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上海灘黑道“教父”范高頭:比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還要牛氣

舊上海黑道上大名鼎鼎的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被稱為“三大亨”, 現在有些書上還稱他們是“上海教父”。 其實大亨之前還有大亨, 教父上面還有教父, 這就是他們的老前輩范高頭。

范高頭, 川沙人, 本名趙阿寶, 因為腦門上長有一顆碩大的肉瘤, 好像頭上又多生了一個小腦袋, 因而得了個綽號“范高頭”, 從此便“以號行世”了。 早年的范高頭以撐船為生, 因為天性兇狠, 孔武有力, 被船戶擁戴為老大。 時值清末, 社會動盪, 范高頭趁機把一夥同他氣味相投的艄公舵手糾集起來, 先從強佔水路、欺淩同行、騙脅客商、要勒錢物這類勾當幹起, 闖出名氣後, 遠近來投, 又做起了販運私鹽的買賣。

浦東為濱海之區, 居民夙以煮鹽為業, 販運私鹽者很多, 因為多走水路, 對於沿河設卡的巡防營和遊弋河上的緝私船, 照例都要主動孝敬。 范高頭不吃這一套, 買來快槍土炮, 親自押運。 無論巡防營還是緝私船, 看見誰敢攔截他, 先一炮打過去, 幾個回合下來, 反倒是亡命之徒占了上風, 要保命的營兵和鹽捕望風披靡, 都躲得遠遠的。 於是范高頭的販私團隊日益壯大, 終於成為威震江海的大鹽梟。 在成為江蘇第一號“梟匪”之前,

范高頭已經由人引帶, 正式融入幫會, 既是青幫某字輩大哥, 又充紅幫青龍山會首。 那時候黃金榮還沒有開香堂的資格, 杜月笙和張嘯林還沒有“出道”。

不過, 范高頭“生意”越做越大, 公然搶洋人的財路。 當時鴉片買賣是洋商操縱的“合法貿易”, 每年都有無數裝有成千上萬箱鴉片的外國輪船駛往上海,

再從上海向全國批銷, 用不著走私, 而其利潤回報遠比販私鹽豐厚, 令范高頭垂涎不已, 乃以搶劫鴉片為新的行當。 因為黃浦江水位淺, 輪船不能靠岸, 只好雇用小船將鴉片駁運上岸。 范高頭遂從掌控駁運人手, 組織“水老鼠”深更半夜時將駁運鴉片的小船弄翻, 再尋找時機從水裡將鴉片打撈上來, 一次得手即可獲鴉片數箱, 一箱二三百斤, 價值達數千銀元, 范高頭僅此一項便大發橫財, 所以揮金如土, 極盡奢侈。

盜搶鴉片直接危害洋商利益, 加上范高頭對租界內其他各色犯罪剛夥的操縱, 因此列強在華勢力也視他為大患, 不斷敦促清政府擒拿。 一個黑道頭子成為外交函電中的熱門話題, 這等“榮耀”似乎也為後起的三大亨所不及。 由此, 歷任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和上海道台, 莫不以捕獲范高頭為緊要事務。 直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八月, 范高頭終於被捉拿歸案。 約計范高頭從浦東被捕到梟首吳市, 不到24小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