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啥唐代李白會成為吉爾吉斯的文化交流大使?

為啥唐代李白會成為吉爾吉斯的文化交流大使?

據多方考證,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是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出生地。

儘管目前這個中亞國家的政局正陷入動盪之中, 但這並不影響吉國的旅遊部門繼續大打“詩仙牌”, 讓大詩人李白充當該國的文化交流大使, 爭取中國遊客到此一游, 為冷清的吉國經濟加一把火。

關於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 中國史學界曾有過不同的說法, 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 中國學者普遍認為李白的出生地在四川江油;後經著名學者郭沫若考證, 認為李白的出生地在西域, 即唐朝“安西四鎮”中的碎葉鎮。 郭沫若石破天驚的新提法, 不僅轟動了中國, 就連當時的蘇聯也被驚動了。 1972年-1975年, 蘇聯科學院與吉爾吉斯斯坦加盟共和國聯合對靠近中國新疆的大片七世紀至九世紀的歷史遺跡進行了普查和發掘,

所獲文物多與波斯、突厥文化有關, 涉及中國的只有少量漢、唐、清幾代的錢幣。

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 蘇聯考古隊才取得重大突破。 在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西南8公里的阿克別希姆古城遺址上, 發現了唐朝古城郭的地基和許多佛教文物, 特別還發掘出一塊刻有“安西都護府侍郎李某…”字樣的唐代石碑。 當時蘇聯塔斯社專門發佈消息, 證實了郭沫若最早考證的李白故鄉在碎葉的說法是可信的。

據記載, 從西漢至西晉, 托克馬克曾屬於中國版圖;到唐代又重歸了中國, 被列為經營西域的“安西四鎮”之一, 歸安西都護府管轄。 後因唐末國勢衰落, 被吐蕃攻佔, 之後, 就再未恢復。

十九世紀初, 托克馬克落入浩罕汗國(今烏茲別克斯坦)之手,

1866年, 沙俄發動中亞遠征, 吞併了浩罕汗國, 也佔領了托克馬克。 二十世紀初, 沙俄在托克馬克大量安置吉爾吉斯族人, 逐形成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 1916年, 托克馬克發生暴動, 大量吉族牧民進入我國新疆, 成為今天中國境內的柯爾克孜族。

近年來, 吉爾吉斯斯坦文化資訊部和托克馬克市政府不斷推進“李白故鄉”的認證活動, 試圖從熱鬧的中國旅遊市場中分到一杯羹。 2008年10月, 吉國文化資訊部部長拉耶夫表示, 中國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的出生地碎葉城, 就是今天的托克馬克市。 他們準備為李白建造一個紀念塑像, 以推動兩國的“李白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

去年吉國駐華參贊朱薩耶夫.吉邦訪問中國安陸,

參觀了李白當年在安陸的生活遺跡。 吉國托市政府準備向國內外募集資金, 在該城中心廣場建立李白紀念堂或李白文化公園。 因為諸多史料證明, 李白的出生地就在這座城市。 重新打造從前被忽視的“詩仙牌”, 有望給這座吉國的第三大城市帶來“吸引眼球”的文化感召力和不俗的經濟效益。 據悉, 托市政府秘書易格拉姆.艾哈梅多夫等人打算, 等國內動亂告一段落後, 再前往中國展開推介活動。 為了營造親和力, 托市政府準備推舉當地東幹族少女充當“形象大使”。 而東幹族是十九世紀中葉從中國陝西、甘肅兩省遷居中亞的回族人後裔。 當地的東幹人對李白頗為推崇, 許多人都能背誦他的詩。 與托市一河之隔的哈薩克東幹人聚居地,
也有一座李白衣冠塚。

目前, 連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傳統紐帶有兩條:一是古絲綢之路, 一是唐代大詩人李白。 2001年, 吉國首任總統阿卡耶夫在紀念李白誕辰一千三百周年的集會上稱:“在吉爾吉斯斯坦紀念中國偉大詩人李白誕辰1300周年, 將成為吉中友好史冊上的重要事件, 古老的絲綢之路將吉中兩國和兩國人民緊緊聯繫在一起, 唐代大詩人李白出生在碎葉城, 這給兩國的傳統聯繫和友誼賦予了新的內涵。 碎葉城就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 李白就在我們中間!”

一生飄逸不羈的詩仙, 一定連做夢也不會夢到, 一千三百多年過後, 居然會被當年胡人的子孫封為“吉中文化交流大使”!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