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不怕娶你,怕娶你的家庭,太現實了

01

心碎了

這幾天, 媽媽的一位閨蜜天天到家裡來找她訴苦, 女兒女婿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女婿先是經常很晚回家, 再到徹夜不歸,

如今已經離家出走兩個月了。

媽媽的這位閨蜜恨恨地說:這麼狠心, 居然連兩個那麼小的孩子都捨得丟下!

對於閨蜜的遭遇, 媽媽雖然耐心地安慰規勸,但私下裡, 她對我說:

“其實女兒的婚姻不幸福, 跟父母的干預有很大關係。 女兒都已經結婚了, 也買了房, 但父母卻不希望他們搬出去獨立生活, 以帶孩子為名, 把女兒栓在自己身邊。

一家六口住在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裡, 女婿常年住在客廳的沙發上, 長此以往, 他自然找藉口不回來, 心裡也難免有怨氣。

更何況他們老兩口規矩又多, 上衛生間要換鞋、晚上不能不洗澡, 哪個女婿喜歡聽丈母娘天天數落嘮叨啊!”

過了一會兒, 媽媽又忍不住跟我說:“看來孩子成家後, 父母就別再去干涉了,

父母摻和得多, 十有八九過不好。 ”

我相信, 這是我媽的真實感受, 這幾年來, 她身邊的朋友干涉子女生活導致離婚的, 已經不下三對了。 我想, 這對她而言, 也是一種警醒吧!

02

馬伊琍說:戀愛雖易, 婚姻不易, 且行且珍惜。

婚姻是複雜的, 就在於告別了戀愛時的花前月下,

你儂我儂, 很多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 有柴米油鹽, 有權力爭奪, 更離不開經濟支撐。

婚姻更意味著兩個人背後的家庭被聯繫到了一起, 而兩個原本毫無關係的陌生群體之間, 更容易因為理念、觀點的不同產生碰撞分歧。

近日, 江蘇一對情侶因21萬彩禮鬧分手的聊天截圖曝光。 男方自述:

“一早又跟未婚妻大吵了一架, 國慶結婚她家又要加彩禮錢, 這都是第三次。 我們兩人也談三年了, 歲數也都不小了, 家裡商量著趁國慶中秋雙節把婚事給辦了, 就這個彩禮, 她家一次次的太過分。

第一次要10萬, 我爸媽一句話沒有, 放在這個社會不多, 雖然家裡為我結婚買了婚房婚車, 再說爸媽一輩子都是普通工人。

第二次說要加個8萬, 我媽說加就加吧, 人家把女兒嫁過來了, 也沒多說多少。

第三次, 是在上次說過的二天后又要加3萬, 賣女兒的啊?都是普通家庭, 不能因為我爸媽喜歡你就這樣, 這婚你愛結不結, 拉倒。 ”

雖說是新聞, 但這樣的事件可不是個例, 兩個已經決定要牽手一生的人, 卻因為婚前雙方父母、親戚要條件、談彩禮談“崩”而分手的例子不在少數。

要麼被逼婚, 要的麼被阻婚, 在中國式的原生家庭裡, 父母介入子女的婚姻, 造成不必要傷害的故事太多了。

03

分離

一位男閨蜜曾經向我訴苦:

“我前妻什麼都好, 就是在原生家庭的界限問題上嚴重分不清。 我們倆有什麼事兒, 她都第一時間告訴她媽, 然後引來一大家子的戰爭。

最後, 我主動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一段時間, 她向我提出重婚, 我一度猶豫, 再仔細問後才知道這是她媽的意思。 我對重婚徹底不抱希望了。 ”

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家庭治療師薩提亞女士認為,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當然也會影響他的婚姻關係。

再加上中國人自古習慣宗族群居,流動性差,傳統上又講究“孝道”、講究“傳宗接代”、講究“養兒防老”,造成了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特別強,習慣於在一種關係網中生存。

因此當我們逐漸長大成人,有一天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庭時,原生家庭的影響就自然會不知不覺地進入新家庭,影響到新家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夫妻之間的關係。

在現在的中國家庭中,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年幼時,父母需要對他加以全方位的保護,不但保護他不受傷害,還要干涉他交什麼朋友,防止他受到壞朋友的影響,不要太早談戀愛……

這種模式一旦保持了下來,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可能很難適應孩子要獨立、自己做決定、有自己隱私的需求。

換句話說,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不獨立,但孩子真正獨立了,他們又難免失落。孩子成年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父母此時就要適時地退出,讓孩子去修煉自己和世界的各種關係。

而很多父母,則將這種過度的保護延續到了孩子成年之後,甚至在他找工作、談戀愛這樣的終身大事上,都不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還想要一手包辦。

當父母的,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都是為了你好。但是,孩子已經是一個有獨立自主思想的人,想要把握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學不會放手,衝突自然在所難免。

04

悲傷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羅子君的丈夫陳俊生對公司同事淩玲產生感情,跟她提出離婚,陳俊生和淩玲成為整部劇中被罵得最慘的角色。

但是從羅子君的角度來講,她婚姻的失敗值得反思:

她在婚後當起了家庭主婦,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她的媽媽隔三差五就到家裡來,想拿什麼拿什麼,這還不夠,羅子君的妹妹、妹夫日子過不下去了,也全靠姐夫一個人接濟。

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羅子君的母親笑容滿面誇陳俊生的話語道出了她的真實想法:你就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支柱。

但是,對於陳俊生來說,他真的願意做這個支柱嗎?

這樣一個不再年輕還在打拼事業的中年男人,他的高收入也伴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更不說還有失業的風險。

而對於這份壓力,羅子君作為妻子不但沒有分擔,反而將她的家人需要也一併壓在丈夫的肩頭.

這個時候,陳俊生遇到了更加獨立、成熟的職場女性淩玲,很自然地會更被她吸引,也會和她更有共同語言。

兩個人能步入婚姻,並相守下去,遠不是互相相愛就夠了。

當陳俊生經歷了一番內心掙扎終於向羅子君提出離婚時,背後有一句潛臺詞就是:我不怕娶你,怕娶你的家庭!

而這些失敗的婚姻也給我們啟示:如果父母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塌糊塗,讓你的婚姻關係緊張,請記住一句話:那是你自己允許的。

父母只會干涉什麼樣的子女呢?那就是:經濟上沒有獨立,生活上習慣依賴,精神上不夠強大的。

對於那些足夠成熟的子女,父母會反過來聽子女的。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父母,但我們的生活不是不能改變的。與其抱怨和指責,不如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和父母相處的方式,而這也是最可控的。

作為成人,首先要讓自己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在此基礎上嘗試著和父母平和地溝通;

其次,設定自己的小家與雙方父母的清晰界限,超出界限和原則的事,要講求方法但卻絕不妥協地拒絕。

這樣看似把疼愛我們的父母推“遠”了。

但長遠來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生活不被過多地干涉、影響,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最後也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平衡的家庭關係。

當然也會影響他的婚姻關係。

再加上中國人自古習慣宗族群居,流動性差,傳統上又講究“孝道”、講究“傳宗接代”、講究“養兒防老”,造成了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特別強,習慣於在一種關係網中生存。

因此當我們逐漸長大成人,有一天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庭時,原生家庭的影響就自然會不知不覺地進入新家庭,影響到新家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夫妻之間的關係。

在現在的中國家庭中,孩子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年幼時,父母需要對他加以全方位的保護,不但保護他不受傷害,還要干涉他交什麼朋友,防止他受到壞朋友的影響,不要太早談戀愛……

這種模式一旦保持了下來,進入青春期後父母可能很難適應孩子要獨立、自己做決定、有自己隱私的需求。

換句話說,父母總是抱怨孩子不獨立,但孩子真正獨立了,他們又難免失落。孩子成年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父母此時就要適時地退出,讓孩子去修煉自己和世界的各種關係。

而很多父母,則將這種過度的保護延續到了孩子成年之後,甚至在他找工作、談戀愛這樣的終身大事上,都不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還想要一手包辦。

當父母的,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都是為了你好。但是,孩子已經是一個有獨立自主思想的人,想要把握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如果父母還學不會放手,衝突自然在所難免。

04

悲傷

在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羅子君的丈夫陳俊生對公司同事淩玲產生感情,跟她提出離婚,陳俊生和淩玲成為整部劇中被罵得最慘的角色。

但是從羅子君的角度來講,她婚姻的失敗值得反思:

她在婚後當起了家庭主婦,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她的媽媽隔三差五就到家裡來,想拿什麼拿什麼,這還不夠,羅子君的妹妹、妹夫日子過不下去了,也全靠姐夫一個人接濟。

在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羅子君的母親笑容滿面誇陳俊生的話語道出了她的真實想法:你就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支柱。

但是,對於陳俊生來說,他真的願意做這個支柱嗎?

這樣一個不再年輕還在打拼事業的中年男人,他的高收入也伴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更不說還有失業的風險。

而對於這份壓力,羅子君作為妻子不但沒有分擔,反而將她的家人需要也一併壓在丈夫的肩頭.

這個時候,陳俊生遇到了更加獨立、成熟的職場女性淩玲,很自然地會更被她吸引,也會和她更有共同語言。

兩個人能步入婚姻,並相守下去,遠不是互相相愛就夠了。

當陳俊生經歷了一番內心掙扎終於向羅子君提出離婚時,背後有一句潛臺詞就是:我不怕娶你,怕娶你的家庭!

而這些失敗的婚姻也給我們啟示:如果父母把你的生活搞得一塌糊塗,讓你的婚姻關係緊張,請記住一句話:那是你自己允許的。

父母只會干涉什麼樣的子女呢?那就是:經濟上沒有獨立,生活上習慣依賴,精神上不夠強大的。

對於那些足夠成熟的子女,父母會反過來聽子女的。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父母,但我們的生活不是不能改變的。與其抱怨和指責,不如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和父母相處的方式,而這也是最可控的。

作為成人,首先要讓自己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在此基礎上嘗試著和父母平和地溝通;

其次,設定自己的小家與雙方父母的清晰界限,超出界限和原則的事,要講求方法但卻絕不妥協地拒絕。

這樣看似把疼愛我們的父母推“遠”了。

但長遠來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生活不被過多地干涉、影響,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最後也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平衡的家庭關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