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第一個揭露日軍罪行的日本人:被罵成賣國賊,多次受到死亡威脅

“日本是一個不會反省的民族”, 這是日本記者本多勝一的名言。 他是一個獨特的日本人, 也是最有良知和勇氣的日本人。

本多勝一, 1931年11月生於日本長野縣, 1959年在日本最大的報社朝日新聞社工作, 1968年任該社編委。 本多勝一是日本新聞界為數不多的、敢於面對歷史事實的日本人, 他的勇氣和良知舉世聞名。

本多勝一

1971年, 中日尚未建交之時, 本多就到中國各地實地採訪當年日軍在中國的侵華罪行, 回國之後, 他連續在日本媒體《朝日新聞》上連載了他的長篇訪華報導《中國之旅》, 詳細記錄和證實了日軍在侵華期間發生的“百人斬”、大屠殺等罪行。 本多的《中國之旅》激起了日本對“南京大屠殺”的爭論, 日本右翼勢力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刊登多篇文章反駁本多的調查, 試圖全面否定南京大屠殺。

本多勝一的《中國之旅》一書

為了徹底揭開南京大屠殺的真相, 本多在1983、1984、1987年, 連續三次, 沿著當年日軍侵華的路線, 採訪了當年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 通過對大量史料、訪談、調查收集的資料, 他在《朝日期刊》上連載了《通往南京之路》、《南京事件實地調查報告書》、《南京事件中國人生存者證言》等第一手資料, 以無可辯駁的資料和證據駁斥了否定者的無恥讕言。


1997年, 本多將所有的調查資料和書籍整理成了《南京大屠殺》一書, 並且在美國翻譯成英語出版。 中國國內的版本名稱為《南京大屠殺始末採訪錄》。 本多在書的最後一頁寫道:不承認這一段歷史是很丟臉的事情, 也無法向子孫後代說明, 我在做著的事情實際上是日本最應該做的。

日軍攻克南京

本多的調查使他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 在日本不少人尤其是右翼分子罵他為“賣國賊”, 甚至從1971年開始, 便有人開始攻擊本多, 給他郵寄過子彈、血書, 甚至揚言要他小心自己的腦袋。

本多不為所懼, 依然用實際行動去證實所發生的一切。 本多也因此獲得了日本“新聞界的英雄”稱號。 此外, 本多還寫了《戰場村莊》、《美利堅合眾國》等揭露美軍暴行、美國種族歧視的調查書籍, 為此他獲得了皮恩國際記者獎。

1991年, 本多從報社退休, 他創辦了《週刊星期五》雜誌, 繼續刊登和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相關文章, 每個月發行量為6萬份左右。

日軍進入南京

1993年11月, 本多在濱松市舉行演講會, 3名右翼分子暗藏槍支想要暗殺本多勝一。 幸虧警方事先得到消息, 出動30名員警將歹徒拿下才避免了血案的發生。

本多勝一還經常走進課堂給學生上課, 他是一個有良知、有膽識的日本人, 他的付出贏得了中國和世界的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