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濟南長清訪古——苾村觀音堂

在長清南15公里的南大沙河中游, 歸德街道與馬山鎮交界處有一村落叫“苾村”。 “苾”, 在普通話裡念bi(四聲), 是芳香的意思。 有趣的是, 唯獨在長清當地念mi(二聲)。 在苾村村中央, 有一座觀音堂。 最早的苾村觀音堂始建于宋代。 院落長30米左右, 寬約各20米。 (據說當年的規模還要大得多)。

觀音堂共三間, 裡面供奉著觀音菩薩。

堂內東西兩牆及堂外東牆上有精美的壁畫。

觀音堂分別于明萬曆年間、清嘉慶年間各重修一次,

後由於文革時期破壞嚴重, 村民們于二零一一年集資再次重修。

現在重修的觀音堂, 仍保留了原狀, 一個四合院, 三間觀音殿, 院門朝北, 正房是黑色起脊小瓦屋頂, 在東西兩側的垂脊上有十個跑獸。

在觀音堂後面,有一棵雌雄同株的銀杏樹。根據苾村村史記載,此樹是在嘉慶2年(即1797年)修廟宇時栽上的,樹齡已經210年了。此樹乍一看是一棵,但生長出兩棵主幹,而且緊緊合攏在一起,部分長在了一起,但是外表能清楚地分辨。兩主幹高近15米,胸圍合在一起,一抱多粗,約180釐米,枝葉繁茂。據說,每年能收穫三四十斤銀杏果。

有關苾村的由來:

苾村原名叫“石門鎮”,建村年代應在唐朝時期,村南虎頭山上的“廟碑”有“石門鎮北去裡許……”的記載。明建文年間(1399~1402),鐵鉉曾阻燕王靖難軍于石門鎮,幾年後,朱棣登基後,即把鐵鉉處死,村民恐受株連,遂改村名。因村沿河長著一種叫“苾草”的香草,人們管這條河叫“苾河”(現南大沙河),於是村民們把“石門鎮”改名為“苾村”,燕王派兵前來報復石門鎮村時,因找不到“石門鎮”這個村,而退兵。苾村的老百姓才躲過了劫難。清代時期村中設驛站後,稱為“苾村鋪”,並且祖祖輩輩相傳至今。後來人們把“苾村鋪”簡稱為“苾村”了。

作者:曹建民

在觀音堂後面,有一棵雌雄同株的銀杏樹。根據苾村村史記載,此樹是在嘉慶2年(即1797年)修廟宇時栽上的,樹齡已經210年了。此樹乍一看是一棵,但生長出兩棵主幹,而且緊緊合攏在一起,部分長在了一起,但是外表能清楚地分辨。兩主幹高近15米,胸圍合在一起,一抱多粗,約180釐米,枝葉繁茂。據說,每年能收穫三四十斤銀杏果。

有關苾村的由來:

苾村原名叫“石門鎮”,建村年代應在唐朝時期,村南虎頭山上的“廟碑”有“石門鎮北去裡許……”的記載。明建文年間(1399~1402),鐵鉉曾阻燕王靖難軍于石門鎮,幾年後,朱棣登基後,即把鐵鉉處死,村民恐受株連,遂改村名。因村沿河長著一種叫“苾草”的香草,人們管這條河叫“苾河”(現南大沙河),於是村民們把“石門鎮”改名為“苾村”,燕王派兵前來報復石門鎮村時,因找不到“石門鎮”這個村,而退兵。苾村的老百姓才躲過了劫難。清代時期村中設驛站後,稱為“苾村鋪”,並且祖祖輩輩相傳至今。後來人們把“苾村鋪”簡稱為“苾村”了。

作者:曹建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