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喜歡《金瓶梅》的書友,這五本書不能錯過

《金瓶梅》是蘭陵笑笑生從英雄傳奇《水滸傳》中西門慶與潘金蓮私通的情節枝生出來的, 不同于描寫農民運動的轟轟烈烈, 《金瓶梅》則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欺詐、奸邪的醜陋社會。 我們更多將《金瓶梅》稱作為“世情書”, 就是將其定義為社會寫實的一面鏡子。

1.金瓶梅評點/徐州明清十人文萃

“徐州明清十人文萃叢書收錄的是徐州明清時期十位元歷史文化名人的作品集, 這十位元名人分別是:明萬歷朝進士張貞觀, 明代散曲大家、“樂王”陳鐸, 明崇禎朝舉人、著名遺民詩人閻爾梅、萬壽祺, 清康熙朝狀元、詩人李蟠, 清《金瓶梅》評點家張竹坡, 清雍正朝兵部尚書、直隸總督李衛, 清道光朝拔貢、咸豐朝舉人、詩人孫運錦, 清光緒朝舉人、書法家張伯英, 清末民初學者、詩人周祥駿。 本冊為其中之一。

(金瓶梅評點/徐州明清十人文萃)

張竹坡(1670-1698), 《金瓶梅》評點家。 名道深, 字自德, 號竹坡。 徐州人。 自幼聰穎好學, 6歲即能吟詩作對, 以博聞強記聞名遐邇。 然仕途不順, 屢試不第後遍游京師, 在天下名流薈萃的長安書社大展詩才。 1695年對《金瓶梅》下了“第一奇書非淫書”的評語, 成為後人研究《金瓶梅》的重要依據, 確立了《金瓶梅》為我國四大奇書之首的地位,

也為我國文藝理論留下了一份十分寶貴的遺產。 康熙三十七年(1698)病歿, 年僅29歲。

2.葉思芬說金瓶梅:世道與人心

《金瓶梅》對世情的揭露, 對人性的描繪, 比它的情色描寫更具衝擊力與持久性。

在解讀者葉思芬的眼中, 這不是一部人們慣常認為的“淫書”“禁書”, 而是一部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 描寫日常生活的書, 寫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愛恨情愁、貪嗔癡慢、生離死別。

在這裡, 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後期運河沿岸一個有錢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蓮如何掙扎謀求一個更好地未來;看到西門慶在官場、商場乃至歡場的應對進退;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員、商人、妓女與尼姑的生活點滴, 以及這樣的日常中, 人的可笑、人的可怕,

還有人的可憫;看到數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說金瓶梅: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 臺灣大學中國藝術史碩士, 現任教于臺灣科技大學, 講授《紅樓夢》、藝術賞析、飲食文學等課程。 著有《千載餘情》《臺灣美術全集14——陳植棋》。 近十年於敏隆講堂先後開講《成住壞空看<紅樓夢>》、張愛玲、歷代短篇小說、故宮書畫精華及《世道人心話金瓶》等課程。

3.金瓶梅風物志:明中葉的社會百態

《金瓶梅》因為包含著女人、金錢、腐敗、市井、情色等元素, 400多年一直飽受垢議。

本書是一本用另類視角、另類眼光詮釋《金瓶梅》的著作。 本書從歷史角度、服飾描寫、飲食習俗、民俗風情、經濟生活等多個角度, 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葉服飾潮流、官場腐敗、婚姻基礎、養生之道、遊藝娛樂、購房置業等社會生活, 涉及官場、情場、生意場、房地產等領域, 告訴讀者一個曾經被誤讀、誤解的《金瓶梅》, 其實是一部明中葉的百科全書。

對於《金瓶梅》中房地產以及女性服飾的研究, 是本書的一個創造, 作者獨具慧眼, 廣泛搜集資料加以整理,得到了頗有意義的收穫,使讀者對明中葉的住宅房、商品房,女性衣著的瞭解有了極大的深入。

(金瓶梅風物志:明中葉的社會百態)


黃強(1963- ),字不息,江蘇南京人。創辦或參與創辦南京地區多個平面媒體、電視新聞欄目、網路媒體。現為金陵老年大學文史系副教授、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戰略發展委員,中國金瓶梅研究會理事,今日頭條千人萬元計畫簽約作者。

曾獨闢蹊徑,將服飾學知識應用到《金瓶梅》研究之中,拓展了《金瓶梅》研究新方法;第一個在《金瓶梅》研究領域提出時代背景為正德朝的學術觀點,成一家之說;出版中國第一本內衣史專著、第一本文人置業經濟史專著、第一本南京區域服飾史專著;著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專案、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專案。

4.黃霖講《金瓶梅》

《金瓶梅》甫一問世,就眾說紛紜。千百年來,毀之者將它視作“壞人心術”、“決當焚之”的“古今第一淫書”;崇之者則稱它是“雲霞滿紙”的“逸典”,是“稗官之上乘”,是“中國小說發展的極峰”……千秋功罪,大家評說。《黃霖講<金瓶梅>》收入金學名家黃霖先生從人物形象、社會文化、藝術成就多方面賞析《金瓶梅》的文章五十篇。作者別具匠心,獨闢蹊徑,奇書妙解,以歷史的宏闊視野,文學的犀利筆觸,藝術的精准分析,巧妙地引領讀者進入《金瓶梅》光怪陸離的境界,聚焦婆娑世界眾生百態,透視沒落時代鏡底春秋,觀賞世俗社會風情畫卷,品味千古“第一奇書”,領悟“金學”無窮奧秘。

(黃霖講《金瓶梅》)

黃霖,著名古典文學專家。現為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所所長,兼任中國近代文學會會長、中國明代文學會會長、中國《金瓶梅》研究會會長等職。在《金瓶梅》研究方面成果豐碩,被譽為中國《金瓶梅》研究第一人。

5.劉心武揭秘《金瓶梅》

《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之一,海外影響力超越《紅樓夢》,甚至成為研究中國明代中後期社會風貌的重要參考作品。

劉心武在本書揭秘了《金瓶梅》中鮮為人知的文本得失、細節關聯、人物命運、寫作藝術。

展現了《金瓶梅》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摒棄為人詬病的情色描寫。

目的不在於向大眾推廣《金瓶梅》,而是力求通過此書讓讀者瞭解《金瓶梅》在中國文學史和人類文化史中的地位。

(劉心武揭秘《金瓶梅》)

劉心武 1942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曾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誌主編。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的發軔作。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四牌樓》獲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獎。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陸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錄製播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系列節目共計61集,並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引發國內新的《紅樓夢》熱。2012年出版《劉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開刊發過的文字。除小說與《紅樓夢》研究外,還從事建築評論和散文隨筆寫作。2012年出版《劉心武評點〈金瓶梅〉》。2014年推出新的長篇小說《飄窗》。

劉心武使用“零起步”寫法,使讀者不必通讀幾十萬字的《金瓶梅》,便可瞭解原著。

《金瓶梅》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對古老社會作出的深刻描寫,就像在歷史的新時代將要到來之前,給舊時代做了一個總的判決一樣。《金瓶梅》不能算是時代的奇聞,而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廣泛搜集資料加以整理,得到了頗有意義的收穫,使讀者對明中葉的住宅房、商品房,女性衣著的瞭解有了極大的深入。

(金瓶梅風物志:明中葉的社會百態)


黃強(1963- ),字不息,江蘇南京人。創辦或參與創辦南京地區多個平面媒體、電視新聞欄目、網路媒體。現為金陵老年大學文史系副教授、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戰略發展委員,中國金瓶梅研究會理事,今日頭條千人萬元計畫簽約作者。

曾獨闢蹊徑,將服飾學知識應用到《金瓶梅》研究之中,拓展了《金瓶梅》研究新方法;第一個在《金瓶梅》研究領域提出時代背景為正德朝的學術觀點,成一家之說;出版中國第一本內衣史專著、第一本文人置業經濟史專著、第一本南京區域服飾史專著;著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規劃專案、2017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專案。

4.黃霖講《金瓶梅》

《金瓶梅》甫一問世,就眾說紛紜。千百年來,毀之者將它視作“壞人心術”、“決當焚之”的“古今第一淫書”;崇之者則稱它是“雲霞滿紙”的“逸典”,是“稗官之上乘”,是“中國小說發展的極峰”……千秋功罪,大家評說。《黃霖講<金瓶梅>》收入金學名家黃霖先生從人物形象、社會文化、藝術成就多方面賞析《金瓶梅》的文章五十篇。作者別具匠心,獨闢蹊徑,奇書妙解,以歷史的宏闊視野,文學的犀利筆觸,藝術的精准分析,巧妙地引領讀者進入《金瓶梅》光怪陸離的境界,聚焦婆娑世界眾生百態,透視沒落時代鏡底春秋,觀賞世俗社會風情畫卷,品味千古“第一奇書”,領悟“金學”無窮奧秘。

(黃霖講《金瓶梅》)

黃霖,著名古典文學專家。現為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所所長,兼任中國近代文學會會長、中國明代文學會會長、中國《金瓶梅》研究會會長等職。在《金瓶梅》研究方面成果豐碩,被譽為中國《金瓶梅》研究第一人。

5.劉心武揭秘《金瓶梅》

《金瓶梅》: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之一,海外影響力超越《紅樓夢》,甚至成為研究中國明代中後期社會風貌的重要參考作品。

劉心武在本書揭秘了《金瓶梅》中鮮為人知的文本得失、細節關聯、人物命運、寫作藝術。

展現了《金瓶梅》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摒棄為人詬病的情色描寫。

目的不在於向大眾推廣《金瓶梅》,而是力求通過此書讓讀者瞭解《金瓶梅》在中國文學史和人類文化史中的地位。

(劉心武揭秘《金瓶梅》)

劉心武 1942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曾當過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雜誌主編。1977年發表短篇小說《班主任》被認為是“傷痕文學”的發軔作。長篇小說《鐘鼓樓》獲第二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四牌樓》獲第二屆上海優秀長篇小說獎。1993年出版《劉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陸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錄製播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系列節目共計61集,並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引發國內新的《紅樓夢》熱。2012年出版《劉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開刊發過的文字。除小說與《紅樓夢》研究外,還從事建築評論和散文隨筆寫作。2012年出版《劉心武評點〈金瓶梅〉》。2014年推出新的長篇小說《飄窗》。

劉心武使用“零起步”寫法,使讀者不必通讀幾十萬字的《金瓶梅》,便可瞭解原著。

《金瓶梅》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對古老社會作出的深刻描寫,就像在歷史的新時代將要到來之前,給舊時代做了一個總的判決一樣。《金瓶梅》不能算是時代的奇聞,而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