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古代帝王家族或是貴族的壽命都很短?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有這麼一種職業, 平均壽命僅僅39歲, 非正常死亡率高達44%, 堪稱古代第一高危職業, 這就是當皇帝!

坐上龍榻的皇帝, 表面看起來無限榮耀, 呼風喚雨, 為所欲為, 但實際上他們卻也是身不由己的一群人。 曾有學者做過一個統計, 古往今來在中國國土上出現過的王朝, 包括大一統的朝代和偏安一隅的小國家, 共有帝王611人, 其中正常死亡的, 即死於疾病或衰老的有339人;非正常死亡的, 即自殺或他殺的竟達272人, 非正常死亡率為44%, 遠遠高於其他職業。

在所有皇帝裡, 生卒年可考的共計209人, 平均壽命僅有39歲。 有誰不渴望長壽?即使他是皇帝!然而, 享年80歲以上的只有梁武帝蕭衍、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清乾隆, 再加上一代女皇武則天, 只有5人。 享年70歲以上的也僅有漢武帝劉徹、東吳孫權、唐高祖李淵、唐玄宗李隆基、遼道宗耶律洪基、明太祖朱元璋,

寥寥6人, 真可謂“皇帝七十古來稀”!然而, 40歲以內的短命皇帝有120余人, 死於30歲以內的有60餘人, 死於20歲以內的有25人。 壽命最短的是東漢殤帝劉隆, 生下一百多天就坐上龍椅, 但在繈褓中只當了8個月皇帝就離開了人世。

皇帝, 權力至高無上, 地位無與倫比。 然而, 他們為何普遍壽命不高, 更有相當一部分人下場淒慘呢?我想, 首先是因為一些皇帝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而選擇自殺或被對手殺害, 甚至被密謀暗殺。

據統計, 由於改朝換代的政治動亂或爭奪皇位的宮廷鬥爭, 就有大約70個皇帝死於非命。 有一些皇帝, 歷史記載說他們是正常病死, 但死因卻極其可疑, 比如秦始皇、唐玄宗、宋太祖、清康熙、雍正以及光緒帝等,

後世史學家經反復研究考證, 這些生前不可一世的皇帝很可能是被人謀殺的, 比如幾乎可以確定光緒帝就是被慈禧太后派人謀害的。

當然, 皇帝短命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天子的特權和極端的物質享受造成的。 皇帝大多早婚, 一般在未成年就妻妾成群, 後妃多到幾十乃至幾百人, 養尊處優, 好逸惡勞, 縱欲無度, 不僅使皇帝們體虛早衰, 而且使後代體質羸弱, 一代不如一代, 清代的同治、光緒不僅早亡, 而且竟然都沒有留下子嗣。 還有一些皇帝妄圖長生不老, 熱衷於煉製服食“仙丹”, 結果導致中毒, 有學者指出雍正帝很可能就是亂服丹藥中毒而亡的。

帝王是古代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在一般人心目中, 帝王住的是豪華宮殿,

穿的是綾羅綢緞, 吃的是山珍海味, 其衣食住行都有很多人侍候, 即使生病, 也隨時有御醫為其治療, 照理說他們的壽命應該比普通人要長, 然而, 事實卻並非如此。

據統計, 從西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開始, 到1911年清朝滅亡為止, 經歷了2100多年, 大約有60多個王朝、400多位帝王出現在這一時期的歷史舞臺上。

在如此眾多的帝王中, 活到古稀之年以上的只有漢武帝劉徹、三國吳大帝孫權、梁武帝蕭衍、改唐國號為周的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高宗乾隆等9人, 其餘的帝王大部分都是短命的, 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0多歲。 封建帝王平均壽命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或因日夜操勞而損壽;或因宮廷鬥爭而死於非命;或因縱情聲色而夭折;或因服食金丹而暴亡;或因飲食無度而誘發致命疾病……與秦以後帝王多短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上古時期的帝王長壽者不少, 據《史記》記載, 黃帝的後代堯和舜都活到了一百多歲。 為何不同時期帝王的壽命長短相差這麼大呢?《黃帝內經》從養生的角度找出了其中的原因:“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知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捨棄享受生活儉樸梁武帝活到86歲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蕭衍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帝王之一。他是漢朝相國蕭何的後代,生於西元464年,卒於西元549年,活了86歲。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南北分裂,戰亂頻仍,社會亂蕩,朝代更迭迅速,大部分帝王在位時間都不長。劉裕開創的劉宋共立國59年,換了8個皇帝;蕭道成開創的齊朝只有23年,先後有7個皇帝登基。梁朝立國雖然也只有55年,但蕭衍在位的時間長達48年,如果不是晚年決策失誤,接納東魏降臣侯景導致自己餓死台城的話,他在位的時間有可能更長。在秦以後的中國歷史上,梁武帝在位時間之長,除了漢武帝和清朝的康熙、乾隆之外,沒有人能超過他。在歷代開國皇帝中,他的長壽更是絕無僅有。梁武帝出身高門,博學多才,著作等身,對儒學、佛學尤其精通。他勤於政務,“冬月四更競,即起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他能活到86歲,主要得益于儉樸的生活作風。受佛教的影響,他從來不吃山珍海味,只吃菜羹、粗飯,而且每天只吃一頓。他穿的是布衣,帽子三年一換,被子兩年一易。“後宮貴妃以下,衣不曳地。性不飲酒,非宗廟祭祀,大饗宴及諸法事,未嘗作樂。”他對臣下說:“朕絕房室三十餘年,至於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于宮,受生不飲酒,不好音聲,朝中曲宴,未嘗奏樂。日常一食,昔腰腹過於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舊帶猶存。”

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知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捨棄享受生活儉樸梁武帝活到86歲南北朝時期梁朝的開國皇帝蕭衍是中國古代最長壽的帝王之一。他是漢朝相國蕭何的後代,生於西元464年,卒於西元549年,活了86歲。南北朝時期的中國南北分裂,戰亂頻仍,社會亂蕩,朝代更迭迅速,大部分帝王在位時間都不長。劉裕開創的劉宋共立國59年,換了8個皇帝;蕭道成開創的齊朝只有23年,先後有7個皇帝登基。梁朝立國雖然也只有55年,但蕭衍在位的時間長達48年,如果不是晚年決策失誤,接納東魏降臣侯景導致自己餓死台城的話,他在位的時間有可能更長。在秦以後的中國歷史上,梁武帝在位時間之長,除了漢武帝和清朝的康熙、乾隆之外,沒有人能超過他。在歷代開國皇帝中,他的長壽更是絕無僅有。梁武帝出身高門,博學多才,著作等身,對儒學、佛學尤其精通。他勤於政務,“冬月四更競,即起視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他能活到86歲,主要得益于儉樸的生活作風。受佛教的影響,他從來不吃山珍海味,只吃菜羹、粗飯,而且每天只吃一頓。他穿的是布衣,帽子三年一換,被子兩年一易。“後宮貴妃以下,衣不曳地。性不飲酒,非宗廟祭祀,大饗宴及諸法事,未嘗作樂。”他對臣下說:“朕絕房室三十餘年,至於居處不過一床之地,雕飾之物不入于宮,受生不飲酒,不好音聲,朝中曲宴,未嘗奏樂。日常一食,昔腰腹過於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餘,舊帶猶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