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中國藩屬國,趁著中國有難,獨立稱帝國,還向中國挑釁!

眾所周知, 明清兩朝, 在東亞世界形成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 很多東亞國家、東南亞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國, 譬如朝鮮、琉球、安南等國。

明清易代之際, 有些國家在文化和種族認同上發生了焦慮, 對於勃興于白山黑水的清帝國並不認同, 認為其是“建虜”, 朝鮮就以小中華自居, 對滿清王朝不大看得上。 不過, 後來在清朝強大的軍事壓力面前, 也只好承認事實, 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了。

東亞朝貢體系

在近代中國, 大清王朝被西方列強打得自顧不暇, 傳統藩屬國也被列強各國瓜分蠶食。 爆發於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就是因為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擴張與清朝在朝鮮的傳統宗主國地位發生衝突, 矛盾不可調和, 只好打一仗!

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 也有中國為了保護朝鮮王國而戰的意思。 但是, 朝鮮人卻不這麼認為, 他們一直認為臣屬清朝二百餘年是國家的恥辱,

是國家不獨立的象徵。 在中日兩國即將開戰之際, 朝鮮王國竟然私下與日本政府簽訂了攻守同盟協定, 甲午一戰, 其實是中國對日本和朝鮮兩國之戰!

朝鮮王宮·光化門

在甲午戰前, 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和朝鮮外務大臣金允植簽訂了攻守同盟,

裡面竟然有這樣的文字:

大朝鮮國、大日本國政府, 允約于朝鮮開國五百三年(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 大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以朝鮮國政府將撤退清兵一事, 委託駐紮朝鮮國京城日本國特命全權公使代為出力, 爾來兩國政府之于清國, 既立攻守相助之地, 緣明諸事由所系, 並期克成兩國共同濟事之意, ······與清國攻守爭戰, 朝鮮國則與日本隊伍以時進退, 以及預籌糧銅等諸項事宜, 必須襄助予便, 不遺餘力······

這邊清朝政府要籌畫對日作戰, 也算是抗日援朝, 那邊朝鮮政府竟然私下與日本達成秘密協議, 這是多麼陰險的藩屬國!

日本外相陸奧宗光

1895年1月7日, 中日甲午戰爭還沒有正式結束, 朝鮮國王李熙就迫不及待地帶著世子及宗親百官拜謁宗廟, 奉告獨立誓文及《洪範十四條》, 宣佈要“割斷依附清國慮念, 確建自主獨立基礎”, 還要效仿日本, 搞現代化改革。

以前朝鮮是清王朝的藩屬國, 朝鮮王室國王和王后的稱呼應該是“朝鮮國王殿下”和“王妃殿下”,

現在也要改稱為“大君主陛下”和“王后陛下”, “王世子邸下”也要改稱“王太子殿下”, 總之, “依據天子之國家所使用之尊稱, 以示獨立自主。 ”

朝鮮國王李熙

1895年4月17日, 《馬關條約》簽訂後, 朝鮮終於獲得了“獨立”。 但是這種“獨立”是一種表面的獨立, 甲午戰爭中建立起來的親日政府使得日本控制了朝鮮的政權。 但是朝鮮希望能夠獲得一種真正的獨立,弱小的朝鮮又想引入俄國勢力來抵制日本人,結果日本人乾脆於1895年10月發動政變,殺了親俄的閔妃,是為“乙未政變”。

老婆被殺,國王李熙,不,應該是大君主李熙陛下,逃進了俄國使館躲起來,一住就是一年多,這次叫“俄館播遷”。

閔妃畫像

既然獨立了,朝鮮國內就有人說要改國號,要稱帝國嘛!1895年11月15日,朝鮮政府宣佈改用西元紀年,定年號為建陽,以1896年為建陽元年。

直到1897年10月12日,朝鮮的大君主李熙陛下才舉行祭祀大典,宣佈稱帝,同時追諡閔妃為明成皇后,冊封王太子為皇太子。稱帝之後,李熙也把國號改了,他從歷史上高麗王朝曾經吞併“辰韓、馬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的歷史找了出處,宣佈廢除“朝鮮”這個有藩屬國色彩的國名,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改元“光武”。

大韓帝國

為啥說“朝鮮”國號有藩屬國色彩呢?“朝鮮”本是古國名,最早是西周初年,箕子受封時用的,後來朱元璋冊封李成桂,也選擇了“朝鮮”這個國名,所以有點藩屬國色彩。

面對朝鮮王國變成大韓帝國,清朝政府肯定很不願意,但也只能漸漸接受事實,1898年11月,清政府也向大韓帝國派出了公使,算是承認了他們的獨立自主。當然,誰都知道,這個獨立太不真實了!

這個大韓帝國能和中國和平相處嗎?

明成皇后

時間到了20世紀,咱們知道中國國內發生了義和團事件,進而引發列強對中國的進一步入侵,外患真是前所未有的嚴重。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沙皇俄國乘機在中國東北蠶食領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謂的“大韓帝國”也趁機在中國東北搞事情!

朝鮮與中國東北接壤,數百年來,都有朝鮮邊民越境私墾土地的事情,中朝兩國也有不少紛爭,包括領土爭議。

大韓帝國的漢城大安門

從1900年起,大韓帝國利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之機,頻頻在邊界製造事端,還和沙皇俄國簽訂秘密協定,公然將鴨綠江、圖們江北岸中國邊境地帶視為自己版圖,非法任命管轄中國這一地帶朝鮮墾民的官吏。這些官吏招募壯丁,組織武裝,對中國境內的朝鮮墾民征租收稅,並對當地中國民眾肆意燒殺搶掠,襲擊中國地方官府和軍隊,氣焰一時甚囂塵上。關於這一問題,咱們後面會專門講講,看看這個大韓帝國在歷史上是多麼兇惡吧!

但是朝鮮希望能夠獲得一種真正的獨立,弱小的朝鮮又想引入俄國勢力來抵制日本人,結果日本人乾脆於1895年10月發動政變,殺了親俄的閔妃,是為“乙未政變”。

老婆被殺,國王李熙,不,應該是大君主李熙陛下,逃進了俄國使館躲起來,一住就是一年多,這次叫“俄館播遷”。

閔妃畫像

既然獨立了,朝鮮國內就有人說要改國號,要稱帝國嘛!1895年11月15日,朝鮮政府宣佈改用西元紀年,定年號為建陽,以1896年為建陽元年。

直到1897年10月12日,朝鮮的大君主李熙陛下才舉行祭祀大典,宣佈稱帝,同時追諡閔妃為明成皇后,冊封王太子為皇太子。稱帝之後,李熙也把國號改了,他從歷史上高麗王朝曾經吞併“辰韓、馬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的歷史找了出處,宣佈廢除“朝鮮”這個有藩屬國色彩的國名,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改元“光武”。

大韓帝國

為啥說“朝鮮”國號有藩屬國色彩呢?“朝鮮”本是古國名,最早是西周初年,箕子受封時用的,後來朱元璋冊封李成桂,也選擇了“朝鮮”這個國名,所以有點藩屬國色彩。

面對朝鮮王國變成大韓帝國,清朝政府肯定很不願意,但也只能漸漸接受事實,1898年11月,清政府也向大韓帝國派出了公使,算是承認了他們的獨立自主。當然,誰都知道,這個獨立太不真實了!

這個大韓帝國能和中國和平相處嗎?

明成皇后

時間到了20世紀,咱們知道中國國內發生了義和團事件,進而引發列強對中國的進一步入侵,外患真是前所未有的嚴重。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沙皇俄國乘機在中國東北蠶食領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謂的“大韓帝國”也趁機在中國東北搞事情!

朝鮮與中國東北接壤,數百年來,都有朝鮮邊民越境私墾土地的事情,中朝兩國也有不少紛爭,包括領土爭議。

大韓帝國的漢城大安門

從1900年起,大韓帝國利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之機,頻頻在邊界製造事端,還和沙皇俄國簽訂秘密協定,公然將鴨綠江、圖們江北岸中國邊境地帶視為自己版圖,非法任命管轄中國這一地帶朝鮮墾民的官吏。這些官吏招募壯丁,組織武裝,對中國境內的朝鮮墾民征租收稅,並對當地中國民眾肆意燒殺搶掠,襲擊中國地方官府和軍隊,氣焰一時甚囂塵上。關於這一問題,咱們後面會專門講講,看看這個大韓帝國在歷史上是多麼兇惡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