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澳洲,別一味關注同性婚姻了,好好看看消亡的汽車製造業吧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通用汽車霍頓在阿德萊德的Elizabeth生產線正式關閉。 這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 因為霍頓澳洲工廠的關閉, 加之2016年福特和豐田的關閉, 意味著“澳洲制”造汽車正式成為歷史。 不用花費太長的時間, 澳洲將會發現, 失去一個帶來5萬就業的產業意味著什麼。 製造業, 因為其對社會基礎設施的高度依賴, 被認為是社會綜合指數的晴雨錶。 對於澳大利亞而言, 汽車產業代表了其製造業中最中堅的力量, 其發展史和消亡史,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澳洲製造業的興衰縮影。

澳洲汽車產業簡史

在歷史上,

由於地緣因素的影響, 澳大利亞人有強烈的意願和需求自己生產汽車。 澳洲的汽車生產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6年, 距今已經有121年的歷史了。 早期的澳大利亞政府創建了一個無邊界的市場環境, 並通過關稅保護促進了澳洲本土的小型製造業的成長。

澳洲的第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廠是1925年由澳大利亞福特汽車有限公司在Victoria的Geelong開設的。

澳洲生產的第一輛汽車Ford Model T (圖片來源維琪百科)

1931年, 澳洲本土公司霍頓被通用汽車收購。 霍頓為通用汽車生產配件並提供組裝服務。 1948年通用霍頓開始在澳洲自主設計和生產汽車, 不過其在汽車行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當霍頓從傳統的馬具生產商轉型為提供汽車裝飾維修服務的時候。

首相Ben Chifley 在霍頓廠房參觀澳洲第一輛自主生產的汽車 (圖片來源Herald Sun)

豐田汽車在澳洲的歷史比福特和霍頓要晚一點。 豐田汽車澳洲成立於1958年, 但直到1963年才開始正式組裝和生產汽車。 至此, 澳大利亞的三大汽車廠的格局正式形成。

澳洲豐田在1963年組裝的第一台卡羅拉(圖片來源MOMENTcar)

至此, 澳大利亞的三大汽車廠的格局正式形成。

澳大利亞以生產大排量的汽車聞名於世。 在早期關稅和政策的保護下, 澳大利亞汽車行業很大程度上避開了外來的競爭, 很快就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 20世紀70年代是澳大利亞汽車行業的巔峰, 澳洲的汽車生產商們一年可以生產47.5萬量汽車(1974), 總產量在全世界排在第十。

進入21世紀, 澳洲汽車製造業有著比上個世紀70年代更先進的技術, 更強的產能, 同時也有著更高的人工支出。 2016年澳洲汽車總產量僅有16.1萬量, 勉強超過了70年代最高產量的1/3, 僅排在世界第32位。 成本的大幅上升, 銷量的嚴重下滑, 讓汽車製造商們難以為繼。

2013年, 三大汽車廠分別宣佈, 將於2016年和2017年停止所有在澳大利亞境內的汽車生產。 2017年10月20日, 最後一台霍頓V8 Commodore走下生產線, 同時宣告了澳大利亞汽車產業的終結, 以及澳大利亞自主汽車品牌的最後榮光的熄滅。

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澳洲經濟的增長陷入了停滯狀態,政府對此感到憂心忡忡。那是一個充滿了社會變革和衝突,拒絕接受價值觀的時代。人們厭惡秩序,討厭製造業的工作,嚮往白領生活。工會也在推波助瀾地玩弄手中政治和罷工兩件大殺器,磨刀霍霍地向政府和企業提出各種無理要求。氾濫的貿易保護主義滋生了大量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公司,而過度的依賴國際投資則將重多的策略行業的控制權拱手相讓。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澳洲政府決定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地——挖礦。挖煤、裝船,然後換成滿載而歸的財富,賺錢如此的容易還要什麼製造業呢?為了進一步促進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政府開始簽署各種以減少雙邊貿易關稅為主要目的自由貿易協定。當這些協定在預期之外野蠻生長的時候,就出現了前面滑稽的一幕,澳洲利亞政府一面舉國歡慶的迎接經濟的高速增長,一面對著製造業的GDP從50年代的29%降到2016年的6.05%視若無睹,至於在製造業中不過區區29%比例的汽車製造業那就更是不足為道了。

另一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澳洲的汽車製造業節節敗退,但他們並不想輕易的將自己投注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心血付之東流。汽車行業向澳洲政府提出,由政府每年注資$3億澳幣,補貼汽車行業第一梯隊的120家製造商和供應商。作為回報,汽車製造商在保證繼續運營的基礎上,對汽車行業追加3倍的投資。

013年換屆之後,政府大幅削減了對製造業的政府支出,並完全停止了對汽車行業的支持,從而敲響了澳洲汽車業的喪鐘。無怪乎三大汽車廠紛紛在2013年宣佈計畫關閉其在澳洲的生產工廠。

It’s difficult to predict when it will die because it also depends on the supply base and as soon as you have a reduction in the scale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 let’s assume one of the three decides to exit Australia in terms of manufacturing – then you end up potentially with a sub-scale supplier infrastructure. Once that happens, I think it’s a domino effect.

——Jacques Nasser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12 April 2013

前福特全球CEO Jacques Nasser在2013年接受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時候說到:很難預測(澳洲的汽車行業)什麼時候會死去,因為這還取決於供應的基礎。一旦國內製造業的規模開始縮減,你同時可能也終結了下層的供應商基礎。一旦這些開始了,我想這將會是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

失去汽車產業意味著什麼?

衡量一個產業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可以簡單的通過Gross Value Add (GVA)或者就業人數來判斷,但是生產和就業資料並不能總是很好的衡量一個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像汽車產業這種可以輻射教育與培訓,研究和發展,還有諸多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行業。

研究表明,汽車行業有較高的影響乘數。不同的研究分析認為該乘數介於10到2.9之間。這意味著每$1投入汽車行業的資金將在周邊產業中產生$1.9到$9的價值。根據霍頓提供的資料顯示,政府每增加$1的資助,澳洲經濟體將受益多達$18。

依照三大汽車廠的承諾,他們將對每$1政府資助,追加$3的投資。也就是說政府花在汽車行業的每一澳幣都可能帶來高達$72的產值。我們已經知道澳洲政府拒絕了汽車產業要求每年$3億澳幣資助的要求,那麼澳洲政府也就同時選擇放棄了一個可能價值216億澳幣的投資機會。這就是經濟學上的機會成本。如果澳洲政府在其他地方的投資收益不能超過這個產值,那汽車行業就值得獲得這筆納稅人的錢。

那麼具體來看,汽車行業的關閉帶來的可能影響有哪些呢?特別的,對於關閉工廠所在的維省和南澳會有怎樣的衝擊呢?

海外投資的停止和撤離。所有在汽車產業和相關行業內的海外投資,可能會撤離澳洲經濟環境。數以十億計的直接海外投資將會轉投其他國家的汽車行業,這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的影響相關產業的就業,技術,培訓,科技交流和研發,並進而影響整個經濟體的GDP表現,而不是簡單的帳面損失的73億澳幣的GDP(2018年估計值)。

墨爾本和維省。相關研究表明,維省的汽車行業關閉將使墨爾本2018年當年的GDP下降1.4%,預期到2031年還不能恢復元氣。就業方面,將有3萬3千人失業,預期直到2027年才能恢復,但平均工資水準將永久的下降2%。總消費水準將下降1.9%, 總投資下降3.1%,在研究週期的末期2031年也不能完全恢復。

墨爾本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阿德萊德和南澳。研究表明,2018年,南澳的GDP將下降0.9%,失業人數增加6600人(預期2026年恢復,但平均工資降低),總消費水準下降1.3%,總投資下降2.3%,除了失業率,其他幾項關鍵資料在2031年都難以完全恢復。

阿德萊德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澳大利亞全國範圍。研究表明,2018年全國GDP下降0.52%,失業率下降0.78%,總資產下降0.29%。預期前兩項指標在2023年可以恢復,而總資產在預期中直到2031年依然低於汽車行業關閉前的資料。消費和投資方面,總消費下降0.8%,或者$96億澳幣,預期2027年恢復前值;總投資下降0.6%,大約需要12年恢復。

澳大利亞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研究還表明,汽車行業的離去將對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行業(PSTS)產生重大衝擊。這是一個雇傭著超過一百萬人,或者說8.5%就業人口的超大行業。PSTS行業提供科學研究,建築設計,工程學,計算系統設計,法律,會計,廣告,市場研究,管理及其他諮詢服務,獸醫,和專業攝影等服務。該行業從業的科學家們主要從事的R&D活動。下圖為受到汽車行業關閉影響的10大PSTS行業的全職失業人數預測。

由行業關聯度預測,受到汽車行業關閉影響最大的10個行業的失業人口數 (圖片來源Valadkhani and Smyth)

還有研究表明,汽車製造業為小的零件供應商的就業提供了技術,技能和員工輸出。從汽車行業輸出到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口是相當可觀的。而汽車行業的離去將同時在PSTS行業中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產生一個真空帶,進而嚴重的影響PSTS行業的發展。因此在汽車行業離去以後,PSTS行業將需要更多的投資,但是澳洲政府很默契的,在新的預算案中,不僅完全拋棄了汽車行業,還大幅削減了給PSTS行業的預算。雖然澳洲政府自詡為一個“快速創新的經濟體”,但是實際上科技密集型的產業,可能正在離澳洲而去。

移民政策的縮緊,福利的削弱,對移民的日漸不友好政策,愈發漸高的稅率,以及國際地緣經濟政治的變化,澳大利亞全球最吸引的移民國家的光環正在褪去光彩。澳洲人民引以為傲高工資水準,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大的經濟毒瘤,未來何去何從值得反思。

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澳洲經濟的增長陷入了停滯狀態,政府對此感到憂心忡忡。那是一個充滿了社會變革和衝突,拒絕接受價值觀的時代。人們厭惡秩序,討厭製造業的工作,嚮往白領生活。工會也在推波助瀾地玩弄手中政治和罷工兩件大殺器,磨刀霍霍地向政府和企業提出各種無理要求。氾濫的貿易保護主義滋生了大量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公司,而過度的依賴國際投資則將重多的策略行業的控制權拱手相讓。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澳洲政府決定勵精圖治,發奮圖強地——挖礦。挖煤、裝船,然後換成滿載而歸的財富,賺錢如此的容易還要什麼製造業呢?為了進一步促進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政府開始簽署各種以減少雙邊貿易關稅為主要目的自由貿易協定。當這些協定在預期之外野蠻生長的時候,就出現了前面滑稽的一幕,澳洲利亞政府一面舉國歡慶的迎接經濟的高速增長,一面對著製造業的GDP從50年代的29%降到2016年的6.05%視若無睹,至於在製造業中不過區區29%比例的汽車製造業那就更是不足為道了。

另一方面,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澳洲的汽車製造業節節敗退,但他們並不想輕易的將自己投注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心血付之東流。汽車行業向澳洲政府提出,由政府每年注資$3億澳幣,補貼汽車行業第一梯隊的120家製造商和供應商。作為回報,汽車製造商在保證繼續運營的基礎上,對汽車行業追加3倍的投資。

013年換屆之後,政府大幅削減了對製造業的政府支出,並完全停止了對汽車行業的支持,從而敲響了澳洲汽車業的喪鐘。無怪乎三大汽車廠紛紛在2013年宣佈計畫關閉其在澳洲的生產工廠。

It’s difficult to predict when it will die because it also depends on the supply base and as soon as you have a reduction in the scale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 let’s assume one of the three decides to exit Australia in terms of manufacturing – then you end up potentially with a sub-scale supplier infrastructure. Once that happens, I think it’s a domino effect.

——Jacques Nasser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12 April 2013

前福特全球CEO Jacques Nasser在2013年接受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時候說到:很難預測(澳洲的汽車行業)什麼時候會死去,因為這還取決於供應的基礎。一旦國內製造業的規模開始縮減,你同時可能也終結了下層的供應商基礎。一旦這些開始了,我想這將會是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

失去汽車產業意味著什麼?

衡量一個產業對於國家經濟的影響,可以簡單的通過Gross Value Add (GVA)或者就業人數來判斷,但是生產和就業資料並不能總是很好的衡量一個產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像汽車產業這種可以輻射教育與培訓,研究和發展,還有諸多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行業。

研究表明,汽車行業有較高的影響乘數。不同的研究分析認為該乘數介於10到2.9之間。這意味著每$1投入汽車行業的資金將在周邊產業中產生$1.9到$9的價值。根據霍頓提供的資料顯示,政府每增加$1的資助,澳洲經濟體將受益多達$18。

依照三大汽車廠的承諾,他們將對每$1政府資助,追加$3的投資。也就是說政府花在汽車行業的每一澳幣都可能帶來高達$72的產值。我們已經知道澳洲政府拒絕了汽車產業要求每年$3億澳幣資助的要求,那麼澳洲政府也就同時選擇放棄了一個可能價值216億澳幣的投資機會。這就是經濟學上的機會成本。如果澳洲政府在其他地方的投資收益不能超過這個產值,那汽車行業就值得獲得這筆納稅人的錢。

那麼具體來看,汽車行業的關閉帶來的可能影響有哪些呢?特別的,對於關閉工廠所在的維省和南澳會有怎樣的衝擊呢?

海外投資的停止和撤離。所有在汽車產業和相關行業內的海外投資,可能會撤離澳洲經濟環境。數以十億計的直接海外投資將會轉投其他國家的汽車行業,這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的影響相關產業的就業,技術,培訓,科技交流和研發,並進而影響整個經濟體的GDP表現,而不是簡單的帳面損失的73億澳幣的GDP(2018年估計值)。

墨爾本和維省。相關研究表明,維省的汽車行業關閉將使墨爾本2018年當年的GDP下降1.4%,預期到2031年還不能恢復元氣。就業方面,將有3萬3千人失業,預期直到2027年才能恢復,但平均工資水準將永久的下降2%。總消費水準將下降1.9%, 總投資下降3.1%,在研究週期的末期2031年也不能完全恢復。

墨爾本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阿德萊德和南澳。研究表明,2018年,南澳的GDP將下降0.9%,失業人數增加6600人(預期2026年恢復,但平均工資降低),總消費水準下降1.3%,總投資下降2.3%,除了失業率,其他幾項關鍵資料在2031年都難以完全恢復。

阿德萊德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澳大利亞全國範圍。研究表明,2018年全國GDP下降0.52%,失業率下降0.78%,總資產下降0.29%。預期前兩項指標在2023年可以恢復,而總資產在預期中直到2031年依然低於汽車行業關閉前的資料。消費和投資方面,總消費下降0.8%,或者$96億澳幣,預期2027年恢復前值;總投資下降0.6%,大約需要12年恢復。

澳大利亞GDP,就業率和資本百分比變化趨勢預測 (圖片來源Federal Chamber of Automotive Industries)

研究還表明,汽車行業的離去將對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行業(PSTS)產生重大衝擊。這是一個雇傭著超過一百萬人,或者說8.5%就業人口的超大行業。PSTS行業提供科學研究,建築設計,工程學,計算系統設計,法律,會計,廣告,市場研究,管理及其他諮詢服務,獸醫,和專業攝影等服務。該行業從業的科學家們主要從事的R&D活動。下圖為受到汽車行業關閉影響的10大PSTS行業的全職失業人數預測。

由行業關聯度預測,受到汽車行業關閉影響最大的10個行業的失業人口數 (圖片來源Valadkhani and Smyth)

還有研究表明,汽車製造業為小的零件供應商的就業提供了技術,技能和員工輸出。從汽車行業輸出到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口是相當可觀的。而汽車行業的離去將同時在PSTS行業中的上游產業和下游產業產生一個真空帶,進而嚴重的影響PSTS行業的發展。因此在汽車行業離去以後,PSTS行業將需要更多的投資,但是澳洲政府很默契的,在新的預算案中,不僅完全拋棄了汽車行業,還大幅削減了給PSTS行業的預算。雖然澳洲政府自詡為一個“快速創新的經濟體”,但是實際上科技密集型的產業,可能正在離澳洲而去。

移民政策的縮緊,福利的削弱,對移民的日漸不友好政策,愈發漸高的稅率,以及國際地緣經濟政治的變化,澳大利亞全球最吸引的移民國家的光環正在褪去光彩。澳洲人民引以為傲高工資水準,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大的經濟毒瘤,未來何去何從值得反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