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要搞基礎設施重建了,你猜他們覺得救星是誰?

中國的私人貸款資金和其他融資, 將使美國人的雙手和勞動重新投入工作, 重建美國的道路、鐵路和港口。

【編者按】

本文系《環球時報》關注中國版文章, 11月15日刊登于美國《財富》雜誌網站。

原標題:為什麼沒有中國, 美國就不能重建

特朗普總統許諾為數以百萬的美國藍領工人創造收入好的新工作, 主要是通過一個目前基本上還沒確定的計畫, 即向美國基礎設施注入一萬億美元的政府和民間資金。 他還承諾“國家重建”項目將“用美國人的雙手和美國人的勞動”來實現。 這是個大構想, 但有個大問題。

美國沒有足夠的資金雇用實現該構想所需的美國人的雙手和美國人的勞動。 資金可能必須來自一個讓人意料不到的地方:中國民營企業。

有人可能自然提出中國的投資在安全、經濟和政治方面是否可行的問題。 安全方面的障礙容易清除。 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只管外國投資者想要控股的投資。

把中國對美國基礎設施的私人投資作為貸款就消除了這種擔憂。

但中國私人投資者投資我們的基礎設施項目有沒有商業理由?有的。 沒錯, 基礎設施項目回報率往往只是個位數, 但此類專案和回報率也能吸引中國投資者。 對於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 基礎設施市場代表其投資多元化和穩定。 而且, 中國投資者會認為這種投資具有雙重好處:有助於創造中美之間政治上更長久的經濟夥伴關係, 並且把中國在美國的印象從“工作掠奪者”變為“工作創造者”。 從政治方面講, 對這種計畫的常見批評是說它把美國出賣給中國。 實際上, 中國的私人貸款資金和其他融資,

將使美國人的雙手和勞動重新投入工作, 重建我們的道路、鐵路和港口。

德克薩斯州可以說就是美中基礎設施投資互惠合作的最明顯和迫切的機遇。 颶風“哈威”給休士頓和周邊地區的重創可能要幾十年才能徹底恢復。 引入中國的私人資本對該地區的恢復將產生幾個正面結果:它能使數百萬美國藍領重回穩定的工作, 使美中關係深化和穩定。 就業應該是美國人的;而創造就業的資本不必是美國的。

(本文作者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中國公共政策中心主任大衛·J·法爾斯坦, 向陽譯)

本期精彩回顧

剛剛, 浦東機場T2航站樓失火, 竟然是因為它!

話放在這: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哪怕擴大到月球、太陽系裡,又奈我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