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初三傑”中唯有張良功成身退,他靠的是什麼?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 字子房, 河南潁川城父(今河南寶豐)人, 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 被譽為“謀聖”。 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 決勝於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張良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的名字因此也成了智慧的代名詞, 與文聖孔丘、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等人一起並列為中國古代的14位聖人。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 漢高祖劉邦的疑心極大, 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 這確實是一大奇跡!張良為什麼能夠在危機重重的宮廷鬥爭中得以善始善終, 也成為一個千古之迷。

張良雖然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功勞不及蕭何、韓信。 怪就怪在劉邦偏將張良推為初漢三傑之首。 還應注意一個細節, 劉邦提到張良的時候, 沒有直呼其名, 而是使用了敬稱, 稱呼張良的字“子房”。

蕭何、韓信則沒有享受相同的待遇。 這還不算, “漢初三傑”之中, 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 還誅滅其三族;蕭何也被治罪下獄, 惟有留侯張良, 自始至終, 都深得劉邦的信任, 同時也贏得了呂後的尊敬, 以至於張良死後還獲得了文成侯的諡號, 兒子張不疑也襲封為侯。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張良的謀略到底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傳說張良是得到了仙助, 《史記》等史籍對這個傳說有詳細記載, 智慧來自神助的傳說使張良的身上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張良曾經閒暇時候在下邳縣橋上散步遊玩, 有一個老翁,

穿著麻布衣服, 走到張良所在的地方, 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橋下面, 回頭對張良說:“小子, 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來!”張良很為此感到驚愕, 想打他。 看他年老, 強行忍住了, 下去取回了鞋子。 老翁又說:“給我穿上!”張良已經替他取回了鞋子, 也就跪下給他穿上。 老翁伸著腳讓張良給他穿上以後, 大笑著離去。

張良非常為此感到驚奇, 目送老翁很遠。 老翁走了大約一裡路, 又回來, 說:“小子可以教誨。 五天后黎明, 與我在此相會。 ”張良為此感到更加奇怪, 跪在地上說:“好。 ”五天后黎明, 張良就來了。 老翁已經先到了, 大怒說:“和老人約定會面, 卻比我遲到, 為什麼呢?”又走了, 並說:“五天后早來。 ”五天后雞剛一啼鳴, 張良又來了。 老翁又先到了, 又大怒說:“又晚來, 為什麼?”又走了, 說:“五天后要早來。 ”五天后, 張良不到半夜就來了。 過了一會, 老翁也到了, 高興的說:“應該像這樣。 ”老翁拿出一本書, 說:“讀這本書就能作皇帝的老師。 十年後你將會發達。 十三年後你會在濟北見到我, 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 ”於是離去, 沒有再說別的話,再也沒有出現。天明以後張良看這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傳說此書是西周薑子牙所著。得到《太公兵法》後,張良手不釋卷,果然成為智謀奇才

功高蓋主,歷來大忌,張良怎會不懂?果然,劉邦定都長安之後,張良就開始遠離廟堂,沉迷於巫術之虛幻,每日靜坐、辟食(就是不吃飯,不進五穀),只吃一種據說可以延年益壽的藥物。整日幽居在家,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有人問其何故,張良答道:“我們張家,幾代都是韓王的宰相,韓王國亡後,我變賣價值黃金24萬兩的家產,向秦王國報仇,曾引起天下震動。今天,以口舌之功,被尊為帝師,封一萬戶侯爵,這是一個平民最高的極限,我已十分滿足。目前唯一的願望,是離開這個煩擾世界,追隨赤松子先生,遨遊世界之外。

張良能安然無恙,劉邦的夫人呂後也起了很大作用。鄭中智說,有段時間,劉邦欲廢掉呂後的兒子,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後想保住兒子的王位,卻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她找到張良求教。張良給呂後出主意說:“當今天下有4位大賢人,皇上想見卻見不到。太子若能請他們為上賓,皇上看見了肯定會對太子刮目相看,就不會廢掉太子了。”呂後按照張良的計謀而行,果然使兒子的王位得以保全,呂後當然對張良十分感激。這件事情,讓頗有計謀的張良自然也多了一把“安全鎖”。從這一點上說,還是張良的智謀救了他自己!

張良作為一介文弱書生,卻能謀劃天下,事畢功成。在他的身上有三點能力值得學習:

1、統籌規劃的能力。劉邦屢次被項羽圍困,都是張良一旁出主意,做規劃,才能最終反敗為勝。在職場中,作為領導的幫手,做出規劃應對各種局面,讓領導放心,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能力。

2、吸納人才的眼光。張良眼光獨到,為劉邦推薦了不少幫手,堪稱當時一流的HR。在組織裡,能為單位挑選人才、吸納人才的人,一定有著別人不具備的高度和大局觀。

3、低調處事的性格。張良在漢朝平定天下後,就過著半退休的生活,這種與世無爭的魄力,實屬難得。大多數人,在獲得成功之後,扔貪戀權力,無休無止,最終擁有的一切反而都失去了

兩千多年前,張良的智慧,值得每個人借鑒。

沒有再說別的話,再也沒有出現。天明以後張良看這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傳說此書是西周薑子牙所著。得到《太公兵法》後,張良手不釋卷,果然成為智謀奇才

功高蓋主,歷來大忌,張良怎會不懂?果然,劉邦定都長安之後,張良就開始遠離廟堂,沉迷於巫術之虛幻,每日靜坐、辟食(就是不吃飯,不進五穀),只吃一種據說可以延年益壽的藥物。整日幽居在家,切斷與外界的聯繫。有人問其何故,張良答道:“我們張家,幾代都是韓王的宰相,韓王國亡後,我變賣價值黃金24萬兩的家產,向秦王國報仇,曾引起天下震動。今天,以口舌之功,被尊為帝師,封一萬戶侯爵,這是一個平民最高的極限,我已十分滿足。目前唯一的願望,是離開這個煩擾世界,追隨赤松子先生,遨遊世界之外。

張良能安然無恙,劉邦的夫人呂後也起了很大作用。鄭中智說,有段時間,劉邦欲廢掉呂後的兒子,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呂後想保住兒子的王位,卻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她找到張良求教。張良給呂後出主意說:“當今天下有4位大賢人,皇上想見卻見不到。太子若能請他們為上賓,皇上看見了肯定會對太子刮目相看,就不會廢掉太子了。”呂後按照張良的計謀而行,果然使兒子的王位得以保全,呂後當然對張良十分感激。這件事情,讓頗有計謀的張良自然也多了一把“安全鎖”。從這一點上說,還是張良的智謀救了他自己!

張良作為一介文弱書生,卻能謀劃天下,事畢功成。在他的身上有三點能力值得學習:

1、統籌規劃的能力。劉邦屢次被項羽圍困,都是張良一旁出主意,做規劃,才能最終反敗為勝。在職場中,作為領導的幫手,做出規劃應對各種局面,讓領導放心,是一種非常難得的能力。

2、吸納人才的眼光。張良眼光獨到,為劉邦推薦了不少幫手,堪稱當時一流的HR。在組織裡,能為單位挑選人才、吸納人才的人,一定有著別人不具備的高度和大局觀。

3、低調處事的性格。張良在漢朝平定天下後,就過著半退休的生活,這種與世無爭的魄力,實屬難得。大多數人,在獲得成功之後,扔貪戀權力,無休無止,最終擁有的一切反而都失去了

兩千多年前,張良的智慧,值得每個人借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