聲痛哭。 張瑞芳緊緊拉著劉鳳仙的手問:“過得好嗎?”劉鳳仙說:“好,好。”“那就好。”

劉鳳仙和張瑞芳做客流金歲月

第二天下午,張瑞芳邀請張瑞芳來到家裡做客。晚上,張瑞芳在一家酒店宴請劉鳳仙,仲星火夫婦作陪。離開上海的當天,劉鳳仙第二次來到張瑞芳的家裡,張瑞芳已給她買好了回程的車票,在保姆的攙扶下張瑞芳把她送到家門外,兩人的手緊緊握著,不願鬆開。

2010年12月28日是中國電影105周年紀念日,中國電影博物館特舉辦50位“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電影作品公益展映,精選出張瑞芳等50位元藝術家每人一部作品,為觀眾放映。挑選張瑞芳的就是電影《李雙雙》。

劉鳳仙與張瑞芳相聚上海

1977年,宋家莊分為4個大隊後,幹了20多年婦女隊長的劉鳳仙賦閑在家。1995年,她的丈夫去世,後來和小兒子在一起生活。座落在林州黃華山腳旁的城郊鄉黃花村,有一座普通的院落,這就是劉鳳仙的家,當年張瑞芳住過西屋仍保存完好。電影上映後,名不見經傳的宋家莊成了全國聞名的地方,來了一撥又一撥參觀照相的人。

宋家莊“李雙雙”的家

當年,李雙雙和孫喜旺的家由堂屋、東屋、西屋組成,3座小屋都是土坯牆,堂屋、西屋為瓦頂,東屋為石板頂,牆皮已多處脫落。走進院子,對照電影上的情景,可以看出一門一窗、一磚一瓦、屋內擺設都還是當年的樣子,這家小院就是當時攝製組拍攝的主要場景。當年劉鳳仙帶領大家修的水渠已經乾涸,村子裡狹窄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不少家庭都住上了小洋樓,參加拍攝的群眾已是白髮蒼蒼。

《李雙雙》榮獲最佳故事片等四項大獎。張瑞芳也一舉成名,她不但榮獲了“最佳女演員獎”,她還被文化部評為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

1961年與張瑞芳分別後,兩個“李雙雙”友情不減。張瑞芳回去後,給劉鳳仙寄來了漂亮的髮卡。1988年,張瑞芳給劉鳳仙寫信,回憶當年在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2000年,張瑞芳的作品集《瑞草芳華》出版後,她給劉鳳仙寄來一本,並在扉頁上寫下了“鳳仙老友留念”。2003年,張瑞芳又給劉鳳仙寄來了眼鏡、絲巾等物品。劉鳳仙親手給張瑞芳做兩雙繡花鞋墊,她捨不得墊,當成工藝品珍藏了。

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張瑞芳

2006年12月15日,央視電影頻道《流金歲月》欄目組重訪林州宋家莊進行拍攝,走時邀請劉鳳仙到上海和張瑞芳一聚。12月18日上午,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節目現場,主持人把的主創人員介紹完後,播放在林州對劉鳳仙的專訪。劉鳳仙說:“這麼多年了,我很想張大姐,要是在安陽、鄭州,我早去看她了。上海這麼遠,想見也見不了。”主持人問張瑞芳:“想見她嗎?”張瑞芳說:“想。”這時,劉鳳仙從幕後走出來,張瑞芳一下愣住了,她顫巍巍地從座位上站起,緊走幾步緊緊與劉鳳仙相擁,失聲痛哭。 張瑞芳緊緊拉著劉鳳仙的手問:“過得好嗎?”劉鳳仙說:“好,好。”“那就好。”

劉鳳仙和張瑞芳做客流金歲月

第二天下午,張瑞芳邀請張瑞芳來到家裡做客。晚上,張瑞芳在一家酒店宴請劉鳳仙,仲星火夫婦作陪。離開上海的當天,劉鳳仙第二次來到張瑞芳的家裡,張瑞芳已給她買好了回程的車票,在保姆的攙扶下張瑞芳把她送到家門外,兩人的手緊緊握著,不願鬆開。

2010年12月28日是中國電影105周年紀念日,中國電影博物館特舉辦50位“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電影作品公益展映,精選出張瑞芳等50位元藝術家每人一部作品,為觀眾放映。挑選張瑞芳的就是電影《李雙雙》。

劉鳳仙與張瑞芳相聚上海

1977年,宋家莊分為4個大隊後,幹了20多年婦女隊長的劉鳳仙賦閑在家。1995年,她的丈夫去世,後來和小兒子在一起生活。座落在林州黃華山腳旁的城郊鄉黃花村,有一座普通的院落,這就是劉鳳仙的家,當年張瑞芳住過西屋仍保存完好。電影上映後,名不見經傳的宋家莊成了全國聞名的地方,來了一撥又一撥參觀照相的人。

宋家莊“李雙雙”的家

當年,李雙雙和孫喜旺的家由堂屋、東屋、西屋組成,3座小屋都是土坯牆,堂屋、西屋為瓦頂,東屋為石板頂,牆皮已多處脫落。走進院子,對照電影上的情景,可以看出一門一窗、一磚一瓦、屋內擺設都還是當年的樣子,這家小院就是當時攝製組拍攝的主要場景。當年劉鳳仙帶領大家修的水渠已經乾涸,村子裡狹窄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不少家庭都住上了小洋樓,參加拍攝的群眾已是白髮蒼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