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後勤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香煙革命

兵法有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真正讓人獲得戰爭勝利的未必是將軍們的臨場指揮, 而是充足的貨運供給。 將士們也是人, 只有吃飽了穿暖了才能奮勇殺敵。 戰爭史上研究戰鬥的人不少, 研究後勤保障的卻並不是什麼顯學。 厭倦了壯麗戰爭史詩畫面的你, 應該也想一探戰爭時代的那些保障勝利的細節吧?後勤戰爭系列就來滿足你的這個願望。

今天抽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走在大街上哪怕看到優雅的女士在抽煙, 我們也不會覺得特別奇怪。 人們能夠在身邊看到的煙草產品也大多是煙捲, 很少再有人拿著煙斗在抽煙了。 即使偶爾遇到幾個大咖抽煙鬥, 我們也只會認為這是他們在裝腔作勢而已。 然而, 習慣了現代生活的我們應該認識到, 這種司空見慣的吸煙現象其實在人類的煙草史上也只是很晚近的改變。 在煙草從新大陸傳入歐亞大陸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

煙斗和竹筒之類的附屬品一直是煙草必不可少的好基友。 抽煙更是男性的標誌性記號, 不信你看《福爾摩斯》全集裡的紳士們, 很多都是老煙槍, 女士卻很少有抽煙的。 古今風俗的不同, 轉捩點居然是因為一場戰爭。

歷時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認為是二戰的預演, 很多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戰爭形態和戰爭技術首次就出現在一戰上。 讀者想必已經很熟悉了的機槍、坦克、鋼盔、生化武器自不必說, 影響一戰戰爭形態最深的其實是鐵絲網和壕溝為主體的塹壕戰。

塹壕戰可不是好熬的, 士兵在泥沙俱下的壕溝裡往往一呆就是幾個月。 你甚至不能露頭, 只要稍有動靜就會被對方的狙擊手和機槍幹掉。 《西線無戰事》裡可憐的男主角, 不就是因為追蝴蝶才被打死的麼?這種充滿焦慮的等待對人的心理來說實在是一種摧殘, 沒有點聊以慰藉的好東西誰也撐不下去。 可是戰場上士兵要保持清醒, 所以禁酒令往往執行非常嚴格。

既然不給喝酒, 成癮品裡危害比較小的也只有煙草了, 所以長官們往往對士兵抽煙視若無睹。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 各國軍隊都還沒有意識到戰爭會變得如此曠日持久, 如此殘酷無情。 士兵們上戰場的裝備裡還帶著自己原來使用的煙具。 這些裝備大同小異, 基本上是長度介於福爾摩斯的煙斗和紀曉嵐的煙袋鍋子之間的煙具。 軍隊後勤處則負責配發做成小方包的散煙草。

抽煙之前, 士兵需要把蓬鬆的煙草塞進去填實, 再用火柴點燃享用。 但這種煙斗攜帶實在是不便, 在和平年代擺擺譜還行, 到了戰爭時代隨時要轉移戰鬥位置的時候就顯得太累贅了。 何況這些煙斗都不是為劇烈碰撞設計的, 放在軍用背包裡容易跟鏟子匕首什麼磕磕碰碰, 很快就壞掉了。 沒有煙袋的士兵在無聊的塹壕裡很容易心情沮喪。 這讓各國的軍官們也感到煩悶, 畢竟心情不好的士兵就叫不應, 在戰場上可是致命的大事。

商品經濟的好處在此時就顯現出來了, 只要戰場上有需求, 後方的商家就能搞出供給。在第一波英國傷病從歐陸撤回國以後,他們帶來了前線兄弟們的苦惱,英國的幾家大煙草公司立刻派遣研發團隊設計適合戰場上使用的煙具。但是不論怎麼改良,煙斗總還是一個累贅,對士兵甚至有生命威脅。於是煙草公司乾脆取消了煙斗,直接按照前線傷兵的指示在工廠裡重現了戰壕裡士兵們發明的紙捲煙。這種新式香煙點火方便、個頭輕巧,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掐掉,提高了士兵的機動性。

不過捲煙也有捲煙的問題,裸裝的捲煙很容易被潮氣浸濕變成廢物。壕溝裡可沒有下水道,一旦下雨那裡邊就變成了游泳池,步兵背包泡在水裡對香煙就更是致命威脅。不過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只要把原來的紙殼外包裝升級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們熟悉的煙盒外的塑膠紙和鐵殼煙盒就是在這個時候為了回應戰壕裡的煙草需求而發明的。

英國人把經驗傳授給法國人,由後者從北非引進煙草大規模製造香煙。據說法國的煙草廠終整場一戰都沒有停工過,就是為了給前線的小夥子們提供香煙。這些技術很快被德國人學走,雙方在煙草軍備競賽上又拉平了。

香煙是不容易發潮了,點火又成為了一個難題。英國軍隊裡有一句話:“點三次煙會要了你的命。”第一次點煙,火光會吸引對面壕溝的注意力;第二次點煙,你給了對面一個瞄準的靶子;第三次點煙,對面就要開槍了。可是偏偏戰場畢竟不是請客吃飯,淒風苦雨都會影響火柴的使用,點好幾根火柴都沒有火實在是正常不過的事。防風火柴於是應運而生。這種火柴填有防水藥,外部則有蠟封,可以在大風中使用,在戰場上無異于救了士兵一命。這種為了滿足士兵排遣憂思所發明出來的裝備,後來成為了各國軍隊、戶外愛好者、航海人員的必備佳品,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隨著戰爭的進程各國的外匯儲備開始變得特別緊張,通貨膨脹也在悄悄蔓延。香煙畢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購買煙草與火柴開始顯得奢侈起來,各國軍需官都在縮減供應給士兵們的煙草,引起了軍中不小的騷動。還好這些騷亂是雙方面的,沒有哪一方從中漁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宣傳攻勢就要派上用場了,英國境內舉行了大規模的煙草募捐活動,號召市民為前線的士兵捐錢買香煙。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幅叫做“Arf a Mo’ Kaiser”的漫畫,畫面上略顯喜感的英國士兵似乎挑著眉毛在向好心的同胞討香煙抽。這次募捐活動相當成功,前後募集了25萬英鎊的煙草專款——這在當年可以兌換將近2噸黃金。

看見前線的將士們吞雲吐霧,後方的人們也開始有樣學樣地做起來。當時煙草和肺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還沒有出現,人們雖然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吸煙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卻還沒有想到抽煙會和肺癌、冠心病之類的病症聯繫在一起。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德國或者俄國,在公共場合吸煙都開始變得帶有軍人的風味,在男人中流行開來。沒有被選上戰場的留守男人們本來就是體格稍弱的人,現在找到了機會在女人面前表現自己的男子漢氣概,自然不會放過。吸煙於是從一小部分人的愛好變成了大規模的成癮品,軍方的宣傳當然“功不可沒”。

不僅男人們愛抽煙,女人也開始抽煙了。很多人認為,全世界範圍內的女權運動起源于二戰之後的美國,因為二戰期間女人頂起了半邊天,美國女人發現自己也能做男人的工作,一些活動先驅的呼聲才得到了大眾的回應。但其實,女人頂起戰爭半邊天的事在一戰時就發生了。一戰期間,英國派出了青壯年勞力中的46%投入戰場,女性只能被迫進入工廠做工。工廠的活計是很辛苦乏味的,為了讓心情好一點,不少女工學會了抽煙。德國女人們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女性”的稱號,表示要和過去唯唯諾諾的女性生活一刀兩斷。抽煙,於是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在兩個性別間像傳染病一樣爆發開來。

等到1919年一戰結束時,已經染上煙癮的人們再也戒不掉這個癮,抽著煙捲的歸國士兵和水手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心目中的煙草形象。等到了二戰爆發的時候,煙供應已經提上了所有後勤官的議事日程,變成了一個正兒八經的後勤任務了。

人們對香煙的熱切喜愛一直延續到今天。看來唯一得利的,也只有煙草公司了。

後方的商家就能搞出供給。在第一波英國傷病從歐陸撤回國以後,他們帶來了前線兄弟們的苦惱,英國的幾家大煙草公司立刻派遣研發團隊設計適合戰場上使用的煙具。但是不論怎麼改良,煙斗總還是一個累贅,對士兵甚至有生命威脅。於是煙草公司乾脆取消了煙斗,直接按照前線傷兵的指示在工廠裡重現了戰壕裡士兵們發明的紙捲煙。這種新式香煙點火方便、個頭輕巧,最重要的是可以隨時掐掉,提高了士兵的機動性。

不過捲煙也有捲煙的問題,裸裝的捲煙很容易被潮氣浸濕變成廢物。壕溝裡可沒有下水道,一旦下雨那裡邊就變成了游泳池,步兵背包泡在水裡對香煙就更是致命威脅。不過這個問題也好解決,只要把原來的紙殼外包裝升級一下就可以了。今天我們熟悉的煙盒外的塑膠紙和鐵殼煙盒就是在這個時候為了回應戰壕裡的煙草需求而發明的。

英國人把經驗傳授給法國人,由後者從北非引進煙草大規模製造香煙。據說法國的煙草廠終整場一戰都沒有停工過,就是為了給前線的小夥子們提供香煙。這些技術很快被德國人學走,雙方在煙草軍備競賽上又拉平了。

香煙是不容易發潮了,點火又成為了一個難題。英國軍隊裡有一句話:“點三次煙會要了你的命。”第一次點煙,火光會吸引對面壕溝的注意力;第二次點煙,你給了對面一個瞄準的靶子;第三次點煙,對面就要開槍了。可是偏偏戰場畢竟不是請客吃飯,淒風苦雨都會影響火柴的使用,點好幾根火柴都沒有火實在是正常不過的事。防風火柴於是應運而生。這種火柴填有防水藥,外部則有蠟封,可以在大風中使用,在戰場上無異于救了士兵一命。這種為了滿足士兵排遣憂思所發明出來的裝備,後來成為了各國軍隊、戶外愛好者、航海人員的必備佳品,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隨著戰爭的進程各國的外匯儲備開始變得特別緊張,通貨膨脹也在悄悄蔓延。香煙畢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購買煙草與火柴開始顯得奢侈起來,各國軍需官都在縮減供應給士兵們的煙草,引起了軍中不小的騷動。還好這些騷亂是雙方面的,沒有哪一方從中漁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宣傳攻勢就要派上用場了,英國境內舉行了大規模的煙草募捐活動,號召市民為前線的士兵捐錢買香煙。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幅叫做“Arf a Mo’ Kaiser”的漫畫,畫面上略顯喜感的英國士兵似乎挑著眉毛在向好心的同胞討香煙抽。這次募捐活動相當成功,前後募集了25萬英鎊的煙草專款——這在當年可以兌換將近2噸黃金。

看見前線的將士們吞雲吐霧,後方的人們也開始有樣學樣地做起來。當時煙草和肺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還沒有出現,人們雖然只是隱隱約約感覺到吸煙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卻還沒有想到抽煙會和肺癌、冠心病之類的病症聯繫在一起。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德國或者俄國,在公共場合吸煙都開始變得帶有軍人的風味,在男人中流行開來。沒有被選上戰場的留守男人們本來就是體格稍弱的人,現在找到了機會在女人面前表現自己的男子漢氣概,自然不會放過。吸煙於是從一小部分人的愛好變成了大規模的成癮品,軍方的宣傳當然“功不可沒”。

不僅男人們愛抽煙,女人也開始抽煙了。很多人認為,全世界範圍內的女權運動起源于二戰之後的美國,因為二戰期間女人頂起了半邊天,美國女人發現自己也能做男人的工作,一些活動先驅的呼聲才得到了大眾的回應。但其實,女人頂起戰爭半邊天的事在一戰時就發生了。一戰期間,英國派出了青壯年勞力中的46%投入戰場,女性只能被迫進入工廠做工。工廠的活計是很辛苦乏味的,為了讓心情好一點,不少女工學會了抽煙。德國女人們還給自己起了一個“新女性”的稱號,表示要和過去唯唯諾諾的女性生活一刀兩斷。抽煙,於是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在兩個性別間像傳染病一樣爆發開來。

等到1919年一戰結束時,已經染上煙癮的人們再也戒不掉這個癮,抽著煙捲的歸國士兵和水手進一步強化了人們心目中的煙草形象。等到了二戰爆發的時候,煙供應已經提上了所有後勤官的議事日程,變成了一個正兒八經的後勤任務了。

人們對香煙的熱切喜愛一直延續到今天。看來唯一得利的,也只有煙草公司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