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駱賓王的經典五絕,構思巧妙,筆調蒼涼,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情懷

駱賓王(約638—684), 字觀光, 唐朝著名詩人, 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 且身受迫害, 愛國之志無從施展。 他常為自己的遭際感到不平, 他的《于易水送人一絕》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古詩詩意圖:易水送別

全詩

此地別燕丹, 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 今日水猶寒。

燕丹:戰國時燕國的太子丹。

壯士:指荊軻, 戰國衛人, 刺客。

古詩詩意圖:易水送別

就是在這個地方燕太子丹送別荊軻,

壯士慷慨悲歌發豎衝冠。 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 今日的易水還是那樣清寒。

易水送別

西元679年冬, 駱賓王奔赴幽燕一帶, 側身於軍幕之中, 決心報效國家, 此古詩大約寫於這一時期, 描述了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

並借詠史以喻今。

易水河畔, 他送別友人, 此情此景不禁讓他聯想到燕太子丹為荊軻送別時的場景, 如今荊軻雖已不在, 但他那視死如歸的氣概還在, 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還在。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 尤其是詩尾的“寒”字, 更是畫龍點睛之筆, 寓意豐富, 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 作者借懷古以慨今, 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 既是詠史又是抒懷, 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 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 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 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全詩格調慷慨激越, 抒發了詩人壯志難酬、悲痛難抑的情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