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常咳嗽、呼吸困難,這病可讓你喪失肺功能!長期這樣會出大問題

本文專家 / 吳本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11月15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 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 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見慢性疾病。

慢阻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慢阻肺是個體易感因素和環境因素兩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

個體因素

主要為alpha-1抗胰蛋白酶缺乏, 該酶缺乏與非吸煙者的肺氣腫有關, 但在我國未見正式報導。 支氣管哮喘和氣道高反應性是慢阻肺的危險因素。

環境因素

包括吸煙(包括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 接觸職業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及室內空氣污染等), 空氣污染物的吸入(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包括烹調時產生的大量油煙和生物燃料產生的煙塵), 感染(細菌和病毒等), 社會經濟地位(可能與室內外空氣污染程度、營養狀況等)。

慢阻肺有哪些典型症狀, 哪些情況應及時就醫?

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通常為首發症狀, 初起呈間歇性, 早晨嚴重, 逐漸出現早晚或全天咳嗽, 但夜間咳嗽不明顯。 咳嗽後有少許黏液痰, 清晨較多;合併感染後咳膿性痰。

氣短或呼吸困難

是慢阻肺的標誌性症狀。 早期僅僅在勞力時出現, 以後逐漸加重, 甚至休息時也覺得呼吸困難。

此外還會有全身症狀, 嚴重者有體重下降、食欲減退、外周肌肉萎縮和功能障礙、精神抑鬱和(或)焦慮等。

慢阻肺存在“靜息區”, 輕中度慢阻肺患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能察覺肺功能的緩慢下降,

有時僅在活動後氣促, 多數活動耐力下降。 而且慢阻肺患者多為老齡人, 他們自以為與身體功能狀態下降有關, 並且吸煙者長期具有咳嗽排痰與已經

發生慢阻肺後的咳嗽咳痰難以識別。

出現這種情況, 及時就醫

因此一旦出現長期咳嗽咳痰或伴有氣促, 需要及時就醫作肺功能檢查, 因為肺功能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 不過還要作胸部X線甚至CT檢查, 用以確定肺部併發症, 並與其他相似疾病相鑒別。 此外, 醫務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對易感人群的

肺功能檢測的重要性, 及早發現才能有效防治。

對於慢阻肺該如何預防?

預防慢阻肺主要是避免發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誘發因素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

拒絕吸煙

吸煙是最主要的高危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約90%有吸煙或曾有吸煙史, 吸煙者易於忽視早期症狀如咳嗽、咳痰和活動後氣促等, 因為吸煙本身就容易引起長期反復的咳嗽排痰, 從而掩蓋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症狀, 引起肺功能持續損傷及氣流阻塞不斷加劇。

戒煙是減緩慢阻肺進展的唯一有效措施,越早戒煙,對改善肺功能越有益。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煙都有益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

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

控制職業和環境污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可減輕氣道和肺的異常炎症反應。

趁早防治呼吸系統感染

積極防治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系統感染,可能有助於減少以後慢阻肺的發生。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細菌溶解物、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對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復感染可能有益。

多運動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可幫助改善機體一般狀況。

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

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以盡可能早期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干預。慢阻肺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重於治療。

引起肺功能持續損傷及氣流阻塞不斷加劇。

戒煙是減緩慢阻肺進展的唯一有效措施,越早戒煙,對改善肺功能越有益。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煙都有益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

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

控制職業和環境污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可減輕氣道和肺的異常炎症反應。

趁早防治呼吸系統感染

積極防治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系統感染,可能有助於減少以後慢阻肺的發生。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細菌溶解物、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對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復感染可能有益。

多運動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可幫助改善機體一般狀況。

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

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肺功能監測,以盡可能早期發現慢阻肺並及時予以干預。慢阻肺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干預重於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