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注意!這種傳染病近期病例顯著增加!廣東也進入高發期!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一種古老的傳染病

近期已經進入了流行活躍期!

怎麼回事?

11月13日, 香港政府發出新聞公報,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呼籲家長、學校和院舍及醫護人員提高警覺, 預防小孩感染猩紅熱。

在顯微鏡下, 猩紅熱就長這樣!

進入11月份以來, 猩紅熱變得更加猖獗起來。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 猩紅熱在香港一般呈現季節流行, 一般在5-6月及11-3月期間比較活躍。

因此, 該中心預計, 猩紅熱的活躍程度在未來數月將維持在高水準。 家長須多留意子女, 確保他們時刻保持個人、手部和環境衛生。

據悉, 在今年上半年舉行的第十七次粵港澳防治傳染病聯席會議上, 猩紅熱被列為重點關注的病種, 提早做好疾病防控策略的會商。

注意

廣東進入猩紅熱流行高峰期

廣東與香港地緣相近, 人員交流頻密, 猩紅熱的發病情況又是如何呢?

省衛生計生委消息, 根據全省法定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疫情統計, 近幾年廣東的猩紅熱疫情較為平穩, 年均病例約2500例, 比如2015年報告2788例, 2016年報告2599例, 年年都是零死亡報告。 今年, 全省猩紅熱病例7月報告366例, 8月報告203例, 9月報告132例, 10月報告164例。

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孫立梅指出, 根據廣東省疾控中心歷年對猩紅熱疫情監測的情況顯示, 猩紅熱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7月是我省猩紅熱的流行高峰期。

今年10月中旬以來, 廣東全省猩紅熱報告病例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截至目前報告的猩紅熱病例均為散發病例, 無死亡病例報告, 亦未接到集體單位出現暴發疫情的報告, 發病年齡以3-8歲兒童為主。

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 當前本省已進入猩紅熱流行高峰期, 學校、托幼機構等兒童聚集的集體單位應特別注意做好猩紅熱防控工作。

猩紅熱是什麼?

對很多人而言, 猩紅熱是一個遙遠而古老的詞語, 但實際上, 它至今仍活躍在孩子們的身邊。

1833年, 一個患上猩紅熱的女性

猩紅熱是由A群溶血性鏈球菌(也稱為化膿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臨床主要表現為起病急、發熱、咽峽炎、彌漫性皮疹、繼而脫皮, 大多數患者症狀輕, 預後良好, 少數患者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的損害, 極少數引起死亡。

猩紅熱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 通過呼吸、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方式產生飛沫經呼吸道傳播, 部分可通過接觸皮膚傷口或產道等處傳播。 人群普遍容易感染, 以3-8歲兒童多發。

“草莓舌”或感冒症狀外有紅疹

不論是廣東還是香港, 猩紅熱感染人群多是學生、兒童, 那麼,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中招”?

省疾控專家指出, 猩紅熱起病的初始階段, 表現為發燒、喉嚨痛等, 很容易與感冒混淆, 但其實, 看看有沒有出紅疹, 就能識別是否猩紅熱。

猩紅熱發病最初,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第2~3天,患者會出現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從頸部擴散至軀幹和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第3~5天或一周內紅疹消退,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等部位的皮膚會有脫屑。

此外,猩紅熱發病,孩子的舌頭表面可出現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又被稱為“草莓舌”。

草莓舌

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損害心臟

猩紅熱紅疹一周可消退,那是不是就“自愈”沒事了?

省疾控專家指出,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確實古老,感染了也並不可怕,及時確診並採取抗生素治療,口服或注射青黴素類抗生素,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患者一般只需要門診治療。

不過,如果猩紅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者因患者的個人體質,就有可能出現併發症,甚至可損害心臟。

猩紅熱主要有三種併發症

一是局部感染,表現為咽後壁膿腫、中耳炎、淋巴結炎;

二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

三是導致免疫損傷,如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此外,香港衛生署則提醒,猩紅熱還有機會併發肺炎、腦膜炎、心肝腎等臟器損害,甚至引發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預防猩紅熱

少去密閉或擁擠之地!!!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現時沒有疫苗可預防猩紅熱。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以免受感染:

1

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

2

時刻保持雙手清潔。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應立即用梘液洗手;

3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著口鼻,並妥善棄置口鼻分泌物;

4

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5

保持空氣流通;

6

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

廣東省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市民和集體單位可通過三大方面預防猩紅熱:

一: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儘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勤洗手,不隨地吐痰,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物品,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潔、空氣流通,家長及看護人員要幫助小朋友做好個人衛生。讓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提高抵抗力。如發現兒童出現發熱、咽痛和皮疹等,應及時送醫院進行規範診治,根據醫生建議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

二:集體單位積極落實預防控制措施

學校、托幼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包括晨檢、缺勤登記、病例監測、環境通風消毒等,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咽痛及皮疹等症狀,應及時通知家長送醫院就診,出現猩紅熱聚集性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教育部門及衛生計生部門,及時科學處置。

三:醫療機構做好預檢分診工作

加強場所通風,加大候診、就診及治療等區域的消毒頻次,並為就診人員提供便利的洗手設施;各級醫療機構加強對臨床醫生業務培訓,提高診斷水準,及早、規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隨時關注病原耐藥性的變化。

來源 | 廣州日報、半島網

猩紅熱發病最初,通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偶爾會有頭痛、嘔吐和腹痛;第2~3天,患者會出現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從頸部擴散至軀幹和四肢,特別是腋窩、肘部和腹股溝;第3~5天或一周內紅疹消退,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等部位的皮膚會有脫屑。

此外,猩紅熱發病,孩子的舌頭表面可出現草莓般(呈紅色和凹凸)的外觀,又被稱為“草莓舌”。

草莓舌

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損害心臟

猩紅熱紅疹一周可消退,那是不是就“自愈”沒事了?

省疾控專家指出,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確實古老,感染了也並不可怕,及時確診並採取抗生素治療,口服或注射青黴素類抗生素,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患者一般只需要門診治療。

不過,如果猩紅熱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或者因患者的個人體質,就有可能出現併發症,甚至可損害心臟。

猩紅熱主要有三種併發症

一是局部感染,表現為咽後壁膿腫、中耳炎、淋巴結炎;

二是出現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等;

三是導致免疫損傷,如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小球腎炎等。

此外,香港衛生署則提醒,猩紅熱還有機會併發肺炎、腦膜炎、心肝腎等臟器損害,甚至引發較罕見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

預防猩紅熱

少去密閉或擁擠之地!!!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現時沒有疫苗可預防猩紅熱。市民應採取以下措施以免受感染:

1

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

2

時刻保持雙手清潔。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應立即用梘液洗手;

3

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掩著口鼻,並妥善棄置口鼻分泌物;

4

避免與他人共用個人物品,如餐具和毛巾;

5

保持空氣流通;

6

患上猩紅熱的兒童應避免上學或返回幼兒中心,直至退燒和服用抗生素最少24小時後。

廣東省省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市民和集體單位可通過三大方面預防猩紅熱:

一: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

儘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勤洗手,不隨地吐痰,避免共用餐具和毛巾等物品,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潔、空氣流通,家長及看護人員要幫助小朋友做好個人衛生。讓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提高抵抗力。如發現兒童出現發熱、咽痛和皮疹等,應及時送醫院進行規範診治,根據醫生建議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

二:集體單位積極落實預防控制措施

學校、托幼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包括晨檢、缺勤登記、病例監測、環境通風消毒等,如發現學生出現發熱、咽痛及皮疹等症狀,應及時通知家長送醫院就診,出現猩紅熱聚集性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教育部門及衛生計生部門,及時科學處置。

三:醫療機構做好預檢分診工作

加強場所通風,加大候診、就診及治療等區域的消毒頻次,並為就診人員提供便利的洗手設施;各級醫療機構加強對臨床醫生業務培訓,提高診斷水準,及早、規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隨時關注病原耐藥性的變化。

來源 | 廣州日報、半島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