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粉又與宋粉懟上了,張居正與王安石兩大改革家的高下之辯

王安石與張居正, 一位是宋朝的大改革家, 一位是明朝的大改革家, 分別在宋神宗與明神宗的支持下推行變法, 最後殊途同歸均走向了失敗。 不過兩人的結局又截然不同, 雖然都不同程度得罪了當時的既得利益集團, 但王安石閑雲野鶴安度了晚年, 而張居正卻在死後慘遭抄家大禍。 他們的變法究竟有何異同, 造成了他們迥然不同的結局?

在兩人分別推行變法前夕, 宋朝與明朝面臨的社會政治危機較為相似,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 宋朝中期與明朝中期均出現了大地主大肆兼併土地造成尖銳的階級矛盾的情況,

內外交困又使政府財政出現嚴重危機, 國家均已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

王安石(左)與張居正(右)

而在解決現實危機的時候, 兩人採取了不盡相同的變法理念。 有觀點認為, 王安石的變法理念更類似今天的凱恩斯主義或者馬克思主義,

其本質是通過“公有制”與“國有化”, 達到避免豪強掠奪性哄抬物價, 從而“均天下之財, 使百姓無貧”。 但事與願違, 這一理念不僅觸碰了“與民爭利”的底線, 而且也與北宋一直堅持的市場自由主義相違背。 更何況與張居正相比, 王安石手中權力有限, 無法有效任免變法人才, 造成了變法推行力度有限。

對比王安石, 張居正的變法理念更接近今天芝加哥學派的自由經濟主義, 依靠經濟流通來衡動物價與流通。 作為後輩的張居正顯然吸取了前輩的經驗教訓, 在變法伊始就先推行“考成法”, 通過整頓吏治先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大權在握之後才開始推行他的經濟變法措施, 在執行力上果然要比王安石變法好很多,

很快就收到了非常豐碩的變法成果, 確保了數十年裡明朝國庫充盈, 整個國家的氣象也為之煥然一新。

張居正故居

兩人的變法理念雖然不盡相同, 但變法失敗的結果卻殊途同歸。 究其共同原因, 則不外乎反對集團的力量太過龐大, 他們背後雖然都有皇帝作為後盾,

但依然顯得勢單力薄, 無法與整個大地主階級相對抗。 特別是並沒有掌握大權的王安石, 面對反對集團的反撲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而張居正雖然權傾朝野, 但其權勢過大已經引起明神宗的猜疑, 使得支持變法的最重要的兩個人已經分裂, 變法失敗幾乎是在所難逃。

王安石與張居正的個性與品性也截然不同。 王安石是大文學家, 其文學作品彪炳史冊, 其為人也如其學問, 乾淨而純粹。 在整個變法期間, 他維持了一貫的清廉, 面對誘惑腐蝕毫不動搖, 只是執拗地一股腦地推進變法, 而且在變法過程中沒有造成流血事件。 因此當變法失敗後, 那些曾激烈反對他的人依然非常尊敬他, 比如司馬光、蘇軾等。

所以梁啟超才會在自己的書裡將王安石稱為是“中華史幾千年來最完美的思想家, 在文學思想政治上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完美主義者”。

王安石力排眾議推行變法

相較于王安石的完美主義, 張居正則現實主義得多了。 為了能夠順利上位, 張居正曾多次向大太監馮保行賄, 從而登上了夢寐以求的首輔之位。在政治生涯後期,張居正變得越發窮兵黷武,生活愈發奢靡無度,對於各種賄賂也是來者不拒,成為他政治生涯的極大污點。誠然如張居正所說,“任用一個貪官是為了管住更多貪官”,這樣務實的說法未必沒有道理,但在握瑾懷瑜的王安石面前,張居正的形象則未免過於圓滑世故。

中國封建社會中有名的變法事件,大多以失敗告終,王安石與張居正也無法逃脫這一命運。不過他們不同的變法理念,以及迥異的處事風格,也讓後人對他們有了完全不同的評價,這才引起了明粉和宋粉喋喋不休的爭執。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從而登上了夢寐以求的首輔之位。在政治生涯後期,張居正變得越發窮兵黷武,生活愈發奢靡無度,對於各種賄賂也是來者不拒,成為他政治生涯的極大污點。誠然如張居正所說,“任用一個貪官是為了管住更多貪官”,這樣務實的說法未必沒有道理,但在握瑾懷瑜的王安石面前,張居正的形象則未免過於圓滑世故。

中國封建社會中有名的變法事件,大多以失敗告終,王安石與張居正也無法逃脫這一命運。不過他們不同的變法理念,以及迥異的處事風格,也讓後人對他們有了完全不同的評價,這才引起了明粉和宋粉喋喋不休的爭執。

(責任編輯:楊波)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稿件

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