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87年8月29日,鄧小平同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約蒂和贊蓋裡會談

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作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歷史智慧和重要經驗。

在成功開闢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過程中,鄧小平作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其政治體制改革思想至今仍在發揮積極影響。

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步提出了系統的政治體制改革思想,尤其是全面深刻闡述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主要內容、評價標準、基本原則等,並大膽實踐,從而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道路,指明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為之後的政治體制改革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1986年鄧小平再次提出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已經不適應形勢發展。 他認為:“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總的來說是要消除官僚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調動人民和基層單位的積極性。

”後來,鄧小平站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戰略高度上,對政治體制改革進行了總體設計:“我們政治體制改革總的目標是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 ”這就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長期目標。 不久,鄧小平又闡述了具體的近期目標:第一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第二是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調動基層和工人、農民、知識份子的積極性。 三個近期目標,不僅著眼於解決當時政治體制上的主要矛盾,更是為了實現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長期目標。

圖為1987年8月29日,鄧小平同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約蒂和贊蓋裡會談時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很複雜,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 所以,政治體制改革要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 (本報記者 趙大國 整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