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日軍中將號稱最精通中國兵法的人,被擊斃時正讀著《孫子兵法》

在抗日戰爭時期, 日軍中不乏有懂得作戰兵法之人。 不少日本將軍甚至是“中國通”, 對中國的古籍尤其是《孫子兵法》推崇備至。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日軍中將, 當他被擊斃時正捧著一本《孫子兵法》讀得入迷。

1940年春, 日軍集中上萬人對冀南的抗日隊伍進行“大掃蕩”, 日軍指揮官飯田泰次郎率領以日軍第35師團為主力, 兵分多路進行偷襲、合圍, 妄圖消滅抗日隊伍。

飯田泰次郎

為打破日軍的“掃蕩”, 抗日隊伍集中組織人馬, 巧妙地運用破襲戰、地雷戰、水上遊擊戰等戰術有效地打擊了日軍。 戰鬥截止到7月底, 日軍被擊斃近3000人、偽軍400人, 損失巨大, 飯田不得不停止了“掃蕩”。

飯田的慘敗讓他這個號稱日軍中最懂《孫子兵法》, 最會運用計策打仗的日軍將領顏面掃地。 飯田損兵折將, 遭到了日軍第35師團長前田治的責備。 飯田惱羞成怒, 決定要報仇雪恨, 討回這一次慘敗的恥辱。

日軍掃蕩

責備歸責備, 飯田卻不認為自己的指揮有什麼不妥。 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中國人太過狡猾, 不按常規出牌, 還有日軍後繼部隊支援的不力、偽軍怕死拖了後腿等等。 飯田自信, 以自己對《孫子兵法》的研究, 在戰術上是沒有問題的, 下次再戰定能夠成功。

1940年10月上旬, 飯田再次糾集上萬日軍, 兵分多路向抗日隊伍撲來。 飯田此次的戰術是採取各個擊破的方針, 將抗日隊伍分割、隔離再聚殲。 由此, 最大規模的日軍“掃蕩”開始了。 日軍採取“三光”政策, 所到之處焚燒房屋, 搶奪糧食, 見人就殺, 到處都是慘不忍睹的景象。

日軍大隊出城

11月18日, 飯田泰次郎將指揮部設在了丘城附近。 很快, 日軍的指揮部位置便被抗日隊伍偵查得知。 抗日隊伍決定對日軍指揮部進行突襲, 敲掉日軍的指揮中樞。

當天夜裡, 天空漆黑如墨, 伸手不見五指。 一支20餘人的精幹小分隊, 在隊長宋雨春的帶領下, 從日軍紮營的後方灌木叢悄悄摸近指揮部。

午夜時分, 日軍漸漸誰去, 帳篷的汽燈幾乎都熄滅了, 只有位於營地正中的一盞燈還在亮著。 這個帳篷正是日軍少將、此次行動的指揮官飯田泰次郎的, 此時他正躺在鴨絨睡袋裡, 專心致志地讀著《孫子兵法》。 飯田讀得很認真, 一邊讀還一邊做著筆記。 他在筆記本上寫道:“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孫子兵法

宋雨春見機不可失, 立刻下令攻擊, 幾挺輕機槍和十幾支步槍一起射擊。 飯田聽到槍聲驚慌地從床上坐起, 拔出床頭的指揮刀大叫日軍抵抗。

飯田和衛士沖出帳篷, 一邊沖一邊叫喊日軍。 此時, 一顆手榴彈向他飛起, 手榴彈淩空爆炸, 十幾塊彈片全數飛進了他的身體, 飯田隨即丟下指揮刀一頭栽倒。

夜襲日軍(劇照)

此次突襲,在短短的十幾分鐘裡,便有200餘日軍被擊斃,還繳獲了一批戰利品,其中最顯眼的便是飯田的那本《孫子兵法》和他的筆記。

飯田被炸成重傷,日軍拼死帶著他突圍連夜送到日軍夜戰醫院救治,但飯田失血過多,搶救無效而死。飯田死後,被日軍追贈為陸軍中將。

夜襲日軍(劇照)

這個罪行累累的日寇,致死都不明白自己正是中了擒賊先擒王這一計,這就是侵略者的可恥下場。

飯田隨即丟下指揮刀一頭栽倒。

夜襲日軍(劇照)

此次突襲,在短短的十幾分鐘裡,便有200餘日軍被擊斃,還繳獲了一批戰利品,其中最顯眼的便是飯田的那本《孫子兵法》和他的筆記。

飯田被炸成重傷,日軍拼死帶著他突圍連夜送到日軍夜戰醫院救治,但飯田失血過多,搶救無效而死。飯田死後,被日軍追贈為陸軍中將。

夜襲日軍(劇照)

這個罪行累累的日寇,致死都不明白自己正是中了擒賊先擒王這一計,這就是侵略者的可恥下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