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建築背後的故事:松光電影院

具有百年歷史的松光胡同, 連接著道外區北三道街和北四道街, 是我市目前罕見的天井式胡同, 因為松光電影院在胡同內的北側而得名。 胡同口門臉是二層的折衷主義風格磚混建築, 北三和北四兩端都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 北四一側的樓上仍掛著斑駁的松光電影院幾個大字, 但原來入口的大門洞已被紅磚砌上, 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出入口了。

提起松光電影院, 老道外的人們大都會留有深刻的記憶吧。 這家曾經聲名赫赫的老電影院, 是多少人曾經流連忘返的地方。 對很多人來說這不只是一個普通的電影院, 這裡有著他們童年、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 這曾經是他們在資訊極度匱乏的年代裡, 唯一望向世界的窗。 從早年的《地雷戰》《地道戰》《劉三姐》到後來的《少林寺》《大篷車》《追捕》《辦公室的故事》《佐羅》《葉塞尼亞》《幸福的黃手帕》《虎口脫險》…這些香港、印度、日本、蘇聯、法國、美國的電影向那時懵懂的國人展示了與現實迥異的不同生活。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松光電影院幾乎天天爆滿。 上午有附近學校的學生包場, 中午晚上有普通場。 影票按座位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 幾乎所有的老道外人,

每週都要到這裡來看電影。 當燈光暗去, 銀幕上光影流轉時, 電影就把不同時間河流裡的人, 連接到了一處。 那些和電影相伴的人, 將自己的笑和淚混雜在別人的故事、別人的感情裡, 就忘了現實的困頓與愁煩。 散場了, 一出來, 聞著滿胡同烤肉串的煙火氣, 才會忽的一下回過神來。

松光電影院門票, 圖片來自7788收藏網

到了九十年代, 隨著電視的普及和錄影廳鐳射影院的出現, 電影市場開始走上下坡路。 松光電影院開始有了迴圈場, 一張票可以看好幾部電影, 迴圈一整天。 到了九十年代末, 國內開始施行院線制, 嚴重衝擊了老國有電影院的經營。 1999年, 松光影院成為了浴池, 後來又改做舞廳, 錄影廳, 檯球廳。 捱到2003年, 松光電影院正式關門了。

曾經熱鬧非凡的松光胡同現在已然寂靜, 兩側有幾家賣吃食的老字型大小仍在經營, 其中最著名的是只賣七道菜的老道外名小吃——富強大骨棒。 失去了電影院的客源, 來的就都是回頭客了。 電影院鏽跡斑斑的大門上懸掛著一把大鎖。

松光胡同頹敗了, 然而這並不是它第一次嘗到落寞的滋味, 早在一百年前, 在它成為電影院之前, 它就曾經輝煌也曾經失落過。

一百年前, 哈爾濱最早的糧食交易所也是當年哈爾濱糧食交易的中心就曾在這裡。 它比1920年成立的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還要早, 是全國較早成立的商品交易所。 它所經歷的繁榮與衰落, 正是哈爾濱二十世紀上半葉經濟史的見證。

民國初年, 富饒的黑土地每年僅大豆就出產上億噸, 其中三分之二運往歐美南洋等地。 1915年由海關監督侯延爽等人發起成立了濱江農產交易信託有限公司, 最大股東是成泰益、復興公。 1922年改稱濱江糧食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從北頭道街萬壽宮一帶遷至北三、北四道街之間, 就在現在的松光胡同裡。以百萬資金成為哈爾濱最大的糧食交易中心,改變了外商壟斷哈爾濱市糧食業的局面。

糧食交易所主要承辦大豆、小麥、油餅、麵粉等的買賣。經營模式以期貨交易為主。進行交易的糧商,要取得經紀人資格並繳納保證金後才能上市進行交易。商人買下農民春耕時籌措資金的糧食期票,到了收穫季將期票換成糧食。有的則只需把買賣期票,即可實現贏利。這種高風險和高收益並存的商業行為吸引一些有錢人都把閒錢買了糧食期票。糧交所每月三次在《遠東報》上刊登交易行情,最多時擁有七百多家戶頭,上千名牙紀(交易市場的經紀人),交易異常火爆,場面規模堪稱大氣磅礴。這裡掌控著東北地區大豆和小麥的牌價,甚至影響著國際行情。

1932年,入侵東北的日本人將糧食交易所更名為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交易所,中日雙方商人各出資100萬元,股東700人。1933年,在道外北三道街新建交易所大樓。日本投降後哈爾濱交易所自動關閉。

1938年日本強令制徵收松花江上的輪船。被掠奪了資產的十二家船東推舉曲松齡做代表,經過多次交涉,偽政府將交易所遷出後沉寂的這個地方交給了他們,准許開辦文化場所。經過幾年籌備,1942年春,大國光電影院正式開業,這就是松光電影院的前身。

1945年日本人投降,東北光復。年末,一些思想進步、喜愛話劇的青年在大國光電影院組建了老鄉劇團。1947年哈爾濱市工會店員工作隊接收大國光電影院,改名為店員俱樂部,1949年由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管理委員會接管,更名為第五俱樂部。同年移交給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分公司,1950年更名為松光電影院。文革中曾改名為紅旗電影院,1969年恢復原稱,1972年歸哈爾濱市電影公司直屬。

大概少有人知,這個70米長4米寬的小小胡同見證過如此跌宕起伏的歷史滄桑,直比電影還精彩。當一個世界坍塌的時候,總是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因為一段旅程的結束常常意味著新征程的開始。有人暢想未來,有人沉湎過去。當年大國光電影院掛牌時,會有人懷念糧交所的叱吒風雲嗎?而今松光電影院的放映機已不再沙沙做響,曾經少年的人們也還在回想那些戲夢人生吧。只是嗟歎,戲散了,夢醒了,人生何往?

公交路線:

1路;28路到靖宇頭道街站下車,步行330米

3路;12路;19路;24路;64路;76路;79路;94路;95路;98路;107路;108路;109路;206路;郊6路到道外三道街站下車,步行234米

就在現在的松光胡同裡。以百萬資金成為哈爾濱最大的糧食交易中心,改變了外商壟斷哈爾濱市糧食業的局面。

糧食交易所主要承辦大豆、小麥、油餅、麵粉等的買賣。經營模式以期貨交易為主。進行交易的糧商,要取得經紀人資格並繳納保證金後才能上市進行交易。商人買下農民春耕時籌措資金的糧食期票,到了收穫季將期票換成糧食。有的則只需把買賣期票,即可實現贏利。這種高風險和高收益並存的商業行為吸引一些有錢人都把閒錢買了糧食期票。糧交所每月三次在《遠東報》上刊登交易行情,最多時擁有七百多家戶頭,上千名牙紀(交易市場的經紀人),交易異常火爆,場面規模堪稱大氣磅礴。這裡掌控著東北地區大豆和小麥的牌價,甚至影響著國際行情。

1932年,入侵東北的日本人將糧食交易所更名為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交易所,中日雙方商人各出資100萬元,股東700人。1933年,在道外北三道街新建交易所大樓。日本投降後哈爾濱交易所自動關閉。

1938年日本強令制徵收松花江上的輪船。被掠奪了資產的十二家船東推舉曲松齡做代表,經過多次交涉,偽政府將交易所遷出後沉寂的這個地方交給了他們,准許開辦文化場所。經過幾年籌備,1942年春,大國光電影院正式開業,這就是松光電影院的前身。

1945年日本人投降,東北光復。年末,一些思想進步、喜愛話劇的青年在大國光電影院組建了老鄉劇團。1947年哈爾濱市工會店員工作隊接收大國光電影院,改名為店員俱樂部,1949年由哈爾濱市中蘇友好協會管理委員會接管,更名為第五俱樂部。同年移交給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分公司,1950年更名為松光電影院。文革中曾改名為紅旗電影院,1969年恢復原稱,1972年歸哈爾濱市電影公司直屬。

大概少有人知,這個70米長4米寬的小小胡同見證過如此跌宕起伏的歷史滄桑,直比電影還精彩。當一個世界坍塌的時候,總是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因為一段旅程的結束常常意味著新征程的開始。有人暢想未來,有人沉湎過去。當年大國光電影院掛牌時,會有人懷念糧交所的叱吒風雲嗎?而今松光電影院的放映機已不再沙沙做響,曾經少年的人們也還在回想那些戲夢人生吧。只是嗟歎,戲散了,夢醒了,人生何往?

公交路線:

1路;28路到靖宇頭道街站下車,步行330米

3路;12路;19路;24路;64路;76路;79路;94路;95路;98路;107路;108路;109路;206路;郊6路到道外三道街站下車,步行234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