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將樂鼓勵山村集體經濟轉型增收 基本消滅“空殼村”

過去, 將樂縣135個建制村普遍資金短缺, 集體經濟難以發展。 縣裡出臺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和村集體資金增收獎勵政策後, 情況發生極大變化——

“空殼村”兜裡不空啦

東南網4月6日訊 十幾年前, 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村民張花萍與他人合夥, 在村裡開荒50畝種柑橘, 但多年下來, 入不敷出。 而現在, 就在原來的荒山上勞作, 張花萍一個月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 全年工資加分紅近5萬元。

這種改變緣于張花萍的“身份”變了。 現在, 她在村裡引進的企業福林木業打工, 幹一樣的活, 收入卻有天壤之別。

常口村距縣城15公里,

村裡常住人口560人。 過去, 該村集體資金幾近為零, 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窮日子, 是典型的“空殼村”。 而現在村裡僅有2個農民務農, 其餘勞動力則全“落戶”該村的企業就業, 許多農戶家庭年收入達8萬元左右。

常口村村民收入穩定得益於這個山村有多樣化的增收管道。 該村村幹部利用當地水源、林地、礦產等資源優勢, 借力村企合作共建, 多年來先後引進從事旅遊、養殖、水電、木業等項目的企業共6家, 通過收取企業土地及資源管理費用, 村集體收入去年達近百萬元。

近年來, 像常口村這樣發生變化的山村在將樂縣比比皆是。 過去, 將樂縣135個建制村資金短缺現象普遍, 嚴重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部分村級組織因當地資源匱乏、增收管道單一,

導致村集體資金幾近“空殼”運轉, 無錢為民辦事、服務功能弱化;村幹部基本報酬得不到保障, 影響工作積極性;村民增收致富只能依靠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做生意。

2012年, 將樂縣委、縣政府出臺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 鼓勵山村集體經濟轉型增收, 對年度收入不足8萬元的建制村每年補足8萬元。 同時, 制定出臺村集體資金增收獎勵政策:村黨支部、村委會任期三年內, 實現村集體經濟較上屆年均固定收入總額增收5萬元以上, 並與上屆相比增長幅度達50%的村, 審核認定後給予村幹部獎勵。

如常口村, 連續兩年達到該縣出臺的村集體資金增收獎勵標準, 縣財政每年一次性獎勵該村村支書及村主任各1.5萬元。

新型保障機制啟動了村幹部的工作熱情, 村幹部開始轉變發展思路, 探索發展路徑, “靠山吃山、靠水用水、土地流轉、點子生財”, “找”出了多種多樣的增收管道, 逐步化解村集體資金的“空殼”難題。

萬全鄉上華村距鎮區19.5公里。 這個偏遠山村有農戶203戶999人, 林地面積51088畝, 是個資源豐富的林業大村, 也是遠近聞名的欠帳大戶, 一度因修路負債130多萬元。 該村村幹部在征得村民同意後, 將村集體管護的13898畝林地以林木折價方式入股當地上市木業公司, 組建金森·上華林業有限公司, 村委會占45.2%的股份。 借助上市公司的管理經驗及技術優勢, 村集體每畝林地平均出材量提高約2立方米, 畝均增收450元;林地租金每年每畝10元, 地租每年收入達13.89萬元;村民每人每年從這家企業分紅550元。

萬安鎮萬安村現有土地面積25560畝, 村幹部著力在開發村集體土地資源上做文章, 探索“企業+村集體+農戶”的土地流轉經營模式。 村集體負責與農戶簽訂土地出租合同, 與企業簽訂土地流轉合同, 先後流轉給農、木企業土地2500畝;村民有地租和分紅收入, 有的還在企業上班, 領取工資;村集體每年向企業收取每畝50元土地管理費, 僅此一項村集體資金每年可穩定收入12.5萬元。

據將樂縣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相關機制的激勵下, 目前, 全縣已基本消滅“空殼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