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年你斷章取義的歷史名句,忽悠了你多少年

01

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

記得這句話最早是從電視劇《少林寺》裡聽到的, 當時以為酒肉不戒的和尚才是真正的高僧, 只要人人心中有佛,

佛門戒律並不一定要死板遵守。 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這句話還有下半句, 那就是“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

這句話出自南宋高僧”活佛濟公“, 濟公一生不重外表, 扶危濟困, 以俗掩仁, 他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十分高深的境界。 如果達不到濟公的境界, 就不用學他, 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

02

中國是一頭沉睡的巨獅

這句話是在中學歷史課上知道的, 當時聽到一代梟雄拿破崙這樣說中國, 心中十分驕傲, 對拿破崙也多了一分好感。 但長大了才知道拿破崙後面還說了一句話“當他醒來全世界都會震驚, 那就永遠別讓他醒來。 ”

看完頓時感覺被騙了好多年, 看來西方國家恃強淩弱的本質永遠不會改變啊!

03

人是生而自由的

最早聽到這句話時, 激起了自己對自由的嚮往。 經歷了一些事後, 才發現這句話的後文早已經為我們說明自由的真相。 這句話的原文是:“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 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 ”

04

相濡以沫

這句話經常被情侶之間用來表達患難與共的愛情, 但其實後半句話才是原文想要表達的重點。 這句話出自《莊子》, 原文是:“泉涸, 魚相與處於陸, 相呴以濕, 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 ”意思是與其在死亡邊緣這樣互相扶持, 還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識來得好。

05

群龍無首

在一些武俠劇裡經常可以看到有人說群龍無首, 容易隊伍渙散, 需要推舉一位元帶頭大哥。 但《周易》裡的原文卻是“群龍無首, 吉。 ”為什麼群龍無首是吉卦呢?因為預示著事物正處在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

06

父母在 不遠遊

孔子的這句名言可謂是家喻戶曉, 但是這句話也有下半句, 孔子說“父母在, 不遠遊。 游必有方”意思是並不是不讓你遠遊, 而是一定要告訴父母去處和目的, 省得父母擔心。

07

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句話在中國也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後半句。這句話的典故是唐寅考試時受到作弊牽連,從獄中出來後感歎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有了後半句,意境立刻提升了不少。

07

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句話在中國也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後半句。這句話的典故是唐寅考試時受到作弊牽連,從獄中出來後感歎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人。”有了後半句,意境立刻提升了不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